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这事儿,从2017年特朗普上台就开始酝酿,到2018年彻底打响。刚开始,美国对全球钢铝产品甩出关税,铝10%,钢25%,直接针对中国和其他国家。中国这边也没闲着,很快就回击了,4月4日宣布对美国大豆等106种产品加征25%的关税。这下子,美国农业尤其是大豆种植户直接中招,因为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占了出口的一半以上。以前每年对华出口120亿美元左右的大豆,现在一下子就凉了,2018年直接跌到30亿美元。 这关税不是闹着玩的,中国买家转头就去巴西和阿根廷进货,那边大豆产量大,价格还合适,美国货瞬间没人要。
说起大豆这链条,得从头捋捋。特朗普3月8日正式宣布钢铝关税生效,22日签备忘录,4月海关就开始收税。中国反制来得快,关税清单一出,美国中西部农场主们就傻眼了。伊利诺伊、艾奥瓦这些农业州,本来靠大豆出口过日子,现在库存堆积,价格从每蒲式耳10美元多掉到8美元以下。农民卖不出去,收入直线下降30%以上,运输公司、加工厂全跟着遭殃。整个产业链从田里到港口都卡壳了,卡车闲着,仓库满着,港口集装箱堆着生锈。 这些州多是特朗普的票仓,2016年他就是靠中西部农民的支持赢的,现在这帮人开始抱怨,觉得贸易战打得他们自己先疼。
中国这反击选大豆不是随便挑的,这玩意儿在美国农业出口里头占比大,政治上还扎心。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本想用关税逼中国让步,结果中国加速多元化采购,巴西大豆出口量2018年蹿升到历史高点,每月500万吨往中国走。 美国农民呢,只能眼巴巴看着市场份额被抢走。政府一看不对劲,赶紧推出贸易救济计划,市场促进计划下拨了120亿美元,第一轮就给大豆农民补了80亿。结果呢,到2020年,总共砸了近300亿进去,92%的关税收入都拿去填这个坑了。 这钱是从纳税人兜里出来的,农民拿了补贴,但长远看,市场没了,补贴总不是长久之计。
贸易战升级过程中,美国还对2000亿中国商品加税,中国回敬600亿美国货,农业首当其冲。大豆之外,猪肉、玉米也跟着遭罪。中国补贴自家大豆种植,2018年增加补贴,还砍了玉米补贴,因为玉米库存太多。 这招聪明,稳住国内供应,还让美国出口更难。特朗普团队本想通过第一阶段协议缓口气,2020年1月签了,但中国承诺多买2000亿美国货,结果一个没兑现,大豆采购量2019年还不到2017年的零头。 农民们等了半天,盼着中国多买点解燃眉之急,可中国采购渠道早换了,巴西阿根廷的船天天满载走人,美国大豆只能国内消化,价格压得喘不过气。
这时候,国内还摊上政府关门的事儿,简直是雪上加霜。2018年12月20日,国会山谈判崩了,特朗普否决了临时拨款法案,坚持要边境墙钱,民主党不让步,结果22日凌晨联邦政府部分关门。 这关门不是头一回了,但这次最长,足足35天,到2019年1月25日才结束。关门期间,80万联邦雇员无薪假,38万直接停工,包括农业部USDA的员工。这些人平时负责出口报告、贸易数据分析,现在全停了,大豆出口商连基本的市场情报都拿不到。
关门对农业的影响特别狠。USDA的外国农业服务局停摆,意味着大豆出口数据没法实时更新,农民和出口商瞎猜市场动向。中国关税一加,本来就乱,现在情报断档,更摸不着头脑。贸易救济支付也卡住了,本来计划的补贴款发不出去,农民等着钱过日子,结果银行账户空空。1月里头,关门第10天,经济损失就上10亿美元了,小企业贷款审批停了,国家公园关了,法院也闲着,但对农民来说,最要命的是救济金拖着。 这些补贴是特朗普政府为贸易战买单的,现在关门一闹,钱到不了手,农民怨气更大。
两件事叠加,特朗普的日子不好过。贸易战本想展示强硬,结果自家农民先扛不住,票仓动摇。关门又让政府运转卡壳,救济计划执行不力,党内共和党人也开始嘀咕,有人觉得继续跟特朗普走太冒险。民主党那边抓住机会,指责共和党程序不透明,不肯跨党合作。参议院要60票过拨款,共和党53席,拉不动民主党,僵局就这么拖着。1月25日,好不容易通过临时法案,特朗普签了字,关门结束,但损失已成定局,经济账单上百亿。
大豆这事儿,说白了就是贸易战的自伤。特朗普关税大棒挥出去,中国精准回击农业要害,美国出口份额从60%掉到10%不到。巴西和阿根廷捡了便宜,2018年对华出口翻倍,中国库存稳了,供应链重塑完成。 美国农民拿补贴续命,但市场信任没了,长期竞争力弱了。政府关门一搅和,救济效率低下,农民等钱等得火大,抗议集会多了起来。中西部州选情开始变味,本来铁板一块的票仓,现在裂痕明显。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