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数据暴跌!全球股市繁荣结束了?

周五晚上,市场出了一个大瓜。

1,非农意外大跌!特朗普暴怒

美国非农数据爆表!为此,特朗普开除了美国劳工部部长!

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五发布的报告,7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7.3万人,低于预期的11万人,失业率也上升为4.2%!

但,这些还不是最严重的事情。前几天公布的ADP就业人数增加10.4万人,本来也不算特别高,哪怕这一次非农超预期下降,本来也不算特别大的事情。

最严重的是,美国劳工统计局将5月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从14.4万人修正至1.9万人;6月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从14.7万人修正至1.4万人。修正后,5月和6月新增就业人数合计较修正前低25.8万人。(月度修正源于自上次公布预估数据以来从企业和政府机构收到的补充报告,以及季节性因素的重新计算。)

也就是说,过去三个月,非农就业人数平均仅增长了3.5万人,为新冠疫情以来最糟。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数据,足以让美联储做出相反动作。消息出炉后,美债利率下降,降息预期飙升,黄金上涨,标普500指数大跌1.6%!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中国、韩国、美国股市,虽然原因不同,却不约而同出现了共振式下跌。中国是因为7月政治局经济会议预期落空,韩国是因为大幅增税,美国是因为非农爆表,难道这些都是巧合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还是回到非农数据,这份离谱的经济数据让很多分析人士大跌眼镜。这件事儿是非常少见的,历史上下修的情况比较多见,但下修如此多的情况的确非常少见。任你再怎么会分析,也不可能在虚假的数据上得出正确的结论。现在,甚至有很多人怀疑,美国在通胀数据上也存在造假行为。

因此,特朗普暴怒!直接解雇了美国美国劳工统计局局长。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言说:

我刚刚得知,我们国家的“就业数据”是由拜登任命的劳工统计局局长,Dr. Erika McEntarfer 编造的。她在大选前伪造就业数据,是为了帮卡马拉(哈里斯)提高胜选机会。就是这个劳工统计局,在2024年3月夸大了约818,000个新增就业岗位的增长数字,然后又在2024年总统大选前的8月和9月,分别虚报了112,000个岗位。

这些都是创纪录的错误 —— 没有人会错得这么离谱吧?我们需要准确的就业数据。我已指示我的团队立刻解雇这名拜登的政治任命者。她将被一个更有能力、更合格的人取代。

像这种重要的数据,必须公平准确,不能为了政治目的被操控。McEntarfer 说上个月只增加了73,000个岗位(惊人!),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将前两个月的就业数据下调了258,000个岗位。类似的事情在今年年初也发生过,而且总是向下修正。

尽管美联储也在玩花样(这次是操控利率),但我们的经济在“川普”领导下依然在蓬勃发展。美联储在大选前还大幅两次降息,目的是为了让“卡马拉”当选 —— 结果如何?Jerome “太晚了” Powell 也应该被“赶去养老”。感谢大家关注此事!”

当然,特朗普还是一如既往的借此攻击民主党,对自己的的刻意迫害。但,特朗普恐怕是醉温之意不在酒,借此施压美联储降低利率。特朗普故意借此扩大影响,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突然会这么大的偏差?

2,数据为什么会变化?

美联储就业数据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下修呢?这就是统计学的魔法了。

其实,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出现,2024年3月份,美国将1年内的非农新增就业人口下修了81.8万人,达到了15年来规模最大的下修调整。这也将在此期间平均每月新增约24.2万个净就业岗位,一下子改为了平均每月新增17.35万。

按照美国的统计方法,劳工局会有月度和年度的修正,而这一次我们看到的数据就是月度修正。

为什么会出现修正呢?因为美国劳工局的统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家庭调查每月对约6万个家庭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询问家庭成员的就业状态(如是否工作、是否在找工作等)来计算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等指标。

