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来袭!吃对两道菜,孩子少生病!可惜很多家长不知道……

每到秋天,热门养生科普评论区,常常沦为宝妈们的焦虑“聚集地”。

“我儿子一到秋天,就特别爱流鼻血,不知道怎么了?”

“我家是羊粪蛋屎、口干,晚上睡不好,怎么调理合适呀?”

“我女儿老爱犯咳嗽,成天咳咳咳,真是伤不起,老得跑医院。”

神兽突然抱恙,总会打乱一家人正常生活节奏。家长们在忙得团团转的同时,总是纳闷,为啥孩子在秋天总爱生病?

其实啊,这些症状很多时候是因为“秋燥”在作怪。中医讲“燥邪伤肺”,而肺又是人体最娇嫩的脏器,喜润恶燥。孩子的肺脏尤其娇嫩,每到秋天,干燥的空气更容易通过呼吸带走体内水分,导致一系列“燥”的症状。

一、有这四大表现 警惕“秋燥”找上门

——皮肤干 总咳嗽 大便干 鼻出血

1. 皮肤干痒,小脸像“缺水的苹果皮”

秋天之后,不少孩子皮肤干燥起皮,甚至瘙痒。有的宝宝小脸蛋摸起来糙糙的,就像缺水的苹果皮——这往往是秋燥的第一信号。

2. 干咳无痰,喉咙像“有小刷子在挠”

这是门诊最常见的秋燥症状。孩子总是清嗓子,“吭吭”咳嗽,但没什么痰。有的孩子会说“喉咙痒,像有小刷子在挠”。这是燥邪伤肺的典型表现。

3. 大便干硬,像“羊粪蛋”

最近好几位家长焦虑地告诉说,孩子大便干结,一颗一颗像“羊粪蛋”,排便很费力。这是燥邪影响到了脾胃运化功能,肠道失润的表现。

4. 鼻出血,突然“小火山爆发”

秋天的早晨,孩子起床后突然流鼻血了?别慌,这往往是秋燥导致鼻黏膜干燥、血管脆性增加所致。我称之为“小火山爆发”。

二、分龄食养:这样吃

让孩子滋润整个秋天

对付秋燥,“吃对”比“吃好”更重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特点,这份防秋燥“分龄食养方案”请收藏。

01

2-4岁幼儿:首选蒸梨盅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脏腑娇嫩,饮食要细腻、易消化,因此一定要选择温和、滋润的食疗方,而“蒸梨盅”正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首选。

推荐依据:梨作为一种常见水果,非常容易买到并制作。《本草纲目》中曾记载,梨能除肺中之燥气,且兼有化胸中之痰、止喉中之咳的功效。因为其性凉,所以建议用蒸熟的方法。这样一来不仅发挥了梨的润肺优点,还避免了它寒凉伤脾的缺点,非常适合调理秋季燥咳。

01 制作方法

01

准备食材

主角: 雪梨或鸭梨 1个 (建议选择果形圆正、表皮光滑的梨,汁水更丰沛)

灵魂搭档:黄冰糖 适量 (约5-10克,小拇指尖大小2-3块。黄冰糖润肺效果更佳,且甜度更温和)

可选增强包:

▣润肺版:可加入几颗枸杞

▣安神版:可加入几粒百合干

▣化痰版(针对有明显痰咳):可加入1-2粒川贝母(需捣成粉末),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添加。

02

制作步骤

【给梨“洗澡”】:将梨用清水彻底洗净,表皮可以用少量盐搓洗,以去除蜡质和杂质。

【给梨“盖个帽”】: 在梨顶部大约1/3处,横着切开。切下的上半部分就是“盖子”,剩下的部分就是“盅”。

【给梨“挖个心”】:用勺子或小刀,小心地将梨核挖掉。注意底部不要挖穿,形成一个碗状的容器。挖出的梨肉可以切碎,一会再放回去。

【放入冰糖】:将冰糖和您选择的其他食材(如枸杞等)一起放入梨盅内。

【合上“盖子”】:将切下的梨盖重新盖回去,可以用一两根牙签固定一下,防止蒸的时候盖子滑落。

【上锅蒸】: 将梨盅放入一个深碗或炖盅里(因为蒸的过程中会出很多汤汁),然后放入蒸锅。冷水上锅,水开后转为中小火,慢火蒸制30-40分钟,直到梨肉完全变得软糯透明。

【出锅品尝】: 取出后稍晾凉,拔掉牙签。吃的时候要梨肉、梨皮和蒸出的汤汁一起吃掉,精华全在里面!

02 其他趣味吃法

水果彩虹塔:将梨片、火龙果、香蕉等润燥水果叠成小塔,趣味又健康。

云朵银耳汤:煮好的银耳汤用吸管喝,和孩子比赛谁吹的泡泡多。

02

5-12岁学童:首选莲藕排骨汤

这一年龄段孩子学业、体育活动消耗巨大,但脏腑功能仍在发育,脾胃运化能力相对成人较弱,所以需要营养密度高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防秋燥。并且,这一阶段还是身高增长的关键期,需要充足的钙质和蛋白质支持骨骼与肌肉发育。防秋燥,建议大家首选莲藕排骨汤

推荐依据:中医认为,莲藕得水气而能滋阴。其色白,白色入肺,故能润肺。它富含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在中医看来,这种黏稠的汁液正是其能滋阴生津的物质体现。将其炖汤,其滋阴润燥的成分充分融入汤中,易于吸收。猪肉(排骨)能填补肾阴和胃津,是滋阴润燥、补中益气、丰肌泽肤的佳品。

在配伍方面,莲藕偏凉(即便煮熟也偏平和),而猪肉性平,二者结合使整个汤品性质平和温润,更适合大多数人食用,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避免了单独生吃莲藕可能带来的不适。此外,排骨中的脂肪和蛋白质能使莲藕中的脂溶性营养素更好地析出和被人体吸收。

因此,对于5~12岁的孩子而言,莲藕排骨汤精准地满足了学龄儿童在秋季“防燥、强免疫、助生长”的核心需求,是儿科医生非常愿意推荐给家长的家常养生汤羹。

如果嫌烹饪太麻烦,再向您推荐两个简单易行的小习惯:

晨间仪式:每天空腹喝一杯温蜂蜜水(1岁以上孩子方可食用蜂蜜)。

晚间仪式:中医认为,早睡养阴。最好晚上9点前入睡,充足的睡眠是良好的润燥药。

三、中医师特别提醒:

千万别吃错

在“吃对”的同时,防秋燥,千万别犯了以下两点饮食禁忌:

一要“少辛”,避免食用炸鸡、辣条等辛辣油炸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

二要“忌寒”,少吃冰激凌、冷饮、西瓜等寒凉之物,否则易损伤脾阳,影响消化功能。

个梨,一碗汤,就能让孩子远离秋燥烦恼。这个秋天,让我们用美食为孩子筑牢健康防线吧!

各位家长还有哪些应对秋燥的妙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如果您有调理需求

长按识别添加助理联系专家

关注儿科医生李爱科,让我们一起拥抱健康~

公众号

抖音

快手

小红书

今日头条

微信

注:本文配图已获版权方授权,未经允许禁止盗用。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点分享

点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育儿   可惜   家长   孩子   莲藕   秋天   滋阴   冰糖   年龄段   中医   脾胃   症状   盖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