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压力山大,美国大豆协会公开喊话:没有谁可以取代中国市场

文|潇湘十二楼

编辑|潇湘十二楼


在美国农场主们忙着抢收滞后的大豆时,华盛顿那头也不太平。随着大豆仓库快要塞爆、价格一路下滑,美国大豆协会终于坐不住了,公开喊话特朗普政府:“没有谁可以取代中国市场!”。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行业发声,而是一记响亮的警钟——美国农业正在为政治博弈付出沉重代价,背后的真相远不止“贸易摩擦”那么简单。

一场农业危机,逼出了大豆协会的“真心话”

先别急着翻页,这不是一篇“农业观察”,而是一场关乎美国农场命运的系统性危机。

今年夏天,美国中西部的天空并不友善。暴雨连连,不光把种植时间推迟了半个月,还引发了大面积病虫害。像俄亥俄州这样的农业大州,到6月初才刚完成播种——这意味着秋收周期被压缩,产量大概率要打折扣。

可一边是天公不作美,另一边是人祸不断。2025年8月起,美国农业机械进口关税飙到17.39%,比去年涨了足足一半。化肥、农机、燃油一样不落,种地成本变得像坐高铁一样飞涨。农民不是不想种,是种不起。

更要命的是,粮仓也快撑不住了。爱荷华州的仓储容量只剩下12%,2200万吨的大豆库存堆在仓里,眼看就要发霉变质。这么一来,一整条产业链从田头、仓库到出口口岸,全都卡壳。

路透社分析指出,美国农业正陷入“政策失衡+气候灾难+市场萎缩”的三重困境,像是一场慢动作的农业海啸,正在席卷整个中西部。

中国市场,不是谁想替代就能替代的

美国大豆协会的喊话其实是句老实话。在全球大豆贸易这盘棋里,中国是唯一的超级买家,其他国家加起来都不够看。

2024年,中国进口了1.05亿吨大豆。什么概念?比美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墨西哥多了整整17倍。这不是市场偏好问题,是实打实的体量压制。美国想找“下一位中国”,那是痴人说梦。

可现实比梦更冷。美国大豆对华出口份额从2016年的42%,一路跌到了2024年的21%。而巴西,则一路狂飙到71%。中美贸易战以来,中国用脚投票,买的是稳定、买的是价格,更买的是政治信号之外的确定性。

今年9月,中国破天荒地没在传统采购窗口下单美豆,全部订单都给了南美。这一下,可把芝加哥期货市场砸懵了。大豆价格跌到五年新低,蒲式耳价格跌破盈亏线,农民眼看就要赔本赚吆喝。

《金融时报》指出,这是20年来中国第一次完全跳过美国大豆采购窗口,意味着市场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反向操作”的关税政策,把农民逼成了炮灰

话说回来,为什么美国大豆卖不过巴西?不是品质不行,而是价格输惨了。对华出口大豆现在要交23%的关税,其中还有特朗普政府加的10%。这一加税,美国大豆的到岸价比巴西整整贵出47美元一吨。你说中方企业是买贵的感情,还是买便宜的实惠?

特朗普曾大声喊话中国,说“我要你们下四倍订单”,结果呢?市场用脚回应:南美才是真正的合作伙伴。更讽刺的是,为了补贴农民,美国政府砸下600亿美元,结果73%的钱都进了大型农业集团的口袋。家庭农场、小农主反而拿不到救命钱。这不是雪中送炭,而是“劫贫济富”。

《纽约时报》曾揭露,这套补贴机制看似振兴农业,实则加剧行业集中度,小农户苦不堪言。农业政策与全球市场的错位,正在变成美国农民的枷锁。特朗普以为“加税能赢”,但现实是,输的恰恰是最初支持他上台的农场主们。

中国早已另起炉灶,美豆“回不去了”

与其寄望于美豆回暖,不如看看中国是怎么“另起炉灶”的。在巴西,中国企业投了超过100亿美元,不光建大豆种植基地,还修了港口,巴拉那瓜港2025年就能投入运营。这哪是客户,更像是资本合伙人。中巴之间,早就不是“买与卖”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

阿根廷更激进,开启了人民币结算的先河,目前已有30%的大豆贸易绕过美元。这对美国来说,不只是订单的丢失,更是金融体系的话语权被削弱。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和巴西还签了碳排放互认协议,统一环保标准,开发数字溯源系统。这意味着,中方在全球农业供应链中掌握了越来越多的主动权,标准也不再是西方说了算。

就连价格也全面碾压:巴西大豆到岸价485美元/吨,美国则高达532美元。你说市场会怎么选?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中国正在通过供应链重构,全面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同时提高进口效率与环境监管能力。

“大豆票仓”正在反噬特朗普的基本盘

这场大豆风暴,并非只停留在农田和港口,更扩散到了投票箱里。爱荷华、印第安纳这些农业州,曾是特朗普的铁票区。如今却有人在农场说:“如果他再来,我会告诉他,出口才是解决方案。”这话不是气话,是实话。

农业出口一瘸一拐,不只是大豆的问题。整个产业链从农机、运输、仓储到港口,全都被拖下水。光是中国、墨西哥、加拿大三大市场的出口额,就有830亿美元悬在空中。

特朗普一边对中国加关税,一边又对俄罗斯石油制裁,结果是两头空。连美国财长在G7都忍不住说:“谁敢对中国征200%关税?”现场一片沉默。《华尔街日报》评论指出,这种“政治优先于经济”的策略,最终只会让选民自食其果。

结语

别以为这只是美豆的烦恼。这是全球农业版图重塑的前奏。美国试图开拓东南亚市场,但菲律宾一年的大豆进口量,还不如中国一个月。技术替代也不灵,转基因大豆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非关税壁垒越来越高。

而中国这边,早就启动了“农业五年计划”,本土大豆扩种、进口依赖度下降、供应链去美元化,一步接一步。金砖国家正酝酿建立“去美元化”的农产品联盟,未来的农业规则、货币结算、环保标准,可能不再以华盛顿为中心。

美国大豆协会的喊话不是偶然,是整个农业体系一次“集体叹气”。而特朗普面对的,不只是农民的不满,更是一个全球农业秩序的转向。如果还指望用关税敲打市场,那这个锤子,迟早会砸在自己脚上。

参考资料

扛不住了!美国大豆协会:没有一个市场能与中国对大豆的需求相提并论

2025-08-17 16:21·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财经   中国市场   美国   大豆   压力   协会   中国   农业   巴西   市场   美元   关税   农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