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刷2.6小时短视频?脑子快被刷“没”了


今天你刷短视频了吗?

刷了多久?

当心“脑腐”



专家指出,过度刷短视频不仅影响认知功能,还可能引发颈椎病、视力损伤等健康问题。那么如何科学应对"脑腐"现象呢?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节选

在数字化时代,短视频以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的特点,迅速占领了人们的碎片时间。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10.4亿人。平均每10个人里,就有7个人刷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高达156分钟,也就是说人均每天刷短视频的时间已达2.6小时,短视频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悄改变着我们的大脑。



为什么短视频如此让人上头


短视频上头主要有这4个原因


多巴胺奖赏系统

多巴胺是一种与愉悦感和奖赏相关的神经递质,当我们刷短视频看到有趣的内容,大脑会释放多巴胺,产生愉悦感。这种愉悦回路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是对有利于生存的良性行为的奖励。


而短视频平台的算法,会根据你喜欢的视频,推荐给你更多感兴趣的内容,从而不断刺激大脑中的多巴胺奖赏系统。


好奇心得到即刻满足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亚当·阿尔特曾列举了让人上瘾的6大要素,其中就有一项是“无法抵挡且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而刷短视频正好就符合这一条。


刷短视频的时候,下一个看到的视频内容是未知的,有一种不确定性,但观看之后,立即消除了不确定性,好奇心得到即刻满足,光从这一点来看就已经是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了。


逃离现实压力

压力应对理论认为,当人们经历压力时,往往会从事一些能够迅速转移注意力的活动,所以沉浸式观看短视频可以成为一种脱离压力源的手段,暂时忘记那些烦恼和压力。


追求更大的视听刺激


短视频丰富的听觉和视觉刺激,可以迅速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大脑保持在高度活跃状态。


当我们逐渐习惯这种“刺激”后,我们获得相同快乐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所以不少资深短视频爱好者用2倍速甚至3倍速刷视频,就是大脑不断追求更大刺激的表现。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邢冬梅:“脑腐是2024年牛津大学,在全球热点词汇当中提出来的概念。它并不是一个公认的医学的疾病,但是提出了现代人频繁刷短视频,然后接受高频率低质量的视频之后,会导致大脑产生注意力下降,还有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下降的一个现象叫做脑腐的症状。”



不少人把刷短视频作为下班后的主要休闲方式,一刷就是3-4个小时,甚至在睡前也“放不下手机”,从手机屏幕使用时间来看,短视频平台的使用时间占比较高。刷短视频已成为许多人的日常习惯,这种看似轻松的娱乐方式,实则暗藏健康隐患。



8099999记者:“每天下班之后回去刷3-4个小时,因为一直保持拿手机的这个姿势,最近感觉肩膀特别僵硬。”


8099999记者:“上完班回去刷2-3个小时,都是刷抖音、小红书之类的APP,刷多了眼睛不舒服,刷到一些比较影响情绪的内容就可能会睡不着,影响睡眠。”



8099999记者:“碎片化的刷应该有3-4个小时,非常明显的是肌腱另外一个是颈椎还有眼睛这三个是比较明显。多数时间比如说吃饭、上厕所、睡前会刷一下,有时候会越刷越困,有时候会睡意全消。”



医生介绍,短视频的快速切换和碎片化信息会削弱人们的专注力,尤其是青少年和年轻人,会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进而造成创造力、思维能力下降,长期下去或影响智力发展和正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对于老年人过度依赖短视频可能加速认知功能障碍,增加患疾病的风险。


短视频对儿童、青少年和老人影响

儿童、青少年


1.影响思维方式。片面、快捷、娱乐化的短视频内容容易给孩子们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让她们习惯于不主动思考,从而产生思维惰化,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学习难以产生兴趣。


而海量的碎片化信息,也会让思维方式变得凌乱而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


2.短视频的个性化推荐算法,还可能会让青少年陷入“信息茧房”中,影响整体认知和三观。



3.更容易出现情绪、心理问题。对于身心都还在发育的孩子们,过多接受躺平、炫富、炫美等内容,更容易导致心理不平衡,从而陷入思维的怪圈引发情绪、心理问题。


老年人


1.从身体层面来说久坐带来的腰肌劳损,久看屏幕带来的视力影响,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眼部疾病的发病风险。



2.从财产安全来说现在手机上虚假广告多、各种谣言到处飞,还有专门烧老年人流量和骗老年人钱财的不法分子,老辈子们难以辨别这些信息的真伪,同时部分老年人还因为孤独,很容易上当受骗。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邢冬梅:“刷短视频会导致我们长期低头,导致颈椎病还有肩周炎还有一些慢性疼痛发生的情况,还有就是对视力眼睛的损伤。长期刷短视频手机蓝光的作用,会导致我们视力下降,增加了黄斑病变的危险,甚至会导致我们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堵塞,就是我们所谓的叫脑中风,会出现突然的视力下降等,都会带来这样的一些危害。”



短视频作为信息时代的双刃剑,合理利用才能发挥其价值。在这个“屏幕时间”已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时代,我们更应警惕“脑腐”现象对大脑健康的威胁。针对短视频成瘾问题,医生提醒要提高对"脑腐"现象的认知,通过科学管理使用习惯,守护大脑健康与生活质量。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邢冬梅:“实在是避免不了刷短视频的话,我们的手机要限制一个使用的时间,最好可以用一个手机上的屏幕使用时间等一些方法。第二在使用手机的时候,可以把手机抬得高一点,这样我们的头部,进行一个平行避免做到低头族。第三个就是尽量在睡前不要刷手机,睡前刷手机可能会导致我们的褪黑素分泌的抑制,影响我们的睡眠。”





如何防范“脑腐”:让你的大脑回归活力


设定限时:告别无休止刷屏

设定每天使用短视频的时间上限,利用手机的时间管理功能来限制自己对短视频的依赖。例如,我们可以将抖音等App的使用时间额度设置为1小时,或在特定时间段启动睡眠模式,如睡前1小时限制对App的使用。


App时间限额:点击设置→屏幕使用时间→App限额,在这个界面就可以对各个App的每日使用时间进行设置啦!

睡眠模式:点击设置→屏幕使用时间→停用时间,可以将停用时间设置在睡前1小时到起床后1小时,例如:23:00-8:00。


设置App时间限额(以iOS为例)


培养深度思考:大脑的肌肉锻炼

通过多阅读长文章、书籍或进行深度学习来训练大脑的专注力和思维能力。尽量减少过多碎片化信息的摄取,回归深度思考。


我们在阅读、深度思考时,为避免被手机打扰,可以将手机放在另一个房间或抽屉,减少看到或接触手机的机会;我们也可以利用Forest、番茄钟等App来帮助提升专注力。



走出虚拟,拥抱现实

通过运动、旅行、与朋友见面等方式,增加与现实世界的接触,减少虚拟世界的依赖。同时多与大自然接触,休闲时去公园走一走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调整作息节律。


现在起就控制自己

少刷一点短视频

放下手机

出去嗨呀~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部分来源:莆田疾控、国科大心理中心

编辑:李莹娜

编审:李菁

终审:李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0

标签:养生   脑子   小时   视频   时间   大脑   手机   多巴胺   视力   云南省   碎片   老年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