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连抛3820亿美债,准备动真格,巴菲特清空中企股票,信号特殊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W.n

中国对美债连开四枪,这是中方要动真格了吗?巴菲特为什么要清仓中企股票?这对中企来说,可能会有什么影响?

在中美关税战相对缓和的背景下,这段时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股神巴菲特把持有的比亚迪股票全部清空了,这可是他持有了17年的宝贝疙瘩;二是咱们中国今年4个月,共计卖掉了3820亿元的美债,创下了近年来的最低持有量。

国家筑起防火墙

中国减持美债早已不是新闻,但 2025 年的操作堪称 “大手笔”。从 1 月增持 18 亿美元试探市场,到 2 月突然增持 235 亿美元制造假象,再到 3 月至 7 月连续抛售 413 亿美元,中国央行的操作堪称 “声东击西”。

这种 “增减持交替、减持为主” 的策略,既避免了一次性抛售引发市场恐慌,又悄然完成了外汇储备的结构性调整。

中国抛售美债这事,真不是什么短期的战术反击,更像是一场深思熟虑后的战略防御。核心的驱动力,是对资产安全的根本性担忧。那只最大的“黑天鹅”事件,无疑是美国对俄罗斯海外主权资产的冻结,这一举动给全世界都敲响了警钟。

这让中国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个问题:将如此巨额的国家财富,放在一个地缘政治对手的金融体系里,到底还安不安全?当中美关系持续紧张,官方甚至有过“对华制裁必将付出代价”的表态时,这种担忧就更加现实了。

所以从3月到7月,连续四个月,月均抛售规模超过130亿美元,总计537亿美元,这决心可不小。中国的的美债持仓降至7307亿美元,这已经是长期趋势的延续了,早在2022年4月,这个数字就已经跌破了一万亿美元的心理关口。

更关键的是,中国不只是在“卖”,更是在“建”。一个“B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构建中。这边抛售美债,那边则是在全球市场大举购入黄金。

过去一年增持了182吨,放到两年这个时间维度看,更是累计买入了惊人的2292吨,成了全球黄金市场的大买家。黄金,这个最古老的硬通货,正在回归国家储备的核心。

与此同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交易总额已经突破12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与金砖国家等伙伴的合作,也让人看到了人民币国际循环的雏形。

说白了,中国正从过去美元体系的“稳定器”,转身成为自己金融安全的“建筑师”,这堵防火墙,筑得又高又厚。

股神的本土避风港

如果说国家的行动是宏大叙事,那巴菲特的转身则更具象、更关乎资本的“切肤之痛”。很多人把巴菲特清仓比亚迪简单归结为“获利了结”,这显然低估了这位投资大师的战略考量。毕竟,一笔从2.3亿美元起步,持有17年,最终价值增长到近80亿美元的投资,简直是投资史上的奇迹。

连他的老搭档查理·芒格都曾盛赞比亚迪及其CEO王传福是“了不起的奇迹”。这样一笔“心水股”,若非遇到了更大的不可抗力,怎会轻易放弃?

巴菲特对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政策曾有过公开批评,直言那是“重大错误”。关税政策直接导致伯克希尔旗下的能源和运输业务运营利润下滑了14%,保险承保利润更是暴跌近50%。当政治可以直接侵蚀你的利润表,任何理性的资本家都会重新评估风险。

于是,我们听到了他在今年股东大会上的明确宣告:未来的投资重心将主要放在美国本土。这与他近年来不断增持美国传统能源公司和高股息资产的行动,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对比亚迪的清仓,始于2022年,到今年第一季度彻底完成,这漫长的告别,更像是一次战略重心的系统性转移。

当然,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也是一个因素。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超过100家,中国市场更是进入了以智能驾驶和电池技术为核心的“淘汰赛”阶段。

但这些商业层面的考量,更多是辅助其战略收缩的理由。对巴菲特而言,最宽的“护城河”已经不再是某个公司的商业模式,而是这家公司所在的国家,以及那个国家的政治与司法管辖区。

当国家与资本殊途同归

一个主权国家,一家顶尖的投资公司,尽管他们的身份、目标、所持有的资产类别截然不同,但在核心的风险评估上,却得出了惊人一致的结论:与地缘政治对手深度捆绑的经济利益,其潜在的风险,已经超过了可以预见的收益。

我们把两件事并排来看,逻辑的共振就非常清晰了。中国所担忧的,是“资产被冻结”这种极端情况的发生。而巴菲特所经历的,是“利润被侵蚀”的残酷现实。威胁的根源是同构的,都来自于经济规则被政治意图所压倒。

面对同样的威胁,他们选择的避险路径也是平行的。中国选择了“黄金+人民币”的非美体系作为自己的避风港。巴菲特则选择了“美国本土市场”作为其庞大资本的避风港。他们都在从全球化的汪洋大海中,退回到各自认为更安全、更可控的港湾里。

当最大的海外债主都开始用脚投票,美债收益率的上行压力便随之而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突破4.5%,这直接增加了美国财政部约80亿美元的融资成本。连巴菲特这样纯粹的价值投资者都开始“看地图”投资了,全球资本的风险偏好必然会变得更加保守。

结语

这是一场无声的共鸣。全球最重要的国家债权人和最受尊敬的资本家,用他们最真实的行动,共同宣告了一个旧时代的范式正在走向终结。中国与巴菲特的“平行撤退”,是全球化遭遇逆风时,理性行为体进行战略收缩的一个缩影。

他们共同发出了一个无比强烈的信号:在一个日益割裂的世界里,安全感和确定性的权重,正在压倒效率和增长。这种趋势如果延续下去,全球经济的图景将被深刻改写。

资本的流动会更加犹豫,全球供应链的重构会加速,而世界经济本身,也可能面临进一步碎片化和区域化的风险。

归根结底,历史已经证明,多边主义和开放合作才是共同繁荣的正道。真正的挑战,不在于如何重新筑起高墙,而在于全球的主要玩家,尤其是美国,能否在短期的保护主义冲动和长期的共同繁荣之间,重新找到那个曾经让国家与资本都能安心发展的平衡点。

参考信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3927847789795932&wfr=spider&for=pc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3931903124655153&wfr=spider&for=pc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3756467485711781&wfr=spider&for=pc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财经   动真格   中方   信号   股票   中国   美元   国家   美国   全球   资本   资产   战略   政治   避风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