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尊重差异、多元融合”的核心要求,落实双流区“深化构建‘行政+专业’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的发展部署,助力师资队伍从“规模发展”向“专业引领”转型,2025年10月30日上午,双流区融合教育集团暨黄龙溪片区“融合教育课程调整与实施”主题研修活动在成都市双流区公兴小学四楼智慧教室顺利举行。来自融合教育集团学校、黄龙溪片区各学校的资源教师及随班就读骨干教师,与双流区特教资源中心巡回指导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聚焦注意力缺陷障碍、听力障碍学生的教育支持策略,开启了一场兼具实践价值与专业深度的教研探索。


本次活动以“听见・理解・共成长”为核心主题,通过“课例展示+个案分析+专家点评”的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参会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与借鉴的平台。活动伊始,公兴小学尹琴老师率先带来注意力缺陷障碍六年级融合语文课例《只有一个地球》。课堂上,尹老师充分考虑随班就读学生的注意力特点,通过“座位靠前安排”“简化学习目标”“设计可视化学习单”等策略,将抽象的文本内容转化为具象的图片辅助讲解,还为小旭搭配了“助学伙伴”,有效帮助其维持课堂专注。课后,尹琴老师与王沁元老师共同开展注意力缺陷障碍学生个案分析,从“课堂互动优化”“学业分层设计”“家校协同衔接”三个维度,详细分享了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个性化支持方案,如“20分钟家庭学习角”环境指导、“乐陶徽章”纠错激励机制等,让参会教师直观感受到“低压力环境搭建+注意力技巧分层教学”的实践魅力。


随后,黄龙溪学校的两位教师接力呈现听力障碍学生的融合教育实践。首先,吴娟老师带来听力障碍二年级语文学科补救《雪孩子》前置补偿课。考虑到听力障碍学生在语言感知、信息获取上的特殊性,吴老师通过“手语辅助讲解”“图片情境导入”“关键词反复强化”等方式,提前为学生梳理课文核心人物与情节,搭建语言理解的“桥梁”,帮助其更好地衔接后续融合课堂。随后,廖丹老师执教听力障碍二年级融合语文课例《雪孩子》,课堂中,廖老师注重“视觉化教学”与“同伴互助”,不仅借助动画片段、实物道具帮助学生理解“雪孩子救小白兔”的故事脉络,还安排听力正常学生与听力障碍学生组成“学习搭档”,通过“手势提示”“眼神交流”传递学习信息,先复习默读的方法:不出声、不指读、不唇读,再借助图片带着孩子梳理课文内容,接着通过视频、孩子表演、老师讲述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体会雪孩子善良、勇敢的品质,让孩子们体会友谊的可贵。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听力障碍学生在融合环境中感受到平等参与的机会,也让普通学生学会了尊重与包容差异。



课后,黄龙溪学校李蓉老师围绕该听力障碍学生的个案展开分析,从“课前补偿教学设计”“课中互动支持策略”“课后巩固延伸方法”三个层面,分享了如何通过“家校社协同”为听力障碍学生构建持续、连贯的支持体系,引发了参会教师对“听力障碍学生融合教育细节”的深度思考。

活动最后,双流区特教资源中心王玲主任进行点评。她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的实践价值,认为四节展示课与两个个案分析“紧扣学生障碍特点,聚焦课程调整核心,体现了融合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并从“课程目标分层的精准度”“特殊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家校协同的连贯性”三个方面提出专业建议,如“可进一步细化听力障碍学生的课后手语练习方案”“加强注意力训练与学科知识的结合” 等,为后续融合教育实践指明了优化方向。

本次研修活动通过真实的课例、细致的个案与专业的点评,让参会教师深刻认识到:每一位特需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需要教师以“专业的策略”搭建支持框架,以“包容的心态”营造成长环境。未来,双流区融合教育集团将持续以主题研修、校际联动等形式,推动融合教育实践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融合的阳光下,按照自己的节奏茁壮成长。
更新时间:2025-11-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