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时热”到“长久兴” 热门城市深耕文旅价值

走进文博场馆追忆历史,漫步千年古镇体验民俗文化,畅游壮丽河山尽览金秋美景……今年国庆节与中秋节叠加,形成了长达8天的假期,众多网红打卡地持续刷屏,不仅引起了大众的出游热情,更激起一股文旅消费热浪。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在文旅消费升温的同时,还需要思考:如何让“流量”真正转化为“留量”,让“一时爆红”转变为“长久繁荣”?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交媒体的传播能在短时间内创造现象级热度,但如果目的地的基础设施、接待能力、服务质量等“内功”修炼不足,就会导致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各地要深耕文旅价值,推动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

这个假期,一个个生动场景和特色IP的火爆,正是流量效应的生动写照。

“做完你的,再做你的”“炸不到位我是不会原谅我自己的”……近期,江西景德镇一个街边摊主火遍全网,吸引了众多游客在其摊位边排起蜿蜒长龙,也为景德镇各景点带来大量客流。

夜幕下的山东淄博,上千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变幻出精美的琉璃造型和祝福话语,与传统的花灯相映成趣。“原来淄博不只有烧烤,还有如此精美的琉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自上海的吴女士赞叹道。

流量易得,品质难守。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每一条点评、每一张照片都可能成为影响潜在游客的“风向标”。周波提醒,文旅行业不能只追求“一时的热闹”,更要在“做实、做精、做美、做优”上下功夫。

“推动文旅行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系统提升旅游品质。”周波建议从三个维度着力:一要夯实基础,完善配套。持续优化交通、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为游客营造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二要创新场景,优化体验。通过场景创新和服务升级,打造可参与、可记忆的深度体验消费场景,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三要深挖内涵,塑造品牌。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深挖文化内涵,塑造具有独特“记忆点”的旅游IP,实现从“流量吸引”到“品牌黏性”的跃升。

从“网红”到“长红”,是一场关乎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考验。周波表示,将流量的“昙花一现”转化为品质的“长久绽放”,有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持续发展的主动权,让各地在文旅融合的大潮中绽放独特光彩。

“让互联网‘流量’变‘留量’,要保证供需两端的平衡,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孙瑾表示,要引导游客从“打卡拍照”转向“深度体验”,鼓励参与研学、体育、家庭、游戏等多元项目,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实习生郭亦瑾对本文亦有贡献)

往期链接:

多维协同发力 推动文旅消费释放持久活力

双向赋能 “文旅+”实现从“相加”到“相融”

人民网记者 王绍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旅游   长久   热门   价值   城市   游客   流量   景德镇   场景   国庆   品质   节假日   琉璃   可持续发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