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山骆驼堵车,你的诗和远方值吗?

“游客比沙子还多”,当这句话从敦煌鸣沙山传来时,我脑海里浮现的不是大漠孤烟,而是一锅沸腾的、人肉味的八宝粥。你想象一下那个画面:连绵的沙丘上,本该是孤独的驼队踏出悠扬的铃声,如今却变成了“骆驼版”早高峰,长龙不见首尾,驼峰挨着驼峰,连骆驼脸上都写满了“班味儿”和“生无可恋”。

这场景,像极了去年国庆在长城上的小王。他凌晨四点就爬起来,以为能抢占先机,结果到了“好汉坡”,发现前面的人墙比城墙还厚。他被人流推着往前走,脚都没沾过地,拍了张照,发朋友圈配文“不到长城非好汉”,心里想的却是:“下次打死也不来了。”

还有我的朋友阿杰,一个文艺青年,他攒了半年钱,就为去大理洱海边,拍一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文艺照。结果到了才发现,所谓的海边,全是“长枪短炮”的摄影队和摆着统一姿势的网红。他挤了半天,拍到的照片里,背景里有七个比着耶的陌生人。他苦笑着对我说:“我感觉我不是在旅行,我是在参加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叫‘凑热闹’。”

我们花了大几千,跨越几千公里,难道就是为了来看一场“骆驼堵车”,在长城上“随波逐流”,在洱海边“合影”吗?这听起来像个笑话,却是无数国庆出游者最真实的写照。我们不是在欣赏风景,我们是在完成一项任务,一项名为“我已到此一游”的社交任务。

景区限流,是一记警钟。它在提醒我们:当风景被过度消费,当体验变成煎熬,我们追求的“诗和远方”,就已经变味了。我们用身体的疲惫,换取了朋友圈的点赞,却唯独丢失了旅行中最宝贵的东西——那份与天地独处的宁静,和与自己对话的从容。

真正的旅行,从来不是一场奔赴人潮的朝圣。它可能是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清晨被鸟鸣唤醒;也可能是在一座安静的山峦,偶遇一朵不知名的小花。它无关打卡,只关乎感受。

这个国庆,你是在“看风景”,还是在“看人头”?你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崩溃”瞬间?评论区里,聊聊你那趟“想回去就退钱”的旅行吧,让我们一起在吐槽中,找回旅行的真正意义。#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6

标签:旅游   骆驼   远方   洱海   旅行   驼峰   国庆   风景   小王   朋友圈   大漠   敦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