信息通信业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行业

在“十四五”期间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从成都世界运动会现场的万兆网络体验,到武汉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的智能检测系统,再到北京暴雨中的北斗应急短信服务,我国通信保障能力持续提速,不仅为民众生活带来便利,更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信息通信网络,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千兆光网覆盖所有县城,90%以上行政村实现5G通达。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技术创新与民生服务的深度融合,也是我国迈向数字强国的坚实步伐。

正文

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为经济社会提供了坚实的“数字底座”。在成都世界运动会开幕式上,新一代5G-A网络通过三载波聚合技术,将网络容量提升10倍,最高峰值速率达万兆,满足了数万观众同时高清直播、秒传视频的需求。这一场景正是我国通信技术突破的缩影。目前,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全球占比超42%,中国电信推出全球首个大众智能手机直连卫星服务,中国移动在5G-A标准领域跻身全球运营商第一阵营。高速传输网络加速构建,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7377万公里,400G骨干网规模化部署,为数据传输提供更强支撑。

行业融合应用的深化让信息技术真正赋能千行百业。在武汉岚图汽车生产基地,中国联通打造的“5G+AI”智能检测系统覆盖6大关键工位,零部件错漏装检出率超99%,产线效率提升20%。类似案例已遍布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领域,全国累计建设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文化领域,敦煌莫高窟、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等通过5G、AR、VR技术实现数字展馆与云解说;医疗领域,呼和浩特市搭建的院前急救一体化平台,实时调度急救资源,提升救治效率。这些实践印证了《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的落地成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全链条渗透。

服务质效的提升则体现了信息通信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针对北京暴雨汛情,中国移动向居民推送北斗短信服务,保障无网络区域的应急通信。三大运营商联合规范电话营销行为,统一外呼号码、透明资费标准,并尊重用户拒接意愿。民生服务方面,电信业务线上办理量占比超91%,全国4.5万家营业厅支持异地办理;“二次号码焕新”服务覆盖220款主流应用,解绑申请超1.5亿次。特殊群体关怀同样亮眼,3000余个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改造,40万场“银龄数字课堂”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10.8亿用户通过“来电来信免打扰”服务累计拦截骚扰电话1046亿次,网络安全屏障不断筑牢。

结语

从技术突破到应用落地,从网络覆盖到服务优化,我国信息通信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了量质齐升。455万个5G基站、2.26亿千兆宽带用户、1043万架算力标准机架……这些数字背后,是行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赋能,更是对民众需求的精准回应。未来,随着5G-A、万兆光网等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信息通信业将继续发挥先导性作用,在弥合数字鸿沟、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生活品质等方面书写新篇章,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数码   基础性   战略性   通信   行业   信息   数字   我国   技术   网络   领域   全球   基站   信息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