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屏下前摄与3D人脸识别进实验室,2027年或迎全面屏爆发

数码博主Oneline科技 援引知名爆料博主站哥消息称,某国产头部厂商(疑似小米)已启动屏下前摄与屏下3D人脸识别技术的预研项目,相关机型近期进入实验室测试阶段。若技术验证顺利,该技术将应用于下一代旗舰机型,推动手机全面屏形态的终极进化。


技术突破点:从“可用”到“好用”

当前屏下技术核心矛盾在于显示精度透光率的平衡。早期方案(如2021年小米MIX4)需牺牲屏幕分辨率换取前摄成像效果,而新一代技术通过三重革新破局:

  1. 材料升级:采用定制LTPO OLED屏幕,在屏下区域通过量子点封装提升红外透光率至8%-12%,解决光线损失问题;
  2. 结构重构:将3D结构光模组(红外点阵投影仪、相机等)微型化至1.2mm厚度,并嵌入屏幕下方;
  3. 算法补偿:基于动态像素补偿与神经网络模型修复成像模糊,使人脸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7.3%。

苹果路线图倒逼国产加速

供应链信息显示,苹果计划在iPhone 18系列(2026年)实现屏下Face ID,iPhone 19系列(2027年)进一步整合屏下前摄,达成“真全面屏”设计。国产厂商的预研正是为应对此轮技术竞争——若进度同步,2027年底安卓旗舰有望与苹果同期落地全功能屏下方案。

国产阵营的“双线作战”策略

为抢占技术高地,国产厂商分两步布局:

行业意义:从“跟随”到“并跑”

国产屏下技术的突破,标志着安卓阵营首次在生物识别领域逼近苹果技术代差。华为通过自研算法与硬件重构,使3D人脸识别模块核心组件100%国产化,打破国际供应链垄断。若小米等厂商成功量产,将推动该技术向中端机型下探,加速全面屏普及进程。

以上信息综合自网络爆料,具体参数以官方发布为准。配置信息或存在迭代或误差可能,理性看待爆料内容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数码   实验室   技术   小米   华为   厂商   苹果   爆料   机型   量产   结构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