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裁600AI研究员!硅谷转向AGI,华人人才遭到疯抢

本周三刷到Meta裁AI研究员的新闻时,我还以为看错了,约600人被裁,连田渊栋这种华人AI大牛都在名单里。

要知道田渊栋可是FAIR实验室的核心,参与过Llama4模型开发,现在说走就走,更有意思的是,Meta一边裁人,一边在大举扩张做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新部门。

作为常年盯科技圈的人,我之前一直觉得FAIR实验室是Meta的“技术脸面”,杨立坤领导着搞基础研究,出了不少成果。

现在突然这么大动作,明显不是小调整,背后肯定藏着硅谷AI战略的大转向,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掰扯,这事儿到底影响有多大。

为啥砍基础研究?资本只认“短期能赚钱的AGI”

Meta这次重组,说白了就是“砍长线、保短线”,核心原因很简单,扎克伯格对AI进展早就不满了,尤其是今年4月推出的Llama4模型,市场反响没达到预期。

我一个在Meta工作的朋友私下说,高层开会时明说“不能再把钱砸在看不见回报的基础研究上”,这不是Meta一家的问题,整个硅谷都在被资本推着走。

2024年全球AI领域投了超500亿美元,其中80%都流向了做AGI和大模型的公司。

投资者要的是快速看到回报,比如像ChatGPT那样能直接变现的产品,而不是“五年后可能有用”的基础理论。

斯坦福大学之前出了份《AI指数报告》,说过去三年企业花在基础研究上的钱占比降了近40%,这数据一点不意外。

我之前跟一个VC聊,他说现在看AI项目,第一句话就是“多久能盈利”,要是说“先做三年研究”,人家根本不往下听。

Meta新成立的TBD超级智能实验室,就是专门搞AGI的,走的是“封闭式开发”路子,不发论文,不搞学术交流,一门心思做能落地的产品,这种模式跟FAIR实验室的“开放研究”完全反过来,却刚好踩中了现在资本的偏好。

本来想觉得Meta只是急功近利,后来发现GoogleDeepMind也在缩基础研究团队,微软更是把重心全放在Copilot这类商业插件上,看来这真是行业趋势了。

华人学者被裁?他们才是硅谷AI的“技术中坚”

这次Meta裁员最让人关注的,还是田渊栋这些华人学者的去向。

田渊栋在社交平台上说自己和团队都受了波及,消息一出来,OpenAI的研究员直接公开邀他加入,风投公司SouthParkCommons也凑上来挖人,可能有人不知道,华人在硅谷AI圈的分量有多重。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数据显示,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这些核心领域,华人研究者的贡献率超25%。

我认识一个在斯坦福做AI研究的教授,他说“实验室里一半以上的核心项目,都有华人学者牵头”,这次被裁的还有上海交大毕业的JiaxunCui,以及做安全AI的XianjunYang,他们都在社交平台上找新工作。

这些人的流动可不是简单换个公司,很可能带着技术路线一起走,比如田渊栋擅长的强化学习,要是他去了某家初创公司,说不定就能带起一个新的技术方向。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研究说,AI顶级人才的流动会“带动整个研究领域的转向”,现在硅谷都在抢这些被裁的华人学者,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能力强,另一方面也是怕对手抢到手。

如此看来,Meta这次裁掉这么多核心华人学者,说不定是“自断臂膀”,反而给其他公司送了人才。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现在正在加投AI基础研究,比如华为2024年这方面的支出就涨了22%。

要是这些华人学者选择回国,或者加入中国公司,那全球AI的研究格局可能真要变了,以前是硅谷一家独大,以后说不定会形成“中美双中心”的局面。

Meta的这次重组,看着是一家公司的调整,其实是整个硅谷AI战略的缩影,从追求长期创新,转向盯着短期商业化。

短期来看,这可能帮公司赚快钱,也能让AGI发展更快;但长期来看,基础研究砍多了,早晚会遇到技术瓶颈。

毕竟历史上很多重大突破,比如深度学习的诞生,都来自看似“没用”的基础研究。

对于那些被裁的研究员来说,这未必是坏事,他们可以去学术机构继续搞研究,也能创业做自己想做的技术。

我倒是觉得,这种人才流动说不定能打破硅谷的技术垄断,让AI行业变得更多元,毕竟,好的技术不应该只服务于短期利益,更要能推动整个行业往前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科技   硅谷   研究员   华人   人才   基础   技术   公司   学者   核心   说不定   实验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