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大暑不算暑,立秋处暑正当暑”,这句俗语生动道出了末伏的特点。8 月 9 日,我们将正式进入末伏,虽然此时已过立秋,但 “秋老虎” 依旧肆虐,高温闷热的天气仍在持续。在这个特殊的时节,民间一直流传着 “末伏 3 不吃,秋冬病不沾” 的说法,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对于我们安然度过换季、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有着重要意义。那么,这 “3 不吃” 具体指什么呢?
末伏时节,气温看似依旧很高,但昼夜温差已经开始变大,而且经过一个夏天的消耗,人体脾胃功能相对虚弱,阳气也有所损耗。此时若大量摄入生冷寒凉食物,比如冰饮、冰镇西瓜、冰淇淋等,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虚寒,严重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脾胃是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谷精微,为身体提供能量。一旦脾胃功能受损,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问题,还会导致身体吸收营养的能力下降,无法为秋冬储备足够的能量,从而增加秋冬生病的几率。
推荐吃:玉米胡萝卜排骨汤
这道汤品营养丰富,玉米和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排骨则能提供优质蛋白质。三者搭配炖煮,味道鲜美,而且性质温和,具有健脾养胃、补气养血的功效,非常适合末伏时节食用,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给脾胃带来负担。
夏末秋初,气候逐渐变得干燥,人体很容易生内热。而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以及油炸、肥肉等油腻食物,会进一步加重体内的燥热之气。
过多食用这类食物,可能会引发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便秘等不适症状。同时,体内燥热堆积还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使身体在秋冬季节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因此,末伏期间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帮助清热润燥。
推荐吃:黄瓜鸡蛋炒虾仁
黄瓜清爽可口,富含水分和维生素,具有清热利水的作用;鸡蛋和虾仁则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而且易于消化吸收。这道菜清淡少油,营养均衡,能够为身体补充营养,同时又不会加重体内燥热,符合末伏的饮食需求。
末伏时节,空气中的湿度仍然较大,人体本身就容易受到湿邪的侵袭。而甜食吃太多会助湿,导致体内湿气加重。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感觉身体沉重、乏力,还可能出现舌苔厚腻、大便黏滞等问题。长期湿气重还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患病的风险。所以,末伏期间要控制甜食的摄入量,像糖果、蛋糕等要尽量少吃,可以适量吃一些蜂蜜、水果等含有天然糖分的食物。
推荐吃:雪梨银耳汤
雪梨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化痰的功效,银耳则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作用。二者搭配煮成汤,味道甘甜爽口,不仅能为身体补充水分和营养,还能起到润燥祛湿的效果,非常适合末伏时节饮用。
此外,关于 “末伏 3 不吃” 还有其他一些说法,比如不吃生瓜类、辛辣食物、油炸肥腻食物,或者不吃生食水生蔬菜、过多凉性瓜果、苦味食物等。虽然具体所指略有不同,但这些说法的核心都是一致的,都是基于末伏时节人体脾胃功能较弱这一特点,提醒人们要避免食用那些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身体健康的食物。
总之,末伏是养生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管住自己的嘴,遵循 “3 不吃” 的原则,合理安排饮食。同时,还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增强体质,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季节的变化,为秋冬健康保驾护航,真正做到 “秋冬病不沾”。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