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治局会议,中央重磅定调:涉及房地产,读懂三大信号!

重磅会议即将召开!七月份政治局会议的重要程度自不必多言。

首先从参会者级别来看,参会人员主要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换句话说,国家最高领导几乎都会参加。

其次,政治局会议一般每月一次,其中四月、七月、十二月的三次重点讨论经济议题,而这三场会议又以七月和十二月最为重要,是经济工作的风向标。

因为四月份的政治局会议一般是两会刚刚结束,尽管也会讨论经济,但不会与两会时的经济定调发生太大变化。

而七月份的会议全年工作已经过半,各项数据均已出炉,可能涉及经济政策是否需要进行中期调整的问题。

眼下,如美关税债按下暂停键,中央财经委会议定调反内卷,二季度GDP报告刚刚发布,下半年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

三大信号将彻底改写下半年的经济走向。

上半年的经济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工业生产展现出超预期的韧性: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更难能可贵的是,二季度在关税大战背景下仍同比增长5.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持续领跑,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大涨9.8%,新能源装备、半导体设备产量分别增长22.1%和18.6%。

消费端在以旧换新刺激下明显提振:2025年二季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消费环比增长12.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上升31.5%;服务消费持续活跃,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8%,五一假期旅游收入同比激增42%。

忧的地方是地方债务压力加剧,城投平台化债进度缓慢。

国外局势也不省心: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后悍然发动第二次关税战,虽有所缓和,但美国对华进口关税仍高达40%,外循环受阻;

随着《大美丽法案》正式落地,美国国内政治压力逐步减轻,特朗普可能腾出手继续在贸易问题上纠缠;

此外,美联储降息周期被关税战打乱,鲍威尔需评估关税对美国通胀的影响程度,下一轮降息或推迟至9月。

为保证两国间正常债券利差,国内难持续单边降息,货币政策阶段性受限。

在此背景下,七月份政治局会议需见招拆招解决三大核心问题。

第一个信号,首要问题是化债,当前遵循“短期止血+长期造血”双轨思路。

短期止血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去年9月24日会议提到的债务置换,地方政府通过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置换高成本隐性债务,将年利息7%-10%的非标债务置换为2.0%-2.5%的政府债券,直接降低利息成本。

短期可行方案是中央政府进一步举债提高债务置换额度——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国政府债务杠杆率为88.4%,而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杠杆率114.1%、日本212.5%,国内通过政府债务置换隐性债务仍有空间。

当然,债务置换仅是止血,最终仍需地方政府还债,没钱怎么办?这就要解决“造血”问题。过去地方政府靠卖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维持开支,如今难以为继,必须推进财税体系改革。

去年二十届三中全会已明确将财税改革列为宏观经济治理核心任务,2025年7月政治局会议作为政策落地关键节点,或部署下一步行动,重点推进两类改革:

一是消费税改革,将生产环节征税改为销售环节征税并下放到地方,让中西部地区分得税收,激发地方刺激消费积极性;

二是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当前地方掌握54%收入却承担86%支出责任,形成32个百分点的财政缺口,需中央承接社保、教育等基础民生支出,减轻地方负担;

中央上马项目需足额预算,避免“地方办事、中央追责、资金不足地方自扛”的情况,通过“一增一减”缩小地方财政缺口,为化债创造条件。

第二个信号,与化债紧密相关的第二大核心问题是地产,可分为楼市和房企两部分。

对于楼市,七月政治局会议或继续巩固止跌回稳成果:需求端重点扫清限购障碍,当前最大制约是外地户籍在一线城市购房需满足居住证、积分、社保年限等要求,需从制度层面打破约束;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楼市需制度性突破,住建部3月提出加快居住证与户籍权利并轨,均为户籍改革铺路;

此外,进一步下调首套房贷利率、放宽公积金贷款限制、减免购房契税等政策或在会后出台,刺激潜在需求。

供给端有效措施是收储,但各级政府资金不足,需依赖专项债或险资入场;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12万亿收储计划仅落地千亿左右,资金缺口大,需关注七月会议是否出台增量政策。

提到房企,仍需帮助房企纾困,主流方案是债务重组。4月25日政治局会议提到“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七月会议或出台更多增量政策,如进一步降低首付比例等。

第三个信号,核心议题是反内卷。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已定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预计七月政治局会议将反内卷上升为顶层设计,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升生产力等战略衔接。

本轮反内卷与2015年供给侧改革不同,更侧重治理民企为主的光伏、锂电池、养殖、成熟半导体等领域的低价无序竞争,或提出依法治理企业行为的具体路径。

化债、地产止跌回稳、反内卷这三个议题可能成为七月政治局会议核心。

这些财政政策如何落地?哪些产业将受益?

首先是资金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增量资金可能来源于两方面:一是特别国债。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已于4月24日启动发行,计划5-9月集中发行,10月10日前完成,总规模近1.8万亿元。

其中8000亿元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重”),5000亿元用于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下半年消费刺激或加码旅游、养老、文体等服务业,央行5000亿再贷款或推动地方发放文旅消费券、养老补贴等,可通过本地文旅APP领取满减券享受福利。

剩余5000亿元为“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增厚银行本金、增强抗风险能力,避免被房地产牵连引发存款问题。

二是政策性金融工具。4月28日国新办明确其用于解决项目本金不足问题,层级远超2022年6月29日国常会决定的基础设施基金,首批规模约5000亿元,其中2000亿元专门投向民营经济领域。

当下中国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房地产和地方债务是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是新的历史机遇。

我们再一次站在历史十字路口,七月份政治局会议将为我们指明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标签:财经   重磅   政治局   信号   中央   会议   房地产   债务   地方   关税   核心   美国   经济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