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苹果的充电策略常被吐槽“慢半拍”。
尽管iPhone在生态与系统整合上极具优势,但在“充电速度”这个硬件维度,总给人“落后于安卓旗舰”的印象。
而这次iPhone 17系列正式提出“20分钟充到50%”的说法,确实是在暗示:苹果愿意打破过去的保守。
官方同时还声称,“充10分钟就能看8小时视频”。
这听起来像是老广告的翻版,但背后其实透露着“快充能力有大提升”的信号。
毕竟,要做到这样的续航支撑,就得让前段充电速度尽可能强劲。
其实,核心的技术支撑落在苹果这次随手推出的40W动态电源适配器(峰值 60W)上。
据网上爆料,这款充电器支持 USB PD 3.2 的 SPR AVS 协议。
SPR AVS的意义在于:在9V到20V区间,它可以以100 mV为步进输出电压。
而不是像传统 PD 那样只能在几个固定档位间跳跃。
这样一来,充电器可以更精准地匹配手机电池或充电系统的需求,从而减少电压转换的损耗与发热。
换句话说,苹果这次并非只是“堆功率”这么简单,而是在电压、协议、适配器协同层面做了优化。
当然,披露和现实之间还会有差异:目前市面上支持PD3.2 SPR AVS的第三方充电器并不多。
网上也指出,用苹果自家的40W动态适配器才能完全释放iPhone 17的极速充电潜力,
而使用传统USB-C充电器,充电速度可能会被限制。
可能有人会问,AVS协议是啥稀罕玩意儿?
简单说,这是 PD 快充协议家族的新成员,全称“可调电压电源”。
最早在PD3.1里出现,本来是给笔记本这类大功率设备设计的。
传统PD协议只有5V、9V这些固定电压档。
就像买鞋只有几个尺码,不合脚也得硬穿;
而AVS能以100mV为单位调电压,设备需要多少就给多少,减少了电压转换的损耗和发热。
这次PD3.2把9V-20V范围纳入AVS(也就是 SPR AVS),才算给手机快充开了门。
但市面上不是有更精细的PPS协议吗?
能做到20mV调档,按理说更适合手机。
可PPS太“娇贵”了,容错率低得离谱,换根数据线带来的电压衰减都可能让它罢工。
还特挑充电头,这对追求兼容性的苹果来说根本没法接受。
在我看来,苹果选AVS根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今年WWDC上,苹果已经在推动iPadOS和macOS系统统一,充电方案显然是硬件统一的第一步。
现在AVS既能给iPhone快充,又能适配Mac、iPad,未来带一个充电头走天下不是梦。
虽说AVS会让手机端多一次电压转换,难免发热。
但对追求生态统一的苹果来说,这点牺牲完全值得。
毕竟再偏执的产品哲学,也得跟上大电池、高功率的时代大潮不是?
更新时间:2025-10-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