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香港立法?欧盟发言人口出狂言,话音刚落中国回应一招破局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6月30日,香港刚点亮回归28周年的霓虹,欧洲大陆却传来刺耳的杂音。

欧盟对外行动署发言人突然对香港事务发难,声称香港公民“自由持续受侵蚀”,甚至《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通过表示“遗憾”。

但欧盟挑衅的话音刚落,中国的一句回应就成功破局。

欧盟为什么要在香港问题上指手画脚,中国又是怎样一招破局的呢?

欧盟的“双标”剧本

就在香港回归28周年前夕,欧盟对外行动署突然对华发难。

不仅声称过去五年香港空气里的“自由持续稀薄”,诋毁《香港国安法》侵蚀法治信心,更对特区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深表遗憾。

欧盟的指控清单看似冠冕堂皇,实则漏洞百出。

他们反复强调“政治反对声音受限”,却刻意忽略一个基本事实: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那些在街头纵火、袭击警察、瘫痪机场的“反中乱港”分子,终于被依法绳之以法。

数据不会说谎: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香港发生暴力事件超1.2万起,而国安法实施后,2024年相关案件骤降至不足百起。

欧盟所谓的“自由缩水论”,本质上是将少数人的暴力行径等同于民主表达,这种逻辑就像纵容小偷在商场行窃却指责保安执法,荒谬至极。

更耐人寻味的是欧盟对香港法治的双重标准,他们一边炒作《香港国安法》“削弱法治信心”,一边却对自身反恐立法的严苛视而不见。

法国《反分裂法》规定,传播分裂言论最高可判10年监禁;德国《反极端主义法》允许政府直接关闭宣扬极端思想的媒体。

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更是暴露出他们在人权议题上的虚伪底色。

数据打脸的“国际声誉论”

欧盟声称香港国际声誉受损,但经济数据却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2024年,香港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稳居前三,离岸人民币结算量占全球75%,外资在港资产规模突破2.3万亿美元。

这些数字背后,是汇丰、渣打等欧洲银行持续扩大在港业务,是全球500强企业将亚太总部设在香港的坚定选择。

就连欧盟自己的企业也用脚投票——2024年德国大众在港投资增长12%,法国欧莱雅将亚洲研发中心迁至香港,所谓“损害国际声誉”,不过是欧盟某些政客自导自演的政治秀。

香港的法治环境同样经受住了国际考验,特区法院在审理国安案件时,严格遵循无罪推定原则,至今未出现一例冤假错案。

例如《立场新闻》案中,法院仅对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实证定罪,未扩大打击范围。

这种“精准打击”的执法模式,比某些欧盟国家“宁可错杀一千”的反恐手段,不知文明多少倍。

地缘政治的“醉翁之意”

欧盟此番发难,背后暗藏着更深层的战略图谋,香港作为中国与西方制度交汇的前沿,其治理模式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西方对华“制度竞争”的话语权。

如果香港在国安法保障下实现长治久安,那么西方宣扬的“民主自由优于威权体制”的神话将不攻自破,这种焦虑在欧盟声明中表露无遗——

他们一方面指责香港“侵蚀自由”,另一方面又强调“希望继续推动与香港的商业合作”,这种自相矛盾的表述,活脱脱一副“既想当裁判又想下场踢球”的丑态。

更值得警惕的是,欧盟此举可能是配合美国“印太战略”的联动施压,近年来,美国不断拉拢盟友在香港问题上对华发难,企图将香港打造成“民主堡垒”以遏制中国发展。

欧盟此时跳出来唱红脸,既想在价值观外交上刷存在感,又想从中国市场捞取经济利益,这种“两头通吃”的如意算盘,显然低估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中国的“破局之道”

面对欧盟的无理指责,中方的回应简洁有力:“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不容外部势力干预”。

这种斩钉截铁的表态,既体现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立场,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清晰信号:任何干涉香港事务的行径都将遭到迎头痛击。

中国的反制不仅停留在外交层面,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2024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升级版,将香港纳入区域供应链核心节点。

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还推出“互联互通”的新机制,吸引更多欧洲资本参与香港市场,这种“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的策略,让欧盟在经济上难以承受与中国脱钩的代价。

未来博弈的“十字路口”

欧盟的挑衅虽然刺耳,但改变不了香港稳步前行的步伐。

欧盟的冒进已将自己置于道义洼地——当香港市井的繁荣景象通过社交媒体传遍世界,当东南亚企业加速在港设立区域总部,所谓“国际声誉受损”的指控不攻自破。

同时,香港与深圳合作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已吸引牛津、剑桥等顶尖高校设立研究院,这些举措,让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对欧盟而言,现在正是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刻:是继续在意识形态的泥潭中打滚,还是回归务实合作的正轨?

中国始终敞开对话的大门,但绝不容忍任何损害国家核心利益的行为,如果欧盟执迷不悟,不仅会损害中欧关系,更会在国际社会面前暴露其干涉别国内政的真实面目。

当维港的烟花散尽,香港的繁荣依旧璀璨,欧盟的指责就像夏日的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而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香港稳定的决心,却如屹立不倒的太平山,永远守护着这片东方之珠。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径都注定徒劳,香港的发展轨迹早已证明:只有尊重法治、顺应民意,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来源

中方回应欧盟涉港声明:坚决反对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6

标签:财经   口出狂言   香港   话音   中国   发言人   欧盟   法治   声誉   自由   欧洲   内政   行径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