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给大家大体写了一下关于安卓手机为啥不用3D人脸识别的文章,发现很多人对这个3D人脸解锁以及延伸出的人脸识别解锁都有一定的误解,今天呢笔者就把这个东西好好的讲一下。
好了还是一图流,给大家罗列一下目前市面上出现过的人脸识别的解决方案以及他们的特点,主要有如下五种:

3D结构光人脸识别、ToF深感3D人脸识别、双目立体成像(伪3D人脸识别)、红外摄像头+2D人脸识别以及最常规的2D人脸识别。
这就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几种人脸识别的技术方案,我们来一个讲一下。
首先是3D结构光人脸识别,这玩意是目前结构和技术都最复杂的人脸解锁技术没有之一。
他的技术原理就是通过密集的红外点阵,投射到人脸上,然后通过红外摄像头捕捉深度信息(详细的技术原理这里也就不展开了)。

你就记住一点就行了,3D结构光人脸识别所记录的深度信息是最精细的,也就是精度最高的,通俗来说就是他的安全性相对也是最高的(当然了也依赖于算法),同时在暗光以及多角度也都能非常顺利的解锁。
有一说一,iPhone的3D人脸的总体体验很不错,基本上在你拿出手机刚对着人脸的时候手机就差不多解锁了。
但是他的缺点也很突出——成本高,模组体积大、算法难度大,且对人脸信息的完整性要求较高,一旦带口罩就很难解锁成功了,其次就是在强光下的解锁成功率非常差,很多苹果用户都反馈在阳光下无法正常解锁。
目前3D结构光人脸识别方案主要就是iPhone在使用,历史上小米8探索版以及OPPO Find X都采用过类似的技术。

紧接着就是3D Tof方案的3D人脸识别方案,这个是目前华为以及荣耀高端机常用的解决方案。

这玩意的原理就是激光测距,原理并不复杂,其实从用户体验上来说,3D Tof人脸识别各项指标都要优于3D 结构光人脸识别。
比如他的成本更低、模组相对更小、解锁速度更快、解锁距离更远、无惧强光等优势,但是他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在绝对的安全性上是不如3D结构光人脸识别的,因为他所获得的人脸信息的精细度没有3D结构光那么高。
简单来说,Tof 3D人脸识别在用户体验上要比3D 结构光人脸识别更好,但是安全性上要差一点点。
所以,实际上3D Tof方案是目前市面上总体来说最均衡的3D人脸识别方案,只是苹果一直不太乐意用。
至于双目立体视觉成像,这玩意最早出现在华为Nova3上,它本质上也是一种2D人脸识别的变种,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较低且相比纯2D人脸识别安全性上要好一些,记录了一定的三维深度信息。

但是,请注意,由于必须是双摄体系,所以他也是需要“大刘海”的,这也就导致其演变到当下,已经基本被市场淘汰了。你又不安全还占位置,用你干啥呢?
最后就是2D人脸识别。
首先,给大家说明白一点,2D人脸识别在安全性上和前三种人脸识别方案完全是不能比的,这玩意很容易被攻破,因为2D人脸识别说白了就是拍张照片然后和数据库进行比对,他是不会记录深度信息的。
所以,2D人脸识别的安全性是很差的,很容易就能被照片给破解,所以当你在录入2D人脸识别的时候,系统都会给你做安全提示,如下所示:

这也就导致了,目前所有搭载2D人脸识别的手机,支付类APP都不可能给你开启人脸识别付款的功能,就算开也是调用人家自己的接口(需要闪烁、摇头张嘴等步骤)
另外,2D人脸识别,因为不记录深度信息,只是拍照片,所以如果你所处的环境很暗,那么2D人脸识别是无法正常工作的,这和3D人脸解锁差异是很大的。
简单来说,2D人脸识别除了成本低和解锁速度快(因为安全性低),其它体验是完全不如3D人脸识别的。
目前市面上除了几款3D人脸识别的机器,其他的清一色的都是此类的解决方案,一颗前置摄像头就能满足需求了。
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变种,就是红外+2D人脸识别方案,这个方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弱光下的解锁需求,当年小米8标准版采用的就是这个方案。
只不过由于需要搭载红外摄像头,所以这个方案和双目方案一样,需要大刘海,于是乎也已经被彻底的淘汰了。
大体就这么多,至于为啥安卓手机厂商不爱用3D人脸识别,用十二个字来形容:价格贵,感知低,生态差,外观丑。
更新时间:2025-11-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