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正上演一出令人瞠目结舌的政治悲喜剧!
他曾是美国最忠实的盟友,对华挥舞关税大棒,却万万没想到,反手就被“大哥”一记重拳打得头破血流。

当特朗普那句“加拿大关税再涨10%”的话语一出,加拿大直接傻眼了,出口暴跌27%,经济命脉摇摇欲坠,百万工作岗位危在旦夕。
如今,渥太华顾不上颜面,紧急转向东方,主动取消对华关税,姿态低到尘埃里,只为求得一线生机,那么,这场“自残式”的闹剧,究竟是谁的错?

加拿大这场戏,演得有点拧巴,起初,它是紧跟美国步伐的模范生,华盛顿对东方大国挥舞钢铝关税大棒,渥太华二话不说也跟着举了起来。
可谁能想到,这记挥向别人的拳头,竟然在空中划了个诡异的弧线,结结实实地砸回了自己脸上。

转眼之间,美国就调转枪口,对准了这位北方邻居,惩罚性关税一轮接着一轮,加拿大对美出口额应声暴跌27%,经济数据惨不忍睹,这下,加拿大彻底懵了,前脚还在帮着“大哥”看家护院,后脚就被“大哥”一顿胖揍。
于是我们看到了充满戏剧性的一幕:加拿大外长急匆匆地准备动身访问中国,总理卡尼也在国际场合频频隔空示好,主动取消了此前跟风加征的关税,姿态低到了尘埃里。

想弄明白加拿大的窘境,得先看懂它的家底,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几乎完全攥在美国手里,说它是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了美国这一个篮子里,都算是客气的说法。
翻开贸易账本,数字赤裸裸地揭示了真相,加拿大超过75%的出口商品,最终目的地都是美国,两国贸易额更是占据了加拿大对外贸易总额的78%,相比之下,被寄予厚望的东亚市场,占比仅有可怜的3.8%。

能源领域更是夸张到令人咋舌,加拿大出口的石油,97%都流向了美国,出口的天然气,这个数字是99%,这几乎等于说,除了美国,加拿大的能源根本没有第二个买家。
这种独家垄断的后果是什么?就是丧失议价权,加拿大的石油只能以国际市场价的五到八折卖给美国,每年白白损失巨额财富。

这种畸形的依赖结构,让加拿大在贸易博弈中毫无还手之力,特朗普政府的逻辑简单粗暴:既然制裁东方大国没那么容易,那就先拿你这个“小兄弟”开刀。
于是,一连串的关税组合拳砸了下来,先是高达39%的惩罚性关税,随后又威胁再追加10%,叠加后总税率直逼49%,钢铁关税更是从25%直接翻倍到50%。

每一记重拳,都精准地打在了加拿大的支柱产业上,牛津经济研究院的预测变成了残酷的现实,出口暴跌27%只是开始,更可怕的是,仅安大略一个省,就面临着失去100万个工作岗位的风险。
汽车和石油产业,这两个加拿大的经济命根子,被直接推到了“毁灭性打击”的悬崖边。

面对南方的重压,加拿大不是没有想过反抗,但它的反抗方式,却天真得像一场笑话,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安大略省耗资7500万加元制作的那则电视广告。
这绝对是一次载入史册的外交误判,加拿大方面或许觉得自己的操作很高明,堪称“曲线救国”的典范。

他们在美国的电视台上,循环播放共和党已故前总统里根在1987年的一段讲话,里根在视频里慷慨陈词,痛批高关税只会导致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
这操作,简直就像一个部门经理,在公司年会上公然播放创始人批评现任CEO的视频,还指望CEO能幡然醒悟,他们想用这种“情怀杀”和“讲道理”的方式,来劝说一个只信奉实力的对手。

结果可想而知,特朗普被彻底激怒,他指责加拿大方面在用“虚假信息误导人”,这则广告非但没能换来任何同情,反而直接掐断了最后的沟通渠道。
特朗普的回应简单决绝:“谈判,不谈了!”紧随其后的,就是新一轮10%的报复性关税。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是地方政府,但最终承担所有后果的,却是整个加拿大联邦,而加拿大方面在压力之下表现出的“小聪明”,更是火上浇油。
他们表面上同意停播广告,却把停播时间巧妙地设置在了美国棒球大赛之后,就为了蹭上最后一点曝光度,这种自作聪明的行为,彻底堵死了南下的所有退路。

其实,加拿大并非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过去十几年里,这个国家一直在尝试进行一场宏大的“战略突围”,核心目标就是“向东看”,摆脱对美国的单一依赖。
为此,加拿大曾规划了三大能源管道项目,包括“北方门户计划”、“跨山管道项目”和“拱新石Excel计划”。

这些项目总投资高达上百亿美元,蓝图非常清晰:修建新的管道,将阿尔伯塔省的石油绕开美国,直接从太平洋沿岸港口运往亚洲市场,卖出正常的国际高价。
这个百年大计听起来很美好,但在现实中却屡屡碰壁,一个又一个宏伟的计划,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阻挠这些项目的,表面上看是一群又一群的环保组织。

这些由美国扶植的组织,总能找到各种匪夷所思的理由,他们高举“保护生态”的大旗,今天说管道会“破坏蛇的栖息地”,明天又说会“分割鸟类的生存空间”,抗议活动中甚至出现了“宁可工人失业,也要让蛇睡好觉”这样的极端口号。
在这些环保外衣的包裹下,隐藏的是美国维护其能源控制权的冰冷经济利益,美国绝不希望看到加拿大拥有能源出口的自主权,从而摆脱自己的低价盘剥,这道无形的枷锁,远比任何关税壁垒都更加坚固。

正是在这种长达十年的突围失败之后,又恰逢被美国迎头痛击的当下,加拿大才想起了东方,但这种“临时抱佛脚”式的求助,显得尤为投机和缺乏诚意。
所以,当加拿大转向中国,取消关税、表达合作意愿时,得到的并非是无条件的热情拥抱,中国提出的合作要求里,“相互尊重”和“排除干扰”这几个字,一针见血。

所谓“排除干扰”,潜台词再明白不过:别想把中国当作你和美国博弈的棋子,也别指望我们成为你随用随弃的“创可贴”。
中国早已不是那个可以被轻易糊弄的伙伴,此前加拿大跟风制裁,中国随即展开的反制措施,精准打击了其油菜籽、猪肉和豌豆等农产品,导致超过四万种植户深受其害。

萨斯喀彻温省省长甚至不得不绕开联邦政府,亲自派团访华,为本省农民求情,这些前车之鉴,足以让加拿大明白,东方的橄榄枝,同样带有分量。
兜兜转转,加拿大发现自己成了一个被两头挤压的“夹心饼干”,它既无法割舍对美国的“附庸心态”,又缺乏破釜沉舟、真正走向独立的勇气和执行力,它扔出的每一记试图改变命运的回旋镖,最终都精准地砸回自己头上。

里根总统那段批评高关税的讲话,在多年后被用来对抗奉行同样政策的特朗普,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讽刺。
对于加拿大而言,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向西还是向东,而在于它是否准备好,为自己的独立自主付出真正的代价。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战略短视和依附心态,那么任何临时的外交“救火”,都注定只是在夹缝中苟延残喘,最终难免被不断挤压,直至碎裂。
文丨太阳当空赵
编辑丨太阳当空赵
1.《特朗普威胁对加拿大再加征10%关税》中国日报网2025-10-26 11:25

2.《加拿大一省长致信总理卡尼,呼吁取消对华电动汽车关税:“关税多存在一天,损害就加深一分”》2025-10-14 09:46:37 环球时报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