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最怕的就是被心梗脑梗找上门。毕竟一旦摊上这些毛病,不仅自己遭罪,连好好睡觉、安稳走路都成了奢望。其实不用跟风搞那些复杂的养生套路,也不用迷信各种“神药”,记住这9个和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要素,照着做,就能大大降低风险,让晚年生活更舒心。
1. 先把“吃”这件事做对——均衡膳食是基础
吃是每天都要做的事,也是影响健康的“头等大事”。想要心脑血管好,饮食上不用太苛刻,但要记住“多吃啥、少吃啥”。
平时多安排些白肉,比如鱼肉和鸡肉,还有新鲜的蔬菜、水果,再加点坚果、豆类和全谷物,这些都是给身体“补营养”的好东西。
反过来,盐要少吃,每天尽量控制在5克以内,别觉得口味重才香,长期吃太咸对血管不好;含糖的饮料和零食也要少碰,甜的东西吃多了,身体代谢会出问题;红肉和那些加工过的肉,比如香肠、培根,也别天天吃。
咱们吃饭的时候,尽量让餐盘里一半的空间留给蔬菜水果,心脑血管肯定会给你“好脸色”看。就算做不到这么完美也没关系,每餐少放一点盐,少吃一口甜的,时间长了,身体自然能感受到变化。
2. 动起来,别让身体“锈”住——增加运动很关键
现在很多人一坐就是大半天,要么上班对着电脑,要么在家躺着刷手机,时间久了,身体就像生了锈的机器,运转越来越慢,心梗脑梗的风险也会跟着涨。
其实不用去健身房撸铁,也不用搞高强度运动,每个星期最少要动够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就行。像平时快走、骑车、打太极,甚至跳广场舞,都算中等强度运动,选自己喜欢的、能坚持的就行。
要是工作日太忙,没时间每天运动,周末集中练一练也比完全不动强。但千万别看完养生视频就“三分钟热度”,一下子拼了命去锻炼,这样很容易受伤。运动的时候只要感觉不舒服,比如心慌、气短,就赶紧停下来,下次把运动量降一降再开始,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3. 盯紧血压——家里备个血压计,别等出事才重视
血压就像血管的“晴雨表”,一旦失控,心梗脑梗就容易找上门。建议家里备一个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没事的时候测一测,心里有个数。
要是连续三次测出来血压都高,或者一次比一次高,那可千万别不当回事,一定要及时处理。这里给大家划个重点: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以下就是完美状态;要是超过140/90mmHg,可能就需要靠药物来控制了;如果持续高于160/100mmHg,那就要警惕了,这种情况很容易引发脑出血、脑梗,风险特别高。
别觉得自己平时没感觉就不用管血压,很多人血压高的时候是“无症状”的,等有感觉的时候可能就晚了,定期监测才是最稳妥的。
4. 别只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更重要
很多人查血糖,只看空腹血糖正不正常,觉得不高就没事,其实这是个误区。空腹血糖只能反映抽血那一刻的血糖情况,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能反映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这个指标才更能说明问题。
如果糖化血红蛋白≥6.5%,那就要高度警惕了,说明这段时间血糖控制得不好。有条件的话,最好再测一测餐后2小时的血糖,要是超过7.8,也不能大意。
平时怎么控糖?首先别喝含糖饮料,少吃零食;主食别吃太多,别顿顿都把碗盛满;饭后别马上坐着躺着,起来走15分钟,有助于稳定血糖。要是医生开了降糖药,一定要按时吃,别自己觉得“没事了”就停药,那样很容易让血糖反弹,对身体伤害更大。
5. 血脂别只盯甘油三酯——低密度胆固醇才是“重点”
一说到血脂,很多人总把甘油三酯当成“重点关注对象”,但其实甘油三酯高对寿命的影响没那么大,咱们真正该盯紧的是低密度胆固醇。
这个指标可是有充分证据证明,和心梗脑梗关系最密切的。不同人群的控制标准不一样:有糖尿病的人,要把低密度胆固醇控制到1.8mmol/L以下;有高血压的人,通常需要控制在2.6mmol/L以下;就算是普通人,也要看体检报告上这个指标有没有箭头,别让它超标。
