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4月,在德国举行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容国一举夺得男子单打冠军,为新中国赢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让世界瞩目。
作为新中国的首位获得乒乓球男子单打的世界冠军,容国团在上个世纪50年代可谓风头无限。
然而,在31岁风华正茂的年纪,荣国团却选择自杀,独留妻女在世上,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在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获得40枚金牌、27枚银牌、24枚铜牌,金牌数量与美国并列第一,成为了真正的奥运强国。
虽然如今中国已经是体育大国、奥运强国,但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还是外国人口中的“东亚病夫”。
可是,这个称号在一个个运动健儿的奋力拼搏下逐渐摆脱。
在第一位世界冠军诞生的时候,中国的体育风貌开始慢慢展现出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获得世界冠军的人,容国团在体育界乃至整个中国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然而,这位乒乓球届的奇迹选手却在31岁的时候选择自杀,人们回顾他的一生,会发现这位传奇人物死的可惜又充满遗憾。
谁曾想到,拿了世界乒乓球冠军,甚至开创了“快、准、狠、变、转”技术风格的容国团,曾经是一个病弱少年。
1937年8月10日,容国团出生于香港,那个时候正值时局动荡,容国团的父亲是一位爱国人士,于是给儿子起名为国团。
因为时局动荡,容国团的家庭也不是什么富裕人家,除了颠沛流离之外,容国团还经常挨饿,营养不良。
那个时候各方面的条件都很落后,容国团慢慢地变成了一个疾病缠身的“柔弱”男子。
许是为了给儿子强身健体,容国团的父亲带着他学习打乒乓球,那时的容国团还不知道,自己的一生将与这个小小的圆球结下不解之缘。
抗战终于结束,容国团也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改变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开始发展体育,这个时候,容国团的机会来了。
1957年,香港举办了乒乓球锦标赛,多年练习乒乓球的容国团报名参加,其实在之前,容国团已经小有名气,这次锦标赛也成为了他冠军之路的开端。
比赛结束后,容国团以男子“三冠王”,在香港乒乓球界一战而红”。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如此顶尖的技术,却因为香港体育圈的复杂,未能成功参加亚洲乒乓球竞标赛。
因为对香港乒乓球的失望,容国团决定向广东省体委递交申请,然而,这个举措遭到香港的阻挠,容国团一时陷入被动。
还好没过几个月,容国团的机会就来了,当时日本乒乓球队访问中国,容国团被安排与日本世界冠军狄村切磋。
令人意外的是,年仅20岁的容国团居然战胜了得过12次世界冠军的狄村,容国团也因此一战成名,引起了当时的开国元帅贺龙的关注。
1957年,容国团成功进入广州体育学院,在那里,容国团不仅有了更好的训条件,连薪资待遇都比一般运动员高。
之后,容国团参加9个省一起举办的乒乓球锦标赛,一举夺得男团、男单“双冠军”。
这次,容国团直接引起了国家体育局的注意,直接从省队被选进了国家队。
在国家队训练时,容国团习得了自己的打球风格,之后,他的实力渐渐稳定。在外国乒乓球队来华访问时,容国团先后击败了欧洲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冠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季军。
1959年,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容国团一战成名,打败了曾经的世界冠军西多,获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在新中国成立后,各种世界性体育大赛上,中国从来没有获得过冠军,这次胜利,是新中国向世界展示实力的强有力证据。
因为意义重大,容国团所在的中国乒乓球队还被邀请进入了中南海,受到了毛主席等重要国家领导人接见,也是从那时起,全民乒乓球热潮兴起。
然而,这次世界冠军只是容国团职业生涯的开端。
1961年4月,在北京举办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容国团带领中国乒乓球队获得了世界团体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乒乓球男团的胜利并不轻松,当时的日本乒乓球队实力在整个世界上都不容小觑。
以个人来看,容国团才获得世界冠军没多久,可以匹敌,但团体赛讲究团体总分,这让那时的队员们压力很大。
再加上1961年举办的乒乓球锦标赛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以东道主的身份举行如此重要的国际赛事,所以被看好的乒乓球输赢被赋予了特殊意义。
面对如此重压,容国团说出了那个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体育人的名言,“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在这样的精神感染下,中国乒乓球队获得了团队世界冠军。
到了1964年,容国团在男子乒乓球界已经打出一个传奇,虽然那时男子乒乓球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一定地位,但女子乒乓球却屡战屡败,尤其是总输给日本。
经多方研究讨论,容国团被任命为乒乓球国家队女队教练。
1965年,在容国团的带领下,中国乒乓球女队势如破竹,连续拿下那年的女子团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三冠军”。
自那以后,中国乒乓球不管男女,都在体育界占据统治地位。
然而,这样的传奇却因为特殊年代的到来,年轻的生命就戛然而止。
1966年,容国团的女儿劲秋出生,夫妻俩都十分高兴,可是,也是那一年,十年动荡开始。
因为容国团曾经为香港效力,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经常被拉去批斗,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下,曾经是世界冠军的自豪被完全打碎。
一夕之间,说容国团从天堂掉入地狱也不为过,不管在单位还是在人群中,曾经贵为天之骄子的容国团成了异类。
他被人孤立、指指点点,人们像看“瘟神”一样看他,每天遭受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打击,非常痛苦。
1968年6月,容国团在北京龙潭湖鸭场附近的古槐树上吊自杀,一代世界冠军以这样残忍的方式,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享年31岁。
妻子黄秀珍在他的衣服口袋里翻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历史清白,不是特务。我爱荣誉胜过爱自己的生命……
容国团死后,妻子黄秀珍悲痛欲绝,几度想要追随他一起过去,但为了女儿,黄秀珍不得不选择继续坚强地活下去。
丈夫去世很多年,黄秀珍一直难以从悲痛的情绪中走出来。
直到女儿上小学后,黄秀珍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他也是从事体育事业的。再婚丈夫事业有成,对她们母女两都很好,一家三口的生活也很是幸福。
长大后,女儿容劲秋考入了北京旅游学院英语专业,最后在英国生儿育女。
1978年,国家体委为容国华“沉冤昭雪”,为他恢复了名誉,并举行了追悼会及骨灰安放仪式,如今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1984年,容国团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9年9月25日,容国团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这些荣誉是对这位伟大的运动员在天之灵最好的慰籍。
参考资料:
北京日报客户端:我国已跻身世界体育大国、奥运强国之列
南方网:容国团:中国体育界第一位世界冠军
中证网: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容国团:为中华体育拼搏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