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从食堂食安体系开始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哭泣开始,就离不开一日三餐。食品,或许是一杯温度刚好的牛奶,是一桌母亲做好的家常菜,是一次准时送达的外卖……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与生活质量,而食堂作为集体用餐的重要场所,更是食安守护的关键阵地。构建严密、科学的食堂食安体系,是保障大众“舌尖安全”的核心抓手 。

食材是菜品的源头,其质量直接决定食品安全底线。校园食品安全问题频频被曝光,从“鼠头鸭脖”到“指鼠为牛”,再到食堂“臭肉”事件,一再触动大众神经。而这里面一些共性原因是很明显的,比如几乎都涉及食堂对外承包及招标采购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而校方则疏于管理,将校园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抛在了脑后。无论是校园还是公司集体食堂,让祖国的花朵吃的健康,让祖国的建设者吃的放心,才是食堂最重要的价值。食安建设,首重食材严选。采购环节应建立严格标准,对蔬菜、肉类、粮油等食材,从产地环境、养殖种植规范,到农药残留、兽药使用等,进行全维度把控。比如,蔬菜优先选择当季新鲜的有机种植、检测合格的基地直供产品;肉类要求具备完整检疫检验证明,且可追溯养殖环节。同时,设立食材验收“关卡”,通过感官检查、快速检测等手段,剔除变质、不合格食材,从源头切断食安风险,让每一份进入食堂的食材,都经得起安全检验 。

“透明化”是提升食堂食安信任度的重要举措。某职业技术学院被曝光操作间蟑螂肆虐、餐具未消毒,据教育部2024年通报,全国高校食堂卫生抽检合格率仅82.3%,较中小学食堂低15个百分点。当“吃饭”从基本需求异化为“风险行为”,当“舌尖上的安全”成为师生心头的隐忧,食堂卫生问题已超越单纯的饮食管理范畴,成为检验高校治理能力、彰显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标尺。一方面设监控,从食材清洗、切配,到烹饪、出餐,消费者能直观看到每一步流程是否规范——厨师是否按要求佩戴口罩、手套,餐具消毒是否到位,食材储存是否分类分区等。另一方面,管理透明化,公示食安管理架构、人员健康证、食材溯源信息、每周食谱及营养搭配,以公开促规范,用透明保安全 。

食堂食安体系建设,是一场关乎民生的持久战。严选食材守住源头、透明食堂强化监督协同发力,方能构建起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安防线。唯有以“钉钉子”精神,持续完善、严格执行,让我们的孩子能健康成长,让我们辛勤工作的劳动人民刚强有力量,让食堂成为大众放心用餐的港湾!让“舌尖上的安全”真正落地生根,守护好每个人的健康与幸福 。

2025年:第288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8

标签:美食   舌尖   食堂   体系   大众   食品安全   校园   肉类   健康   餐具   源头   祖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