别轻信网上那些“降血脂不用管低密度胆固醇”的谣言,跟着医生的建议来,该调整饮食就调整饮食,该吃药就吃药,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6. 管理好体重——不用追求“瘦子”,但别超重
很多人觉得“胖点没关系,说明身体好”,但其实超重是心梗脑梗的“隐形杀手”。判断自己是不是超重,看BMI就行,这个数值超过24就算超重,而且超重越多,心梗脑梗的风险就越大。
当然,这里说的是普通人,要是你是练肌肉的“肌肉男”,BMI高可能是因为肌肉多,那就另当别论。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BMI超过24就该注意了。
不用一下子给自己定太高的目标,比如半年减掉5%到10%的体重就很好。别觉得减这么一点没用,哪怕只减一点点,也能极大地降低心梗脑梗的风险,身体也会越来越轻松。
7. 睡好觉,比吃补品管用——健康睡眠是“充电”
人一辈子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睡不好,身体就没法好好“充电”,时间长了,各种毛病都会找上门,心梗脑梗的风险也会增加。
成年人每天需要7到9小时的睡眠时间,睡多了或者睡少了都不好。要是你总睡不好,先别着急吃助眠药,先找找原因:是不是晚上打呼噜特别响?有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这个得及时治;是不是下午或者晚上喝了咖啡、茶、酒?这些饮品会影响睡眠;是不是睡前刷手机太久?手机屏幕的光会打乱睡眠节奏;男性朋友可能是前列腺有问题,比如增生导致夜尿多,老起夜肯定睡不好;女性朋友到了更年期,也容易出现睡眠差的情况。
这些问题都需要及时干预,别拖着。另外,卧室环境也很重要,尽量让卧室凉一点、暗一点、安静一点,规律作息比吃任何补品都管用,每天固定时间睡、固定时间起,慢慢就能养成好的睡眠习惯。
8. 戒烟!不止自己戒,还要远离二手烟三手烟
吸烟对身体的伤害不用多说,烟草里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足足有上百种,而且不只是吸烟者自己受影响,二手烟、三手烟的危害也很大,一个人抽烟,全家人的健康都会跟着遭罪。
别觉得“抽了几十年了,戒不掉了”,也别觉得“电子烟没危害,可以代替香烟”,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电子烟同样含有有害物质,对身体没好处。
不管多大年纪,只要开始戒烟,身体就会慢慢恢复。哪怕是减少吸烟量,也比一直抽强。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定要把烟戒掉。
9. 强大的内心是“底座”——重视心理健康别忽视
现在的人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压力都不小,很容易陷入“内卷”和“精神内耗”,时间长了,焦虑就来了。这种群体性的焦虑,对身体的伤害可不小,长期焦虑会让人心慌、胸闷,还会影响各个器官的功能,要是不及时调整,心梗脑梗的风险也会升高。
其实不用刻意去“对抗”焦虑,每天给自己挤10分钟时间,把手机关掉,要么慢慢走一走,要么深呼吸几次,或者就安安静静坐着发呆,让自己的大脑放空一会儿。平时少和别人比较,别总刷那些负面消息,现在很多互联网内容都是故意制造焦虑,目的是变相宣传自己的产品,别轻易相信。
要是长期觉得焦虑、心慌、胸闷,也别害怕,更别觉得“看心理科就是有精神病”,这是很正常的事,及时去看心理科或者精神科医生,让医生帮忙调整,慢慢就会好起来。
要知道,强大的内心是所有健康习惯的“底座”,只有心态好了,才能更好地坚持上面说的那些健康习惯,身体才能更健康。
其实这9个要素,没有一个是“高难度动作”,都是平时能做到的小事。不用追求“一步到位”,也不用要求自己“完美执行”,每天做好一点点,长期坚持下来,就能大大降低心梗脑梗的风险,晚年也能睡得踏实、走得稳当,好好享受生活。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