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美国很不太平,特朗普一边忙着给数十个国家发函,加征关税,另一边又不愿就此放弃制约中国,在各种领域对中国以及中国企业处处下绊子。
截至当前,全美已有26个州出台了相关法律或政策,禁止或严格限制非美国公民购买或投资本州的农业用地。
更令人关注的是,特朗普政府于7月8日高调宣布,正在联邦层面推动一项《全国农业安全行动计划》,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计划全面禁止中国及其他被其视为“外国对手”的国家购买美国农田,甚至开始“探索收回”已经完成交易的土地。
美国的这一计划,合理吗?
美国限制外国人购买土地并非全新事物,目前,超过半数的州已经自发行动起来,有26个州通过州立法设置了购买或投资农业用地的门槛或禁令。
虽然联邦层面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禁止外国人买地的法律,但1978年的一部老法律要求外国土地所有者必须向政府报告其持有情况,为监管奠定了基础。
关键特朗普政府近期动作频频,意图将州一级的行动升级为国家战略。7月8日,农业部长罗林斯牵头,联合国防部长、国土安全部长、司法部长等一众高官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推出《全国农业安全行动计划》。
罗林斯在会上明确表示,联邦政府将积极与各州议员合作,共同推动立法,禁止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对手”购买美国农田。
更引人瞩目的是,她声称政府正在“探索”如何“收回”这些国家投资者,特别是中国已经持有的土地。这种从“限制购买”到“考虑没收”的升级,释放出强烈的信号。
尽管美方声称该政策是为了防范多个“外国对手”,包括俄罗斯伊朗等,但美国媒体,如《华盛顿邮报》都坦率指出,中国才是其最主要的针对目标。
现实案例也印证了这一点,就在2023年,阿肯色州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制命令一家中资企业出售其拥有的160英亩农田。而更早之前,北达科他州一个价值7亿美元、由中资参与的玉米加工厂项目,也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被迫搁浅。
那么,如此大动干戈的理由站得住脚吗?数据或许能告诉我们真相。
美方为这一系列禁令和“没收”意向辩护的核心理由,是所谓的“国家安全风险”,担心外国势力,特别是中国,通过购买农田渗透美国农业系统、窃取技术甚至威胁关键基础设施,军事基地附近土地尤为如此。
但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农业土地数据来看,呈现出的画面与特朗普政府大肆渲染的“威胁”大相径庭。
2023年,所有外国实体在美国持有的农业用地,包括农田和森林总面积约为1800万公顷。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小,但放到美国约5.26亿公顷庞大的农业用地总量中去看,其占比仅为3.5%。
这意味着,超过96%的美国农地牢牢掌握在美国人自己手中。
进一步分析外国持有者的构成,加拿大是绝对的大头,拥有约619万公顷,几乎占了所有外国持有农地的三分之一。
相比之下,中国相关实体持有的美国农地面积约为10万公顷。这个数字有多大呢?它只占美国总农业用地的不到0.03%,占外国持有总量的比例也仅有约0.5%。
形象地说,中国持有的这点土地,在美国广阔的农地版图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罗林斯部长在发布会上,特别强调了中国持有的农田“大部分位于重要军事基地附近”,暗示其潜在安全风险。
但美媒说了大实话,《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客观地指出,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公开的、被证实的案例显示中国公司或实体利用其购买的美国农田,进行过任何间谍或监视活动。这种基于模糊地理位置而非实际证据的指控,显得相当牵强。
对此,美国问题专家吕祥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此微乎其微的占比,根本不值得如此大张旗鼓地炒作和立法限制。
可以发现,美方这种近乎偏执的聚焦,更像是出于两方面的政治需要,一是迎合美国国内日益高涨的反华、疑华社会情绪,制造话题转移国内矛盾焦点,二是回应国内某些地方农业利益集团的担忧。
他们担心外国资本的进入会影响其本土市场地位,尽管目前并无证据显示中国资本有大规模“圈地”的趋势。数据本身无情地揭示出,所谓“中国农田威胁论”在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其背后的政治动机和操弄痕迹更为明显。
这种基于政治动机而非事实依据的政策,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美方以“安全”之名筑起的政策高墙,其带来的负面效应正逐渐显现,首当其冲的恰恰是美国自身。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应此事时明确指出:
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歧视性政策,这种基于国籍而非市场行为的限制,粗暴地践踏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毛宁警告,这种短视的行为,最终将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代表也做出了有力回应,他们强调,中国企业对美国农业领域的投资是实实在在的,这些投资为当地社区创造了就业机会,拉动了相关产业,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
特朗普政府日从将正常的商业投资行为高度政治化,动辄扣上“国家安全”的大帽子,只会严重侵蚀国际社会对美国市场长期标榜的开放性、公平性和法治精神的信心。
无论哪个国家的投资者都会疑虑,今天针对中国,明天会不会轮到自己?美国市场的规则是否稳定可靠?这种信心的流失,对美国吸引全球资本的长远竞争力是重大打击。
另一个显著的悖论在于美国农业对移民劳动力的高度依赖,农业是众所周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农场长期依赖移民,包括大量无证移民进行耕作和收获。
特朗普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取向,到底如何能保障所谓的“粮食安全”?
更令人担忧的是技术“脱钩”的倾向,根据报道,美国农业部已单方面切断了与70名个人和550个被其划定为与“关切国家”有关联的实体的合同及研究合作关系,这里面很大概率包括中国。
要知道,农业科技进步依赖于全球合作与知识共享。特朗普这种这种人为设置障碍、阻断国际科研交流的做法,无异于自缚手脚,长远来看必将阻碍美国自身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效率,削弱其农业竞争力。
解铃还须系铃人,美方唯有摒弃偏见,回归理性务实的轨道,停止将正常的商业行为与地缘政治博弈强行捆绑,遵守市场经济规则和国际承诺,才能在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维护其市场声誉,并真正守护其农业乃至整体经济的长期繁荣根基。
无论是哪个国家,唯有秉持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原则,让资本、技术和人才自由流动的土地,才能孕育出最丰饶、最持久的果实,惠及各方。
参考资料
美政府扬言全面封杀中国购买农地,并考虑收回中国投资者已持有资产 2025-07-09 07:59·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