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影响A股的3件大事:关键经济数据发布!或成下周大盘护身符!

  本周5个交易日,A个大盘出现冲高震荡走势。由于前面三个交易日连续中阳走高,周四在大盘和几个主线热点板块同时超买的情况下,上攻动能开始衰减。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周四、周五出现震荡,但大盘仍然收在5日线之上,单边上行趋势尚未被破坏。

  而在昨天上午《A股重磅资金报告:稳军心!证监会做出三大表态!凝聚做多力量!》一文中,旌扬统计出来的交易数据也显示,本周只有游资在单边加仓,主动基金从周三开始多翻空,被动基金则一直处于静默状态。主力内部分歧加大,是否意味着下周大盘会掉头转弱呢?

  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必须对本周末市场消息面做一次详细的梳理,看看有没有重量级的利好或利空,将对下周大盘走势产生持续影响?

  一,统计局发布7月通胀数据,CPI同比持平,PPI同比下降3.6%!

  7月份,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同比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受季节性因素叠加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2%,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环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6%,降幅与上月相同。

  在以往的行情中,我们分析通胀数据,主要关注的是CPI,需要通过CPI的波动,来判断国内消费市场的冷热。

  不过现在情况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我们除了要继续观察CPI的走势,还需要重点留意PPI的动向。因为PPI反映的是制造业成本的波动,与A股市场反内卷主题走势息息相关。

  先来说说7月的CPI数据。根据统计局披露,7月CPI数据环比增速比较明显,但是同比表现依然很弱。可以看出,7月CPI数据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好在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数据出现同比增长,而且是连续3个月涨幅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内需开始趋向于活跃。

  PPI数据方面,情况和CPI类似。7月PPI环比降幅收窄,但同比仍然和6月一样,下降了3.6%。除了PPI外,更能反映基础原材料价格的是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据旌扬观察,该指数7月同比还在下降,但环比也出现了增长。也就是说,7月制造业原材料的价格虽然较去年同期表现疲软,但较今年6月却出现了回暖。

  这也表明,政策面上的一系列反内卷举措,其实已经开始显现成效了!

  而这也反应到了商品期货的价格波动上。近期钢铁、煤炭、水泥、稀土、多晶硅、碳酸锂等商品期货和现货都出现不同程度上涨。且到本周五时,也没有转弱的迹象。

  对于A股市场来说,只要商品期货价格延续强势,反内卷主题的中短期趋势性行情就不会快速走完。而反内卷主题涉及到的几个板块,在A股市场中的市值占比都不低。典型如光伏与锂电池,这两个板块涉及到的上市公司数量均达到几百家。而钢铁、煤炭和水泥等板块,虽然上市公司数量不太多,但单个公司的市值都在百亿以上。

  所以当这些板块轮动震荡上行时,就能对A股大盘带来有效支撑!

  二,2025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发布!2.4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本周末,为引导上市公司树立回报投资者的理念,增强分红意识,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结合现金分红规则要求,编制发布2025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2025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以现金分红客观数据为基础,综合考量多维因素,最终形成现金分红总额、股利支付率、股息率三个榜单,每个榜单100家公司。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目前,2025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已经达到2.4万亿,超过去年全年,再创历史新高!

  据旌扬了解,过去几年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呈现出逐年走高的态势,去年现金分红金额高达2.4万亿,较2023年增长9%,创出了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7个月,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就达到2.4万亿,超过去年全年再创新高。如果今年下半年保持当前的分红力度,那么全年分红金额,就将较去年实现大幅增长!

  在旌扬看来,近几年,上市公司之所以大幅增加了现金分红力度,主要与两方面的原因有关系:

  其一,央国企分红比例增加,多数是因为有市值管理任务,这也是最近几年国资委才刚刚下达的新命令;其二,民企加大分红力度,或许与减持新规有关系,分红不达标的公司,是不能减持的。

  且不管上市公司是不是被迫分红,只要能拿出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这对于A股市场来说,肯定是好事。

  一方面,最近一两年,证监会大幅限制了IPO的数量,减少了违规减持和再融资的规模。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后,A股市场从去年开始,就从净融资型市场,转为净回报型的市场。按照旌扬此前分析,这也去年9月A股能触底反转的关键原因。

  另一方面,在银行延续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定存利率越来越低,这导致大量资金选择投资A股市场中的高股息板块。也是去年到今年,银行股连续走强反复创出历史新高的原因。而银行在A股市场中的市值占比巨大,银行股不断创新高,也能封锁A股大盘的下跌空间。

  现在上市公司高分红已经形成了习惯,恐怕未来数年A股市场会一直保持净回报状态。这也将为A股市场走出长期慢牛行情,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美联储或于9月开启降息周期,纳指创出历史新高!

  近日,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Feroli最新预测,美联储将在2025年实施三次降息,首次降息将在9月进行,幅度为25个基点。

  这一观点变化发生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提名其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史蒂芬·米兰填补美联储理事会空缺席位之后。此前,Feroli仅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降息一次。如今,他认为,美联储将从9月开始连续三次降息,分别在10月、12月以及2026年1月各降息25个基点。

  在此消息刺激下,周五晚美股三大指数收涨。其中,道指上涨0.47%、标普500上涨0.78%、纳指上涨0.98%,不能够创出历史新高。热门科技股普遍上涨,苹果涨超4%,本周涨幅超13%,创下自2020年7月以来的最佳周表现,谷歌、特斯拉涨超2%,英伟达涨超1%、股价创收盘新高。

  在旌扬来看,美联储降息概率增加,美股重新转涨,对于A股来说,只能算是一把双刃剑。

  正面来看,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大增,且年内可能会降息三次,这将大大扩宽我国央行的宏调空间。在今年5月8日,我国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央行在是否降息这个问题上,显得非常纠结。如果不降息,只通过逆回购或者MLF等公开市场工具投放流动性,无法改变资金使用成本,宏调效果肯定会受到影响。如果降息,又受到中美利差的牵制,担忧降息会不会加大外资的出逃力度。

  也正因为如此,央行压了很长时间,才选择被迫降息。但即便今年5月降息了一次,离2008年、2009年当时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施政力度相比,也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若美联储从9月开始进入降息周期,则不排除我国央行也会适时降息降准,继续向市场投放流动性。

  负面来看,中美之间的博弈,体现在各个方面,自然也包括资本市场。当投资者预期未来一段时间,美股会因为各种原因上涨乏力时,自然会选择其他资本市场进行避险。而欧美股市一直是高度绑定的,所以中国股市,就是这些资金的最佳选择。反过来,如果美股延续强势,不断创新高,资金外逃的需求就会降低,那么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就会减少。

  就以周五外盘走势为例,纳指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刺激下,再次创出了历史新高。道指和标普500,也在稳步走强。唯独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在周五晚是逆势下跌的,跌幅为0.26%。虽然跌幅不大,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外资的态度。

  综合本周末市场消息面来看,由于周五晚中概股跌幅不大,所以没有明显的短期利空。而CPI和PPI数据,对于A股来说,算是短期利好。在消息面向好的情况下,下周主力机构继续减仓的意愿就会降低。所以旌扬认为,即便A股大盘无法延续单边上涨走势,想要转头大幅下跌的概率也不大。下周在当前位置横盘震荡蓄势的概率,或许会更大。

  蓄势充分后,A股大盘才有动力继续走强,并向上冲击3700点中期压力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财经   护身符   下周   大盘   周末   关键   数据   经济   上市公司   股市   现金   新高   央行   板块   力度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