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申遗成功十周年新闻发布会在汇川区举行

7月3日,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申遗成功十周年新闻发布会在汇川区海龙屯景区举行。新华社、中新社、贵州日报社、贵州广播电视台、多彩贵州网、贵州画报社、遵义市广播电视台、遵义日报社、汇川区融媒体中心等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会上,汇川区委常委、副区长顾涛就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申遗成功十周年保护与利用成果情况作主题发布,遵义海龙屯文化遗产管理局局长吉桃及汇川区文旅局、汇川区产发集团负责人分别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汇川区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要求,不断强化制度建设、日常巡查和项目支持,通过完善《海龙屯文物安全巡查制度》等精细化制度,构建“人防+技防”监测网络,完成10余个本体保护修缮项目,海龙屯考古屡获国际国内大奖,海潮寺修缮获评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在历史文化传播方面,依托科技力量,借助影像、多媒体展示等技术,丰富拓展传播内容。纪录片《土司遗址》等影视、文学作品相继亮相,实现宣传与展示齐头并进,举办的多场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和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海龙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发布会透露,十年来,汇川区着力用好海龙屯世界文化遗产“金字招牌”,秉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理念,以“树品牌、夯基础、优场景、丰业态、展形象”为主线,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于2017年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获得“亚洲旅游‘红珊瑚’奖中国最受欢迎景区”“贵州省第五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贵州省‘文艺两新’集聚示范区”等称号。近年来,汇川区在除了以保护为主的核心遗址区外,打造了下寨土司小镇、茶山星空营地等景点,推出“模拟考古”等系列特色文旅产品,“旅游+”业态不断丰富,旅游休闲功能不断拓展,服务不断优化,文旅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海龙屯景区接待游客数量17.54万人次。

在海龙屯申遗十周年之际,汇川区联合湖南永顺、湖北咸丰建立中国土司遗址世界遗产地联动机制,签署合作文件,不断深化遗产保护、学术研究、文旅融合等领域协作交流,并特别推出“三地土司遗址游一票通”等优惠政策,其中将向2015年7月4日出生的中国公民采取终身免票参观政策,共同推动土司遗址向复合型文旅目的地升级。

将举办“贵州习酒·2025第三届遵义海龙屯国际影像文化周”活动和海龙屯申遗十周年暨做“贵”客·“趣”汇川 重庆万人自驾游活动,将发布海龙屯形象宣传片,召开“土司遗址遗产价值与未来发展座谈会”,举办“我眼中的海龙屯”主题摄影展,推出“海龙屯微信小程序”、漫画海龙屯、关隘复原图等。将依托娄山关、海龙屯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共同举办“夏日亲水纳凉季”“DJ电音节”“落日荧光瑜伽音乐节”“夏日冰块节”“七夕露营落日音乐派对”等系列联动活动,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在新闻发布会上,媒体记者围绕海龙屯保护利用、文旅融合发展举措、景区业态布局以及客源引流等热点话题踊跃提问,相关负责人进行详细解答。

据了解,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遗址位于遵义市汇川区的龙岩山巅,该遗址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2001年,海龙屯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7月4日,海龙屯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贵州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作为目前中国乃至亚洲保存最完好的古军事建筑遗迹之一,海龙屯展现了中央政权与地方族群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方面的人类价值观交流,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西南山地多民族地区独特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管理智慧。海龙屯考古先后荣获“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中国田野考古一等奖”“中国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等荣誉。(贵直播:穆向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旅游   海龙   世界文化遗产   遗址   土司   贵州   中国   遵义   景区   遵义市   会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