机构调查每月收集约14.4万家企业及政府机构的数据,涉及69万个工作场所,重点统计就业人数、工作时长和工资水平等信息。

这种调查问卷的形式,就会存在数据延迟的问题,比如原本这个月应该提供的数据,可能延迟到了下个月,或者是下下个月。

其实,下修后的数据倒是和ADP的数据差异不大(5/6月ADP就业人数分别为3.7万/-3.3万)。因为ADP是一个帮助发放工资的机构,往往信息更加及时。

但,这种下修往往也反映了一个问题:经营状况开始变差的小型企业的,对待反馈问卷也更加怠慢,而那些更糟糕的延迟反馈问卷造成了数据的下修

另外,样本的校准也是数据修正的关键。美国劳工局会在每年2月会对上一年全年数据做出全面的“年度校准”,其内容包括基于失业保险数据、企业生死模型、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的校准。

因为调查不可能涵盖的公司,只能得到一个比例,然后乘以一定的人口基数,得到最终的数据。如果人口基数本身就有问题,又如何得出准确结论呢?除此之外,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正规移民和非法移民的数量也是影响最终数据的关键变量之一。

又比如,企业净出生-死亡模型(NBD)的假设前提是企业成立与倒闭带来的净就业增长趋势相对稳定,但有的时候不是这样,不如疫情期间。

不过,相比较年度校准数据,月度修正数据更加重要。因为年度数据变化是平均分布在每个月,更多反映的是长周期的变化,而且有时候也有可能是矫枉过正。而月度修正更多是反映了经济的变化,相当于延迟的真相

3,美国经济的真相?

这份延迟的就业数据,为我们更加揭露了经济的真相。有些事情,可以掩盖一时,但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我倒是不相信美国劳工部部长造假这一说,因为不同的数据之间是相互验证的,比如领失业金人数、新增职位空缺、ADP就业人数等等,而且它们由不同的主体公布,短期造假也许可行,但不可能长期造假。

好了,最后我们还是来解读一下最新的美国经济数据。

美国经济降温是一件非常确定性的事情。前几天的ADP数据虽然超预期,但难以掩盖整体劳动力市场降温的现实——消费者认为"就业难以获得"的比例已升至近四年半新高,与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持续增加的趋势形成呼应。

从就业具体的数据来看,休闲和酒店业、金融活动领域成为招聘主力,而教育与卫生服务业则连续第四个月出现裁员制造业则明显降温,7月仅增加0.7万人,远低于6月的1.5万人,专业和商业服务业在6月减少5.6万人之后,7月仅新增0.9万人。

而酒店、金融恰恰是一些服务性质的行业,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前者与季节性有关,后者与美股水牛市有关,真正重要的是制造业和专业服务,这才是创造利润的地方。现状是,制造业陷入萎缩,服务业扶摇直上

这一次的的非农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经济走软的迹象。

✔长期失业者增加:7月份,长期失业者(失业27周及以上人群)数量增加17.9万人,达到180万。长期失业者占全部失业人口的24.9%。

就业来源于消费部门非生产部门:7月份,医疗保健行业新增5.5万个就业岗位,高于过去12个月平均每月4.2万的增幅。当月就业增长主要来自门诊医疗服务(+3.4万)和医院部门。这属于

✔政府就业人数减少:7月份联邦政府就业人数持续下降(减少12,000人),自1月达到峰值以来已累计减少84,000人。(在机构调查中,带薪休假或持续领取遣散费的员工仍被计入就业人数统计。)这反映了特朗普领导的DOGE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

✔失业率上升:美国7月失业率回升至4.2%,符合预期的4.2%,前值4.1%。

虽然此前公布的美国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按年率计算增长3%,较一季度-0.5%的增速回升明显,超出市场预期。

但仔细去分析,就会进口下降是GDP数据上升的主要原因。企业二季度倾向消耗现有库存而非增加进口,从而提升了GDP数据。集成两个季度的数据或许更加明显,美国1月至6月经济按年率仅增长1.25%,较去年同期2.3%的增速明显放缓。

