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国宣布对欧盟等地进口的共聚聚甲醛加税,理由合规、目的明确。
可欧盟却坐不住了,48小时内祭出小包裹征税和制裁大招,摆出一副要和中国硬碰硬的架势。
这场突如其来的“报复”来得快、狠、准!
可仔细一想,欧盟这番急赤白脸的操作,真的是为了贸易公道,还是另有不可告人的算盘?
姿态高得放不下来,却又急着出手,这背后究竟是谁在推波助澜?
5月18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和欧盟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征收反倾销税。这一措施完全符合WTO规则,旨在保护中国企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冲击。
然而,欧盟的反应速度之快令人意外。5月20日,欧盟宣布准备对每个低于150欧元的小包裹征收2欧元费用,矛头直指中国跨境电商。
同日,欧盟还通过了第17轮对俄制裁,将多家中国实体系统性列入"全面制裁"名单。两项措施在同一天出台,显然不是巧合。
要知道,自特朗普重新上台以来,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就发生了微妙变化。虽然特朗普政府宣布停止全球"对等关税",但对中国的高关税却被特意保留。
同时美国财长贝森特提出了"同盟"策略:各国如果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美国将相应减免关税。
这一策略虽不是强制性的,但却有很强的诱导性。毕竟欧盟各国都面临着经济压力,美国的关税减免承诺在这种情况下显得更加诱人。
即便欧盟委员会副发言人波德斯塔在4月22日公开表态"不追求和中国脱钩",但在实际利益面前,这种表态的分量显然有限。
这也许也是欧盟态度突变的其中一个导火线!
欧盟对中国小包裹征税的措施,表面上有着充分的理由。但深入分析会发现,这一措施的针对性过于明显。
2024年约有46亿件低价包裹进入欧盟,其中91%来自中国。欧盟声称,这些包裹给海关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对本土企业造成了不公平竞争。
如果真的是为了缓解海关压力,为什么不对所有低价包裹统一征税,而要特别强调"防止中国倾销"?而且东南亚等地区同样有大量廉价商品进入欧盟市场,为什么矛头主要指向中国?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中国跨境电商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依靠的是技术创新、供应链优化和成本控制。
而在对华制裁方面,欧盟的逻辑更加复杂。通过将中国企业纳入对俄制裁名单,欧盟实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既可以向美国证明自己的"忠诚",又可以在不直接承认的情况下对中国施压。
不得不说,这波操作确实是高......
面对欧盟的"组合拳",中国的应对策略同样值得关注。中方对欧盟制裁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这是标准的外交回应。但更重要的是,中国需要从这次事件中汲取经验,调整对欧战略。
中国需要认识到,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联欧抗美"的策略空间有限。欧盟虽然在某些问题上与美国存在分歧,但在对华战略竞争方面,两者的利益趋于一致。
还应该更加重视多元化市场布局。过度依赖欧美市场,容易在贸易摩擦中陷入被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以及金砖国家的经贸合作,有助于减少对西方市场的依赖。
无论是WTO改革,还是新兴贸易规则的制定,中国都应该积极参与,确保自身利益得到保护。
虽然欧盟的48小时"闪电反击"令人意外,但这也为中欧关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贸易摩擦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对话和合作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
中国有理由相信,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演变,理性和互利将最终战胜偏见和对抗,中欧关系也将在波折中走向更加成熟和稳定的发展轨道。
文/编辑:兮
欧盟对华新乘用车和轻型卡车充气橡胶轮胎发起反倾销调查——财联社2025-05-22
商务部公布对原产于美欧等地进口共聚聚甲醛反倾销调查终裁——光明网2025-05-20
欧盟欲对小包裹下手,“大部分来自中国”——观察者网2025-05-21
欧盟和英国对俄新一轮制裁将中国公司列入名单,外交部回应——新京报2025-05-21
更新时间:2025-05-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