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在日本遇阴阳菜单?中英文菜单都是贵菜,网友:活该被坑

知道出门在外遇到花钱的地方会很坑,但也没想到会这么坑,尤其是在日本,同样的店、同样的菜品,只要是外国人,价格就会普遍增高。

根据网友反馈,日本多家餐厅都存在这样的情况,不管你是说中文还是英文,哪怕是手机点餐,也都是贵的离谱的,但如果你用日语点餐就不一样了,价格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令人没想到的是,网友把这些遭遇反馈出来后,绝大多数网友却骂起活该?这是怎么回事?

看不见的墙

随着日本旅游热点地区的爆火,一种专为外国游客“量身定制”的消费陷阱悄然浮现,它被形象地称为“阴阳菜单”,这可不是什么玄学,而是一种赤裸裸的商业套路,它精准地利用了语言和文化隔阂,制造出巨大的“信息差”,然后心安理得地收割游客钱包。

而“阴阳菜单”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能悄无声息的把游客的钱包,搜刮的一干二净,而游客还被蒙在鼓里,什么都不清楚。

一位在日本生活工作了十多年的陈先生,就在今年6月亲身踩了这个坑,当时他在东京一个繁华商圈的居酒屋里,仅仅因为和同事用了中文交流,就被店员敏锐地捕捉到了“游客”的身份。

随后递上来的菜单就是一本“特供版”,里面压根找不到本地人常点的五六百日元的炸鸡这类平价菜,满眼都是两三千日元的刺身、和牛等高价位选项,起步价就得一千日元,店家通过这种巧妙的内容筛选,不动声色地就把你的消费下限给抬高了。

而更隐蔽的陷阱则藏在数字化的点餐系统里,现在很多店铺都用扫码点餐,这恰恰成了“宰客”的完美温床,当你扫描二维码,体贴地切换到中文或英文界面时,其实已经主动跳进了一个被精心筛选过的消费池。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外语界面里赫然标注着一个4000日元的套餐是“迷你套餐”,给人一种这只是开胃菜的错觉,可实际上在日文界面里,一个1500日元的套餐就足以让人吃得心满意足,这种通过误导性标签和信息屏蔽来诱导高消费的手段,简直防不胜防。

其实追根溯源的话,这种做法也并非新生事物,早年间被称为“观光客菜单”的东西,就是它的雏形,那些菜单上只有5000、8000甚至上万日元的高价套餐,而本地人常吃的千元海鲜饭,你连影子都见不着。

就宰你一刀

这种现象的根源,其实是一种被扭曲的商业逻辑,陈先生一语道破天机“就宰你这一刀,反正你也不会做回头客,就是吃信息差。”

这套逻辑在游客密集的繁华商圈尤其盛行,比如东京涩谷,因为这里的客源如潮水般涌来,一波走了还有下一波,商家根本不愁没生意,自然也就不在乎所谓的长期声誉和回头客,他们赌的就是你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宰一个算一个。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价格问题了,它触及了商业道德的底线,是对消费者赤裸裸的不公与歧视,这种行为让人感觉既憋屈又气愤,它违背了“明码标价”和“公平交易”这些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原则,严重破坏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一个地方的旅游形象,正是由这些千千万万个消费细节构成的。一次不愉快的“被宰”经历,足以抵消掉所有对美景美食的美好滤镜,甚至让人对整个地方的印象大打折扣。

自己的钱包自己救

面对这些精心设计的信息陷阱,难道游客就只能任人宰割吗?当然不是,通过一些主动的策略,完全可以打破信息壁垒,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最关键的第一步,就是主动打破语言屏障,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索要日文原版菜单,这是破局的核心,不用怕看不懂,现在的手机翻译APP功能强大到超乎想象,扫一扫或者拍个照,内容就一目了然,这个小小的动作,堪称新时代游客必备的“信息利器”。

如果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善于借助在地资源,比如有当地的朋友请他们帮忙是最好的选择,这不仅是语言上的帮助,更是获取本地真实消费信息的捷径,能让你迅速避开那些专为游客设置的坑。

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心态上的建设,很多游客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觉得在异国他乡怕麻烦,吃了亏也就忍了,但恰恰是这种沉默,纵容了不良商家的气焰,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较真”,在面对不公时勇敢地提出质疑,维护自身权益,在哪里都天经地义。

但值得一提的是,此事发酵之后,不少网友却表示被坑的中国游客都活该,中餐还不够他们吃吗,非要跑到国外,甚至还是日本,甚至还有人上升到,去哪旅游不好,偏要去日本,不就是觉得自己钱多吗?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4

标签:美食   菜单   中英文   阴阳   中国游客   网友   游客   日元   日本   套餐   信息   息差   语言   中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