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为啥要长征?其实源于一个乞丐提供的绝密情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无梦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横桥铁索寒。更喜绵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七律·长征》是毛主席在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后写的,生动描绘了红军在长征路上遇到的艰难困苦。

但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呢?有人说是因为国民党对红军的围追堵截,制定的“铁桶计划”意图将红军一网打尽。

那你知道红军是怎么知道国民党的计划,冲破“铁桶”的吗?

其实这个情报来自一个乞丐。

红军为啥要长征?

从1927年到1934年,国民党对红军已经进行了四次围剿行动,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大,这一年,蒋介石请来了美国的军事专家为他们制定了“铁桶计划”,进行第五次围剿行动。

这个计划利用国民党人数多、装备精良的优势,以中央苏区根据地瑞金为圆心,画出一圈圈圆。国民党从最外面一步步向圆心进发,每推进5公里就修筑大量碉堡,之后再竖起30道铁丝网。

这样做是针对红军游击战的特点,因为此前红军一直秉持的“运动战”,搞得国民党一直被打得晕头转向。

1934年9月,蒋介石亲自从南京飞到江西庐山召开高层秘密会议,亲自在沙盘上演示了这个计划,越推演他信心越上涨,这个计划实在是滴水不漏,他坚信红军肯定逃不了他的手掌心。

之后他调集150万大军,出动270架飞机和200门大炮,在南昌设立南昌行营亲自坐镇指挥,调集江西、广东、福建、湖南和湖北五个省份的兵力向江西瑞金一步步合围。

那时红军中毛主席的话语权还没有那么大,因此即便他能看出来破绽也没人听他的话,红军还是硬碰硬,与国民党展开死战。

红军人数和国民党一比本来就悬殊,还是在这样精密的计划下,伤亡与日俱增,犹如被困的斗兽一样盲目抵抗,找不到出路。

当意识到国民党是从四面包围时,党中央就做出突围的决定,但何时突围是个问题。

蒋介石看着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高兴地对前线的士兵和军官说“只要这一次围剿行动成功,剿共大业就能圆满完成!”

和蒋介石志得意满的兴奋相反的是,在瑞金的中央红军领导三人小团体气氛异常沉闷,此时大家都已经明白蒋介石的意图,我军的伤亡报告如雪花飘来,国民党步步紧逼。

该怎么办呢?

哪里是突破口,红军的命运来到了存亡的时刻,一旦失去最佳突围的机会,后果不堪设想,他们商议的是最晚半个月后撤离瑞金。

就在中央红军三人小团体愁眉不展的时候,10月7日,一个乞丐的到来,让周总理看到了希望。

乞丐带来的绝密情报

这个乞丐名叫项与年,衣衫褴褛,一开口说话漏风,原来缺了四颗牙,看着十分邋遢的样子。

但实际上,项与年在组织的安排下打入国民党在江西省第四保安司令部中担任机要秘书,有一天他收到了德安安保司令莫雄交给他的东西,打开一看竟然是蒋介石高层秘密会议上的各种机密文件。

《剿匪手册》《剿匪总动员令》《铁桶围剿计划》等,莫雄悉数交给了他。莫雄虽然是国民党人,但他早就和我党地下成员关系亲密,也更看好我党的革命事业,因此莫雄一直在暗中帮助我党地下党员。

项与年马上与刘哑佛、卢志英等同志商量,将情报报告给中央,并且熟悉江西地形和语言的项与年亲自将具体的情报送到瑞金去。

他们将所有的情报用四角号码写在字典上,之后项与年打扮成教书先生去送情报。

然而当他很快发现,路上国民党已经设置了层层的封锁,对于每一个过往的行人都严加搜查,尤其是知识分子打扮的。

于是他就白天休息,趁着晚上国民党休息时悄悄过去。但这种办法越靠近瑞金越行不通,国民党士兵晚上也把控着路口。

他看着自己蓬头垢面的样子,索性将长袍撕烂装成乞丐,抓起泥巴涂在身上和脸上,怕不够像,他还抓起石头将自己四颗门牙也敲掉了。

鲜血汩汩流出,他手一抹脸上也沾了血,显得更加邋遢。

此外,他将馊了的馒头放在布袋中,又去垃圾堆里找烂菜叶放进布袋里,掩盖住四本字典。

当他通过关卡时,浑身散发着恶臭,那些国民党士兵就捏着鼻子挥手叫他赶紧走开,项与年赶紧傻笑跑开了。

通过这种办法,终于在10月7日这一天抵达瑞金。他看到一位带枪的红军,就走上去说明自己的身份,说要找周总理。

听到是他,周总理马上让人将他带到了会议室中。

一见到周总理,项与年从散发着臭味的布袋中掏出了四本四角号码字典,周总理翻开字典一看就明白了意思,马上开始破解。

看着被翻译出来的内容,他的眼睛越来越亮,面上的阴霾逐渐被扫开,马上与其他高层领导人开会,不久就宣布:立即撤离瑞金,寻找新的根据地。

为什么周总理看到这四本字典就决定立即撤离呢?

原来是项与年带来的这四本字典中记录着蒋介石“铁桶计划”的全部内容,包括兵力部署、进攻路线、日程安排等,甚至连战斗序列都有。

有了这些详细信息后,中央红军立即制定出突围的路线——向西突围。

这一幕有些像《三国演义》中蔡瑁要杀刘备的场景,将三面围住,只剩下一个西边的缺口,但西边有檀溪阻拦,他以为刘备不敢越过檀溪,就成了瓮中之鳖。

红军向西的路线中也有一条拦路大江——湘江,而且湘江还有30万国民党士兵等着,炮楼和铁丝网重重围栏,红军要冲破这一道生死线,根本就不简单。

但在生死存亡之际,唯有死战,湘江战役中8万战士渡江,最后只剩下3万,损伤惨烈,战士们用血染红了湘江,但就像刘备一样湿了衣服却获得了生机。

后来遵义会议确定了毛主席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让红军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一边和国民党周旋一边向西进发,一路来到陕西吴起镇,建立陕北根据地。

两万五千里长征,是无数战士用生命博来的胜利,但促使红军走出这一条路的项与年更是起到重要作用,不仅改变了我党的命运,甚至可以说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后来毛主席都称赞项与年说:“这是一份关系到红军命运的情报!”

项与年这一次也与红军走上长征之路,但在中途中组织又觉得项与年不该放弃地下工作,于是让他到香港、上海开展地下工作,获得上海党组织的“反敌特斗争胜利奖”。

参考信息:

项与年生平事迹展览馆开馆!. 龙岩市连城县人民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3

标签:历史   绝密   红军   乞丐   情报   瑞金   国民党   湘江   计划   蒋介石   铁桶   字典   我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