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据背后,中国经济正悄然开启一场结构变革。
今天下午,A股市场以一片喜庆红色收盘。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22%,夺回3900点关口;深证成指涨1.73%,创业板指更是大涨2.36%。
全市场超过4300只个股上涨,成交额达20904亿元。汽车整车、机场航运、电网设备板块涨幅居前,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在收盘后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揭示了过去三个季度金融领域支持实体经济的最新情况。
01 金融数据全面解读
初步统计,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
这一衡量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核心指标保持稳定增长,显示金融体系正持续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适宜的环境。
更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这一显著增长背后,政府债券的加速发行发挥了关键作用。
货币供应量方面,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
M1增速比上月末大幅提升1.2个百分点,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提升了7.1个百分点。
02 结构性变化暗藏玄机
深入剖析社融结构,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
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高达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也达到1.57万亿元。
直接融资占比显著提升——政府和企业债券净融资合计占社融增量比重升至43%。
相比之下,人民币贷款在社融规模增量中的占比降至48%。这一结构性变化表明,超过一半的新增社融由更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提供,直接融资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贷款结构也在优化。前三季度,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远超住户贷款的1.1万亿元。
在企业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增加8.29万亿元,占据主导地位,显示企业对于长期发展的信心正在积聚。
03 M1增速回升的信号意义
近期M1增速的持续回升引人注目。作为反映资金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M1增速从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0.1%大幅提升至9月末的7.2%。
这一变化具有重要的信号意义。
M1增速回升,除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外,更与企业和居民定期存款活化有关。今年以来,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9月进一步收窄至1.2个百分点。
市场分析认为,这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等积极信号。
04 活跃资本市场正当时
今日A股市场的表现与金融数据形成呼应。创业板指震荡反弹涨超2.3%,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0904亿元。
汽车整车板块午后持续走强,中通客车、海马汽车涨停。机场航运板块全日高走,华夏航空封板,吉祥航空、中国国航、中国东航领涨。
与此同时,利率水平保持低位。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也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低利率环境为投资和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
05 政策展望与市场预期
对于未来政策走向,市场权威专家表示,四季度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的支持力度。
财政政策也在积极发力,近期产业政策力度也在加大,对投资持续形成支撑。
有学者研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不是简单的总需求不足,而是需求结构失衡,突出表现为投资过度而消费不足。
专家认为,财政支出结构转型在这方面可以发挥更大效用,更多地从投资为主转向改善民生为主。
M1增速的持续回升,企业与居民存款的活化,以及直接融资占比的提升,这些微观变化正悄然汇聚成宏观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
金融市场是实体经济的镜像。今天A股的表现与央行刚刚发布的数据,共同勾勒出一幅中国经济的生动画卷——政府债与企业债为经济注入活力,M1与M2剪刀差收敛,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正悄然回暖。
各方都在期待,全年经济实现5%左右预期增长目标能拥有较好基础。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