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滞销后,特朗普通知中国,谈判议题变了,谢锋说了12个字

过去几十年,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常年占美国出口的六成以上。

每年秋收时节,美国农民把仓库装得满满当当,然后就等着中国买单,但今年情况完全变了。

数据显示,自今年5月起,中国一颗美国大豆都没买。

到9月底,美国《纽约时报》甚至强调,这在近30年历史里都是第一次。

美国豆农眼看丰收变成滞销,价格不断下跌,抱怨声冲到华盛顿,直接怼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美国大豆“烂在地里”

自从中美关税战以来,美国豆农的日子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随着对美大豆加征关税的政策落地,之前对华出口还算稳定的美国大豆,如今订单却直接断崖式下跌。

更重要的是,现在已经到了大豆丰收季,农场原本用来存放大豆的仓库被堆得满满当当,连门口空地都被临时占用,不少豆子因为通风差,慢慢开始发霉变质。

更让农民揪心的是,大豆价格一路往下掉,早就跌破了种植成本。

有人拿着账本算了算,现在的情况死亡种一亩亏一亩。所以,很多美国豆农急得四处找买家,可转了一圈也没多少人愿意接手。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美国大豆难以出手的时候,南美国家看准了机会,赶紧抢着占领中国市场。

巴西先一步行动,直接对中国取消了大豆关税。

而且,巴西供货特别稳定,不会出现断供的情况,单是9月份一个月,就一次性给中国发了40船大豆,把之前美国的份额抢了不少。

阿根廷更让美国农民气不过,他们一边拿着美国给的援助,转头就对中国大豆免了税,两边都不得罪还赚了好处。

美国农民知道后,气得直骂“这不公平”,觉得自己被摆了一道。

而中国这边,其实也早有准备,开始推行“减豆增谷”的策略。

之前饲料里大豆占比不低,现在调整了配方,用其他谷物替代一部分大豆,直接降低了对大豆的总需求。

在其他国家抢占份额,和“减豆增谷”的策略下,中国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度大幅下降,现在美国大豆想再回到中国市场,门槛可比以前高多了。

其实,之所以会有如今情况,都在于特朗普打错了算盘。

特朗普一直在赌“中国离了美国大豆就不行”,觉得就算加关税,中国最后还得乖乖买,所以才敢随意加征关税。

可他没料到,这一举动反而把中国推向了南美,硬生生促成了南美大豆的替代供应链,最后美国农民成了唯一的“炮灰”,损失最惨重。

为弥补农民损失,美国农业部给了些补贴。

可大家都清楚,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补贴再多,也解决不了大豆卖不出去的根本问题,仓库里的豆子还在一天天积压。

就在美国大豆的问题越来越尖锐时,特朗普突然通知中国,声称要更换后续讨论的议题。

外界一看就猜,他是不是想在大豆问题上让中国让步,毕竟美国农民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面对这种突然的变动,谢锋给出了12字回复:“中方立场明确,按规则办事”。

这句话说得很明白,中方的态度不会因为美方随便改议题就动摇,该遵守的规则不能变,自己的底线也不会松,不会跟着美方的节奏走。

而中国这边刚回应完,特朗普又来了个大动作。

特朗普急眼了

9月末,特朗普给中国打了一通长达3小时的跨洋电话。

电话里,特朗普急着给中国“派任务”,要求中国把美豆采购量提高到原来的4倍。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想把国内大豆滞销的压力甩过来,变成谈判桌上的筹码。

毕竟仓库里的豆子快堆不下了,眼看着豆子一天天烂去,美国豆农们也都开始纷纷举行了抗议游行,这严重影响了特朗普的威信。

面对特朗普这波“电话碰瓷”,谢锋的回应一针见血:农业从来不该被绑上政治战车,农民更不该为贸易战买单。

紧接着,他还直接点破美方的 “三算盘”:

一是靠大豆出口填财政窟窿,毕竟往年对华卖豆能赚上百亿美元。二是趁机挤走南美对手,夺回失去的市场。

三是想用农产品当幌子,掩盖在高科技领域搞封锁的真实意图。

虽然这些算盘看起来很精明,但却很难得逞,因为中国和南美的合作早已经“钉死” 了。

7月份,中国刚和巴西建了专属供应链,从种植到运输都有了保障。

而在阿根廷免了对华大豆税后,中国进口当地大豆的销量,更是一下冲到7年最高。

而且,10月中国又追加了400万吨巴西豆订单,算上之前的量,两个月就买了1200万吨,而同期美国大豆一单都没做成,彻底被晾在一边。

消息传到美国农州,怒火一下就炸了。

伊利诺伊、爱荷华的公路上,拖拉机排着队堵到了政府门口,“关税毁了我们” 的标语贴得到处都是。

有农场主叹气,家里种了五代豆子,现在连销路都没了,肥料、种子钱还没回本。

农业游说团体更急,一周往白宫跑了三趟,拿出数据喊冤:关税后对华份额掉了40%,今年光这一项就少赚28亿美元。

更雪上加霜的是市场行情,芝加哥大豆期货连着两周下跌,现在卖一吨就要亏200美元。

而且,特朗普承诺的补贴不仅要拖到明年,就算发下来也只是杯水车薪。毕竟,上百亿补贴根本填不上千亿的市场缺口。

谢锋12字定调

谢锋那句 “合作须循规则,政治勒索免谈” 的12字回应,直接给中美农产品谈判定了调:

想靠施压逼中国让步根本行不通,所有合作都得按规矩来。

在这种情况下,接下来的10月东盟峰会,成了外界紧盯的短期观察窗口,不少人猜测这或许是双方沟通的契机。

但明眼人都清楚,若美方还抱着 “用关税换让步” 的老想法,谈判大概率会直接破裂。

毕竟中国早把南美供应渠道锁得牢牢的,而且从长期看,中国的粮食供应链重构早已铺开。

借着 “一带一路” 东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国的农业合作不断深化,这种情况增加了中国进口大豆的份额。

此外,再加上南美份额已彻底固化,2024 年巴西占中国农产品虚拟耕地进口总量的 48.6%,美豆的可替代性只会越来越低。

美方若继续硬扛,连锁损失还会扩大。

说到底,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美方若执意在政治勒索的路上走到底,终将亲手丢掉这块关键市场。

接下来美国农业出口的命运,全看他们是否愿意放下执念、调整立场,回到按规则办事的轨道上来。

信息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3332957888479695&wfr=spider&for=pc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财经   美国   议题   大豆   中国   滞销   谢锋   南美   关税   美方   巴西   农民   豆子   份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