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死亡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忠告:天热宁可吹空调,也别干4事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我只是出门做个小工作,没想到就这么热,居然直接晕倒了。”一位年约四十的男性在医院里接受治疗时,满脸痛苦地回忆着他的经历。

随着气温的逐年升高,热射病和中暑的事件也在不断增加。

据统计,近年来因高温引发的中暑和热射病死亡人数每年都在上升,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很多人往往低估了高温带来的健康威胁。

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热射病可能迅速发展,甚至在短时间内致命。

专家和医生频繁提醒,夏季高温天气中,一些常见的行为习惯可能无意间让人暴露在极高的风险中,甚至让身体的“警报”迟迟未能响起。

在炎热的夏季,很多人习惯于进行户外运动或劳动,认为可以锻炼身体或完成工作任务。

然而,医生强调,夏季高温期间,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的户外劳作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在中午和下午的高温时段。

此时,太阳的辐射强度最大,外界温度较高,人体的散热系统无法有效降低体温,导致体内温度急剧升高,从而引发中暑或热射病。

在运动或劳作时,身体的温度会升高,汗液分泌增加,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补充,身体很容易处于脱水状态,血液浓稠度增加,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肥胖者、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人群来说,高温下的剧烈运动或劳动可能迅速导致热衰竭、热射病等疾病的发生。

医生建议,夏季应避免在中午至下午这段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最好选择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锻炼。

如果必须进行户外活动,务必注意补充水分,并佩戴防晒设备,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

高温天气下,车内的温度上升是一个极大的安全隐患,很多人在炎热的夏季,将车停放在露天停车场,实际上,即使车窗微微开着,车内温度也会迅速升高。

在阳光照射下,车内温度可在短时间内达到40℃以上,甚至更高,而车内空气流通不畅,人体无法有效散热,极容易发生中暑现象。

对于有儿童、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车内的高温环境尤为危险,研究表明,即使在短短10-20分钟内,车内温度的上升就足以让人体感到极度不适,甚至引发昏迷或死亡。

而且,车内的高温还会加速体内的脱水,降低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为了避免中暑事故,医生建议,在高温天气下,切勿将人留在密闭的车内,无论是短暂离开还是长时间停留。

如果必须驾车出行,应确保车窗稍微开着,或使用空调调节车内温度,确保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

夏季的高温天气常常让人渴望喝上一杯冰凉的啤酒或鸡尾酒,很多人认为,喝酒可以消暑解渴,但实际上,饮酒后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对身体健康的危害远超想象。

酒精有脱水作用,它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促使身体大量排尿,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

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如果饮酒后继续在高温下活动,身体的温度调节系统就会受到影响,容易发生中暑或热射病。

酒精还会影响人体的意识和反应能力,使得人们对高温环境的危险信号不够敏感,从而延迟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

饮酒后的大脑也会失去对环境温度变化的敏感度,导致人们在暴露在高温下时不自觉地过度劳累,增加中暑的风险。

医生提醒,夏季高温天气中,饮酒后要避免进行剧烈的户外活动,最好待在空调房间里,保持足够的水分补充。

如果想要减少酒精的危害,建议选择低酒精饮品,或饮用含有电解质的饮料来帮助身体保持水分平衡。

在高温天气中,有些人为了“抗暑”,选择不开空调或不使用风扇,认为这样能让身体“适应”环境。

尤其是在一些热爱自然或追求健康生活的人群中,拒绝使用空调和风扇的做法较为普遍,然而,医生指出,这种“盲目的抗暑”行为反而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导致中暑的风险增加。

空调和风扇并非“对身体有害”的东西,适当使用它们,可以帮助人体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体温过高对健康的危害。

当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体内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如果没有空调或风扇帮助散热,身体的调节系统会受到限制,导致汗液无法有效蒸发,体温继续上升,最终可能引发中暑或热射病。

对于年老体弱、体内水分不足的人群,尤其需要通过空调或风扇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环境温度,减少中暑的风险。

医生建议,夏季高温时,合理使用空调和风扇,有助于保护健康,尤其是在无法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时,空调和风扇可以成为有效的降温工具。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高温天气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许多人因为热射病和中暑而面临健康危机。

尤其是在夏季,很多人无视高温环境带来的潜在危害,进行剧烈运动、在车内暴露过久、饮酒后继续暴露在高温下、甚至盲目拒绝空调等降温措施,往往会让自己处于生命危险之中。

医生不断强调,高温天气下,保持适当的降温和水分补充是防止中暑的关键,通过了解并避免这些常见的“危险行为”,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热射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热射病相关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障碍研究进展,朱瑞芳;贾克然,临床误诊误治,2025-05-2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养生   忠告   空调   医生   高温   夏季   温度   身体   水分   风扇   天气   环境   剧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