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是人声鼎沸的南北要津,帆樯林立,商贾云集,承载过“宝筏西来驰白马,大江东去濯黄龙”的传奇。如今,一座沉浸式街区将让昔日的市井盛景再度“复活”。
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近日获悉,第三届衡阳市旅游发展大会重点观摩项目——衡山渡·湘江渡口民俗文化印象体验地,将于今年11月20日正式开放。该项目坐落于衡山县湘江之畔,是衡山县于湘江畔打造的民俗文化商业新地标。
繁华渡口,文旅新名片
衡山渡以“文化为核、活态传承”为理念,规划“一轴·三区·多点”的空间格局,打造集渡口记忆、市井烟火与非遗体验于一体的湘江文旅新名片。
一轴|湘江水上旅游文化轴
串联水陆游览线路,形成连贯的客流动线,为沿江商业持续导入人气。
三区|多元功能分区,精准业态布局
渡口记忆区:再现千帆竞渡、商贾往来的繁华盛景。
市井烟火区:聚焦湖湘美食、特色小吃、休闲轻食与地道特产。
民俗非遗区:集结非遗展示、传统工坊、互动演艺,构建可触摸的文化体验空间。
多点丨文化地标与互动节点
散布于各区的文化节点,如承载红色记忆的康王庙、常态演出的皮影戏台等,构成丰富的探索线索与沉浸触点。
文化为脉,非遗入生活
衡山县已建立了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名录体系,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5项、市级7项、县级22项,其中“衡山影子戏”作为中国皮影的一部分,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衡阳市唯一入选的世界级非遗保护项目。
在衡山渡,非遗不再是静态展示,而是融入街巷的日常体验。世界级非遗“衡山影子戏”定点演绎、省级非遗“岳北山歌”江畔回荡。游客可参与皮影彩绘、油纸伞制作、棕编手作、民乐体验等互动项目,打造“可触摸的活态博物馆”,让文化在手作中传承。
演绎矩阵,精彩看不停
衡山渡打造“1+N”演艺矩阵,夜间核心大戏实景演出将以湘江为舞台,通过现代技术,带领观众跨越百年见证渡口兴衰;白天的古街巡游、非遗快闪、NPC互动等活动,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渡口生活参与者”。此外,项目还将推出年度文化日历,正月火龙节、端午龙舟赛、中秋灯船节等民俗盛事将贯穿全年,保障稳定客流与消费热度,持续激活文旅活力。
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陈诗娴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更新时间:2025-10-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