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动就浑身冒汗
为了止汗,有的人
对着空调直吹
或大口喝冰水
这些看似解暑的做法
可能正伤害着身体
大量出汗后
做这些事很受伤
对着空调冷风直吹
刚从外面回来就进入空调房,环境温度急剧变化,体温快速下降,不仅可能引发感冒、腹泻等病症,还可能给心脑血管增添负担,这对于本身就患有基础疾病的人而言更为不利。
大口猛喝冰水饮料
在气温较高时,不少人会选择饮用凉水。此时,胃肠黏膜会突然遭遇寒冷刺激,原本处于开放状态的毛细血管就会收缩,进而引发胃肠炎、腹泻等。而且,这种“骤冷”情况还可能致使血管收缩,甚至诱发心绞痛、心梗、脑栓塞等严重问题。
湿衣服在身上自然干
过多的汗液会刺激皮肤,如果衣服透气性较差,汗液浸渍可能会诱发马拉色菌毛囊炎或痱子。
坚持待在高温环境中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容易导致中暑。大量出汗后,要及时避开“热环境”,进入相对凉爽干燥的环境中,缓解不适感。
出汗太多可能是病了
专家表示,在相同环境里,一个人出汗的多少和个体的基础代谢、汗腺数量、汗腺发达程度、汗腺分布偏好等因素都有关联。人的体温能够维持在37℃左右,正是依靠汗腺分泌汗液来进行调控的。
爱出汗或许是疾病的信号,如果你比身边的人更爱出汗,不妨排查一下是否存在以下这些情况:
1.甲亢
身体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新陈代谢率增加,体温升高。下丘脑监测到这一变化,就下令增加出汗以调节体温。
这种出汗一般是持续性而非阵发性,通常伴随体重下降、指甲变脆等症状。
2.糖尿病
高血糖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易让人在睡眠或不剧烈运动时出现多汗,这种情况常发生在血糖过高或过低时。
3.自主神经失调
自主神经失调是指“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会导致多汗症,包括局部多汗(尤其是手掌、脚底、腋下、大腿根处)和全身性多汗症。
女性在生育、更年期等激素波动较明显的时期,易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更容易情绪烦躁、多汗。若症状不严重,保持环境凉爽、衣服透气即可。
4.感染性疾病
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艾滋病(HIV)等,可导致夜间盗汗,即在睡眠期间大量出汗,睡醒后汗止。
大汗后
这样做利于健康
1.用毛巾擦去汗水
当浑身大汗时,先稍微休息一会儿,等汗水消退后再用温水洗澡。
也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或干毛巾擦拭身体,这时皮肤的毛孔和毛细血管会迅速张开,能让热量更好地散发出去。
如果用冷毛巾擦,皮肤受到冷刺激,会导致毛孔紧闭,毛细血管收缩,体内积热散发不出来,反而使人更烦热。
2.尽快换掉湿衣服
平时尽量穿纯棉透气的衣服,大量出汗后,有条件者要尽快把湿衣服换下来,避免着凉或引发皮肤疾病。
3.及时补充水分
先用温开水漱口,缓解口渴;10分钟后可分几次喝少量电解质水,补充出汗丢失的盐分。
半小时后可饮用适量的水,以满足人体各器官新陈代谢的需要。每次100~150毫升即可,不要一次性喝太多。如果觉得不够解渴,过3~5分钟后再喝一点。
4.适当吃点“酸”味
平时出汗较多的人,应多吃些豆制品和奶制品等含钙多的食物,以及土豆和蘑菇等钾含量丰富的食物;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可吃些红豆、绿豆、燕麦等粗粮,适量吃些动物肝脏。
酸味能敛汗止泻、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可以吃些酸枣、葡萄、山楂、草莓、菠萝、芒果、猕猴桃等水果。
大量出汗后
避开冷风直吹
湿衣久穿等误区
若是异常多汗
还伴有其他症状,别大意
及时排查原因更安心
内容综合 | 央视新闻、健康浙江
声明 |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
更新时间:2025-07-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