不过,美国的劳动力市场依然相对强劲,劳动参与率仍处在低位。7月劳动力参与率维持在62.2%,变动不大,但较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就业人口比率59.6%,当月同样变化微弱,但较上年同期下滑0.4个百分点。

工资也还在持续增长,7月份,私营非农部门全体员工的平均时薪上涨12美分(涨幅0.3%),达到36.44美元。过去12个月间,平均时薪累计增长3.9%。当月私营部门生产和非管理岗位员工的平均时薪上涨8美分(涨幅0.3%),达到31.34美元。

劳动参与率低,要么是经济低迷的时候找不到工作,要么是还有储蓄,不愿意工作。而工资的增长恰恰说明,美国劳动力市场,韧性十足,至少的现状并没有那么弱

这一点,可能与特朗普政府频繁抓捕非法移民有关。最近ICE还将扩招一万人,移民驱逐的动作在整个特朗普时期应该都会保持。

一边是经济走弱,显然关税对于经济的影响是存在的,而且正在变得深入,另一边是移民收缩,劳动力市场韧性十足。

左边是经济衰退,右边是通胀反弹

4,美联储的跷跷板:通胀Or衰退

美联储试图在经济增长和通胀之间保持平衡,这个平衡车玩不好就容易翻车。

关税显然会推高美国的通胀,全球范围内15%起步的关税,不可能让其他国家承担,任何事都得有利润才能干。当美国向全世界征税的时候,本质上就等同于集体涨价,通胀反弹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美联储迟迟不降息的主要原因。

这一点,也得到了数据的验证。美国6月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3%,同比增长2.6%,同比增幅较5月数据高出0.2个百分点,显示通胀“升温”。

在没有看到经济明显降温的信号之前,美联储的天平还是偏向于抗通胀。此次非农就业人数的转弱,也不足以让美联储开启快速降息,就算9月份降息,恐怕也只是25个基点的试探性降息,除非美国经济出现快速的下滑。

如果经济快速下行,美国采取快速降息,叠加明年美国减税政策落地以及巨量的关税政策,美国的还是有可能重返通胀,陷入滞胀的局面。如果经济韧性十足,美联储似乎就更没有理由降息了。

这里面的关键在于,美国政府任由经济走弱,还是采取扩张性的政策,来支撑居民消费?

显然,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关税战,理论上各国都被重伤,可为什么资本市场上却出现了集体繁荣的景象?

其实,本质上就是市场对于未来美元贬值的预期,黄金、比特币、股市等大多数抗通胀的资产,都已经提前上涨,以对抗的赤字化财政与美元的贬值。

特朗普政府《大漂亮法案》的通过,已经确定了美国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路径。答案很明显,特朗普政府会继续容忍赤字,以寻求杠杆扩张

滞胀之路不远也。

当然,这也存在争议。也有人认为美国经济前景挺好,加息2年多,美国经济韧性十足。

其实,路都是一样的,效果却不一样。

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也是这一套,低迷时采取杠杆扩张的模式,结果经济繁荣。但,这是一把双刃剑。让胜利更加胜利,让失败更加失败

所以,这些政策都是表象,本质上是中美竞争的问题,这才是最后的底色。如果中国的产业升级很顺利,不停的侵蚀美国高端产业的利润,就是天王老子来了,再好的政策都没用。相反,如果中国在这轮竞争中失败了,再烂的政策,也有用。

须知,任何战术的结果,都得服从于战略上的胜败

最后聊一聊资本市场的事情,由于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叠加了过多的乐观预期(软着陆)。接下来,不管是美国经济暴跌,还是通胀大幅反弹,对身处高位的资本市场都不是一件好事儿。

目前,除了中国,美国与各国的关税已经基本谈好,接下来就是验证的时候了。所有乐观的因素,都要在接下来的一个季度进行验证,非农只是一个开始。我的看法,是易下难上

是骡子是马,都得拉出来遛一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财经   繁荣   全球股市   数据   美国   通胀   人数   经济   美国经济   关税   平均   月度   劳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