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分钟到家!神十九乘组返回时间确定,黑障区失联跟踪技术已突破

前言

4月29号,神十九就将载着航天员们从中国空间站回归祖国,全程预计只需50分钟。

而地面搜救任务小队,也已经做了多次的演练,确保宇航员们在降落后的安全。

而且,中国又一项技术实现了突破,原本令人担忧的飞创在黑障区失联情况,也将消失不见。

宇航员合影

迎接神十九回家准备

神二十的升空并接入到中国空间站,意味着神十九工作的圆满完成,只等双方的任务交接之后,神十九乘组就将返回地球。

而这个日子就是4月29号,神十九号乘组已经在太空驻留了近六个月时间。

在这期间,神十九乘组不仅圆满的执行了多次出舱活动,而且还创下了世界宇航员单次出舱活动的记录,达到了9小时。

宇航员们的会面

神十九乘组的王浩泽,更是世界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工程师。

其他神十九乘组也都有着非常过硬的业务能力,甚至当他们遇见货物出舱卡顿时间,也被神十九乘组在出舱任务中给解决了。

这些数据的背后不仅有着宇航员的无私奉献,还代表着中国航空领域得到了巨大的突破。

外太空作业

神十九乘组全员无疑都是大英雄,为了更好的让英雄们成功的返回,地面搜救回收任务组已经进行了数次的模拟。

按照公告,神十九的返回方案将采用五圈快速返回方案,也就是说它只需要通过五次轨道的变换,就能让飞船进入大气层,达到返回地球的目的。

神州十九号发射升空

这个方法虽然很快,但是背后却需要非常精密的技术,每次的轨道变化,都需要进行精准的调整,就算只有其中一步的错误,都将使得飞船无法正常降落。

虽然这个方法更快看着危险性也比较高,但是只要技术把握准确,那还是有很多的优点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节约燃料,并且降落适度快。

神十九只需要分离撤离,返回制动和自由滑行三个阶段,就可以再次闯入大气层,再进行开伞着陆方向。

而整个返回着陆时间,只需要花费约50分钟就可以成功返回地球。

光明网2025-04-27 09:05报道:迎接神十九乘组回家!“硬核设备+无缝守护”为航天员铺就平安归途

这次神十九号的降落地点将是东风着陆场,在25号时地面搜救力量还进行了最后一次的全面演练。

东风着陆场地形非常特殊,是一个1万多平方公里的无人区,更是没有网络信号,想完成通信,只能通过卫星途径。

在神十九号正在进行降落时,着陆场上就已经停满了指挥车,搜救车的近百台车辆,还准备了数台直升机,全部是为迎接航天员做的准备。

演习准备

而这其中,就有一支专门负责返回舱着陆后,完成天线组装和通信链路的建立,让各项命令能够流通。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现在的搜救人员,已经能够在返回舱着陆后,珍贵的十分钟内,让各地能看见神十九的降落画面。

演习准备

只要神十九号降落,它的坐标就会通报全体工作人员,那时直升机将最先到达,然后进行预定程序进行处理。

地面搜救队员也就模拟开舱门和辅助宇航员出舱方面做了多次的演练,只为确保相关搜救工作的绝对成功率。

救援队

迎接宇航员的回归,对于中国来说其实已经不算多难,但是我们却不能放松警惕。

其中需要关注的就是飞船在返回过程中,还要经历一次一场凶险的“黑障区”,但依照中国现有的技术,度过黑障区也不再需要听天由命了。

相关技术得到巨大的突破

黑障现象是每次是每个航天飞船返回地球都要经历的事件,飞船在返回地球时,速度非常快,与大气层会发生剧烈的摩擦。

这种摩擦会导致飞船表面的稳定度迅速上升,最高甚至快要接近3000摄氏度,这个温度导致了飞船表面的材料和空气发生电离反应。

飞船返回

这些电离子会因为飞船表面温度和周边气流,最终覆盖在飞船表面,形成一层膜,能够对电磁波产生影响。

而现在的无线通信使用的就是电磁波,所以在飞船返回途中,宇航员们和外界的通信会出现中断现象。

黑障区的捕捉图像

一些侦察设备的依靠的原理,也是电磁波,所以想要在黑障区知晓飞船的安全,就只能依靠部分雷达设置,或者是纯粹的光学设备才能对飞船进行跟踪测量。

在原本技术没有突破之前,各国飞行器在穿过黑障区时,都是只能静静的等待,祈祷着不要发生意外。

这对航天器内的宇航员来说,同样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就相当于待在一个黑盒子中,根本没办法传出传进消息。

特别是在中国第一个载人航天飞行器降落的时候,由于中国当时没有经验,使得那一次的降落非常精心动魄。

如果在飞船在度过这片地带时,能够被全程锁定飞船轨迹,那就更方便对飞船进行测控引导,及时调整飞船落脚点。

可即使相关原理了解了,但在技术的具体实施面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世界各国也在努力研究相关成功。

但这条路率先被中国走通,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在神十五号降落的时候,中国就已经能够实现对它穿过黑障区进行稳定跟踪。

中国通过雷达和光学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让黑障区的飞船不再是消失在中国观测中心的视野中。

而如今,这项技术也将同样使用在神十九号的返回之中,保障为国奉献的宇航员们能够安全返回祖国。

环球网2023-10-31 09:14报道:“发现目标”到底发现什么?这句话的背后是重大突破!

结语

虽然现有的技术基本能够保障宇航员的在外太空行动的安全,但是太空的不确定性,就是宇航员们所要面临的最大恐惧。

这需要每一个登上太空的宇航员心中都是对祖国满满的热爱,而他们的付出也将为中国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在这里,我们期待着宇航员们的成功返回,身体健康,也希望中国航天事业能够不断的得到发展和进步。

“点进主页,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1

标签:科技   到家   时间   技术   飞船   宇航员   中国   技术   航天员   大气层   地球   电磁波   空间站   太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