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伤眼,中医教你“养目”攻略

秋季是干眼症、视疲劳与结膜炎等眼部问题的高发期。中医学认为,秋季气候干燥,易耗伤肺津,导致津液无法正常濡养眼部,进而出现“燥邪伤目”的症状,同时,秋季人们常进食辛辣、温补食物,易滋生内火,“肝火上炎”也可能引发眼红肿痛、分泌物增多等不适。因此,秋季养生要防燥、收敛,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用眼习惯及环境

针对眼部干涩不适情况,可适当改善环境湿度,合理使用加湿器,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或暖气房内,减少泪液蒸发。同时避免长时间用眼,尤其是使用电子产品,以减少视疲劳等不适。

2、饮食调理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秋季可通过饮食补充津液、滋养肝肾,改善眼部不适。

滋阴润燥类食物

梨、百合、银耳、蜂蜜等,可缓解秋燥引发的眼干症状。如百合银耳粥、冰糖雪梨水等,能补充肺津,间接滋养眼部。

养肝明目类食物

枸杞、菊花、决明子、黑豆等,中医认为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二者搭配泡茶饮用,对缓解眼疲劳、改善视力有一定帮助。决明子泡茶可清肝明目,适合肝火旺盛引发的眼红肿痛人群,但脾胃虚寒者需慎用。

忌食燥热物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炸烧烤类食物,尤其避免酗酒,此类食物易滋生内火,加重眼部干燥和炎症。

3、中医外治

用菊花、桑叶等中药煎剂浸湿的40℃左右的温热毛巾敷在眼部,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肌紧张,改善泪液分泌,中药可增强清热明目、润燥的效果。也可将菊花、桑叶、薄荷等中药煎水,趁热熏蒸眼部,通过蒸汽滋养眼表,缓解眼干、异物感,但需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眼部皮肤。

4、穴位按摩

中医穴位按摩可促进眼部气血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眼部濡养。按摩时需注意手部清洁,力度轻柔,避免压迫眼球。

睛明穴

位于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按揉1-2分钟,力度适中,可缓解眼干、视疲劳。

四白穴

位于眼眶下方凹陷处,按揉该穴位能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胀、视物模糊。

太阳穴

位于头部两侧,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1横指凹陷处,按揉太阳穴可缓解眼部疲劳引发的头痛、眼胀。

风池穴

位于后颈部,枕骨下方凹陷处,按揉风池穴能疏通经络,改善眼部供血,缓解视疲劳和头晕。按摩时需注意手部清洁,力度轻柔,避免压迫眼球。

秋季眼部保健需兼顾“防燥”与“滋养”,结合中医的饮食调理、穴位按摩与现代医学的科学用眼、定期检查,才能有效预防眼部疾病,缓解不适症状。若出现持续眼部不适,需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眼科就诊,避免小问题拖延成慢性眼病,让双眼在干燥的秋季也能保持清澈明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养生   中医   攻略   眼部   穴位   秋季   不适   疲劳   食物   菊花   风池   泪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