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投降,中美关税休战再延长90天?
7月29日,中美第三轮关税谈判将在瑞典落下帷幕。具体的谈判结果,外界尚不得而知,但是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却在28日提前曝出猛料,称中美关税休战期可能会再延长90天,但最终结果将交由特朗普总统决定。
此外,《南华早报》也在27日的报道中预计,中美本轮谈判,可能会实现关税休战延长90天。在此期间,双方不会互加关税,也不会采取新的出口管制措施。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局势进一步升级,为两国领导人可能在10月底至11月初举行的会晤铺平道路。
毫无疑问,中美第三轮谈判发生了重大变故。原本外界的预期是,第三轮谈判将是中美的最后一次谈判,这次谈判可以解决绝大部分争议,并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贸易协议。前段时间,特朗普也曾亲口说过,中美贸易谈判已经进入“收尾”阶段。27日,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会晤前,又再次对记者表示,“我们非常接近与中国达成协议,但我们会看看进展如何”。
可以看到,在与欧盟举行关税谈判之前,特朗普的态度是倾向于尽快解决中美贸易摩擦。但是在美欧谈判结束之后,特朗普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收尾”变成了“再等等看”。
为什么特朗普会反悔呢?原因很简单,欧盟太怂了。欧盟从特朗普那里拿到的条件,比日本还要苛刻。15%的关税看似和日本一样,但其中不包含芯片、酒类、药品和金属,这些商品都需要单独谈判,其中钢铝铜的关税甚至高达50%。为了达成这份协议,欧盟需要付出对美追加6000亿美元投资的代价,比日本还要高出500亿美元,另外还需要购买7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和数额不详的武器装备。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美国商品入境零关税,彻底向美国开放市场。
可以说,这份协议大大超出了特朗普的预期。因为之前欧盟已经准备了反制措施,威胁要对价值93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还要对750亿美元的服务贸易征收数字税。这两项加起来,已经和近2000亿欧元的对美贸易逆差很接近了。这意味着,特朗普手里的筹码,其实并不比欧盟多出多少。再加上特朗普还要面临与中国的关税博弈,如果欧盟能够强硬一点,特朗普未必敢真的掀桌子。但结果却是,欧盟居然主动向美国投降。欧盟官员还找借口说,“欧盟并不比美国拥有更多的筹码”,“我们拿到的牌不好。在这种情况下,达成该协议是最好的选择”。
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欧盟手里其实是有牌的,只是因为各国人心不齐、对美绥靖主义盛行,没有胆量使用而已。再加上冯德莱恩访华期间,未能与中国达成抗美共识,使得特朗普底气大增,这才导致欧盟被迫吞下苦果。
而在欧盟认怂之后,特朗普虽然暂时还不敢和中国翻脸,但也开始跃跃欲试了。比如近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接受采访时就说,美国希望与中国建立相互尊重的关系,但在出现分歧时将坚持自身立场。
外界推测,鲁比奥所说的分歧,很可能是指前不久发生的上海积塔半导体公司高管徐泽伟被意大利警方扣押事件。美国正试图引渡这位芯片工程师,并给其安上“间谍活动”的罪名,一旦罪名成立,将面临长达数十年的刑期。
考虑到积塔半导体已获得国有资本百亿注资,12英寸晶圆生产线已开始建设,美国此举无疑是在打击中国芯片产业。作为对美方的反制,中方在充分掌握证据的情况下,对富国银行华裔高管茅晨月和美国专利商标局雇员实施了限制离境措施,其中毛晨月还因涉及一起刑事案件,正在接受中国警方的刑事调查。
对于中方依法实施的反制措施,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采访时痛批“令人发指”,但是他却拿不出任何证据,来证明中方的行动有何不当。这说明美方心里也清楚,跨境逮捕中国高管只是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的一个上不了台面的手段。就和当年的孟晚舟事件一样,中国当然会采取反制措施。而美方真正担心的是,中方的反制手段,可能会破坏特朗普的“赢学”叙事。如果不把在中国的美籍人员营救回来,即便与中国达成了贸易协议,特朗普也很难向选民交代。
更新时间:2025-08-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