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亏四千万,白天拉人晚上送货,面临关停潮的公交车还能撑多久?

你最后一次坐公交车是什么时候?可能连你自己都记不清了。

但现在,公交车已经悄悄变了样,白天载人,晚上竟然开始送快递了。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千万级亏损成常态

说起公交车的现状,真的是一把辛酸泪。从2015年开始,全国城市公交的客流量就像滑滑梯一样往下掉,平均每年减少2.8%。到了2022年,客运总量竟然不到2014年高峰期的一半,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想想20世纪末那会儿,公交车里总是挤得水泄不通,学生上班族挤成一团,每到一站都有人拼命往里钻。那时候公交车可是城市的血管,特别是小城镇,公交车就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唯一纽带。

现在呢?许多公交车跑一趟下来,乘客稀稀拉拉,司机师傅开着空荡荡的车厢,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有些线路甚至从"有站必停"变成了"响应式公交",很多站点成了摆设。

现在公交车每跑一公里要花5.7元,但票价收入只有3.2元,连成本的六成都覆盖不了。你说这生意还怎么做?全国公交运营总成本超过2000亿元,但票务收入根本填不了这个窟窿。

就拿几个城市来说吧,成都公交集团去年营收11.23亿元,看起来不少,但净亏损1.08亿元。苏州更惨,营收才2.28亿元,营业成本却高达28.72亿元,即便政府大把大把地补贴,最后还是亏了4864万元。

这种亏损已经是全行业的普遍现象。于是,停运潮就来了。广州一个月内取消了24条线路,北京2024年也减少了24条线路。一些中小城市更直接,河北保定、湖南耒阳等地都出现过大范围停运,很多还在坚持公交出行的市民直接受影响。

公交司机这个曾经的"铁饭碗"工作,现在也不香了。以前公交司机可是抢手的岗位,能干到退休,现在不仅工资发不出来,有些师傅甚至还得自己贴钱。这种情况下,谁还愿意开公交车?

多重夹击下的危机

公交车为什么会混到这个地步?说白了,就是被时代抛弃了。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私家车,想走就走,不用等班次,也不用担心挤不上车。网约车也越来越方便,手机一点就来,服务还好,虽然贵点但体验好啊。电动车更是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便宜又灵活,穿街走巷都方便。

这些选择一多,谁还愿意挤公交车?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上都不坐公交了。剩下的主要是老年人、学生这些对价格敏感的群体,但他们的消费能力有限,根本支撑不起公交车的运营成本。

以前政府还能大力补贴公交事业,毕竟这是民生工程。但现在教育、医疗、养老这些刚需领域需要更多资金投入,财政资源分配的优先级发生了变化,公交车自然就排不上号了。

再加上燃料价格、人工成本、车辆购置和维护费用不断上涨,公交企业的运营压力越来越大。这些成本是刚性的,不可能说降就降,但收入却在不断萎缩。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传统公交车真的可能会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公交车的自救

面对生死存亡的关头,公交企业也不是坐以待毙。

南京的"公交+快递"模式是一个例子。白天公交车正常载客,到了晚上,这些车就变身快递车,利用固定线路和站点送货。公交线路本身就覆盖了城市的主要区域,站点分布合理,这不就是现成的物流网络吗?

效果怎么样?南京的同城配送时间被压缩到2.5小时,线路覆盖60个站点,每天傍晚准时发车。原本第二天才能到的货物,现在当天晚上就能送达。这不仅为公交公司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也提高了城市物流效率。

郑州更狠,直接把闲置的修理车间改造成快递分拣场地,租给顺丰使用。这一招既盘活了国有资产,又获得了稳定的租金收入,还避免了资源浪费。目前已经规划了38个合作场地,佛岗站已经投入使用,其余37处也在陆续改造中。

对快递企业来说,这也解决了大问题。市内仓储和分拣场地一直是快递行业的痛点,地价高、选址难,现在有了现成的场地,成本大大降低,配送效率也显著提升。

南昌公交则走了另一条路,搞起了定制化服务。他们推出"婚庆公交",把公交车装扮成婚车,让新人体验不一样的浪漫。一辆装饰精美的公交车当婚车,既有仪式感又有纪念意义,关键是容量大,亲朋好友都能坐得下,一起见证这个美好时刻。

没想到这个创意还挺受欢迎,南昌已经有近500对新人选择了公交婚车。这种复古又新潮的方式,满足了年轻人追求个性和独特体验的需求。

还有"文旅公交",专门设计线路串联各大景点,让公交车变成移动的观光平台。游客可以一票畅游多个景点,既方便又经济,还能深度体验城市文化。南昌推出的"网红"景点路线就很受欢迎,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景点串联起来,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

公交车的明天在哪里?

这些自救措施虽然有创意,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当公交车忙着送货、搞婚庆的时候,那些真正需要公交服务的老年人、学生和低收入群体怎么办?公交车的公共属性会不会被商业化冲淡?

说到底,公交车承担的不只是交通功能,更是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公平和城市包容性。它是很多人负担得起的出行方式,也是城市包容性的重要体现。如果一味追求商业效益,可能会偏离公交车的本来意义。

但现实是,传统的运营模式已经走不通了,单纯依靠财政补贴维持运营也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要有所改变,关键是如何在商业化和公共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能保证公交车的生存,又能维护其公共服务功能。

也许未来的公交车会是一个混合型的城市服务平台,白天提供基本的公共交通服务,晚上和闲暇时间开展多元化经营。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重新定义公交车在现代城市中的角色。

公交车会消失吗?短期内可能不会,但它肯定会变得和过去不一样。这些创新尝试让我们看到了公交行业摆脱困境的希望,也让城市交通服务变得更加多元化和高效。

你多久没坐过公交了?或许是时候重新认识一下这个正在变化的老朋友了。#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财经   公交车   白天   多久   晚上   公交   城市   景点   线路   南昌   快递   收入   场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