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亲自点名,67岁李幼斌再破天花板,让整个娱乐圈沉默了

编辑丨苏木

文丨苏木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老戏骨无人问津?没有演技的流量明星天天称霸热搜?

人民日报,中国军号这次集中点名表扬李幼斌,为常年被流量埋没的真演员撑腰!

67岁的李幼斌这次被央媒点赞,为什么能让流量明星集体失声?

这次的点名,是否能改变演艺圈流量至上的“歪风邪气”呢?

从舞台角落走出来的台柱子

李幼斌的艺术之路,并非一夜成名,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用时间和汗水磨出来的。

他的起点源于童年时期姐姐带给他的话剧启蒙,那份对舞台最初的好奇,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

年轻时一部名为《茂风华正》的剧目让他崭露头角,也因此被长春市话剧团相中,正式踏入了专业表演的大门。

在话剧团的日子里,他不是最耀眼的那个,却是最勤奋的,他像一块海绵,拼命吸收着养分,常常一个人默默地待在排练厅的角落,仔细观摩前辈们如何揣摩台词,如何调度情绪。

话剧舞台给了他最扎实的锻炼,1985年他在话剧《新京末日》中扮演了末代皇帝溥仪,早早地便展现出了驾驭复杂角色的能力。

这段漫长的舞台生涯,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让他渴望一个能被更多人看到的平台。

于是他开始闯荡影视圈,可现实是残酷的,最初的日子里,他接到的都是些叫不上名字的小配角,角色在剧本里甚至没有几句台词。

那段默默无闻的蛰伏期,虽然未能让他声名鹊起,却像是在为一块璞玉进行最耐心的雕琢,为他日后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05年,一部《亮剑》横空出世,火遍大江南北,那个脾气火爆、有情有义的李云龙,仿佛从书里活了过来,成了无数观众心中抹不去的经典。

有趣的是李幼斌最初对这个角色是心存顾虑的,他觉得自己和李云龙的性格差异太大怕演不好。

但在朋友的再三劝说下,他还是接下了这个挑战,并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

《亮剑》的拍摄条件异常艰苦,但整个剧组都憋着一股劲儿,对每一个细节都追求完美。

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打磨,才成就了那个经典的开炮桥段,李幼斌撕心裂肺的怒吼,喊出了角色的灵魂,也喊出了自己的事业高峰。

这部剧让他与李云龙相互成就,从此“李云龙”几乎成了李幼斌的代名词。

成名之后他没有飘,反而更加执着于那种被当今许多演员所鄙夷的笨功夫。

拍2008年的现象级大剧《闯关东》时,为了演好那个坚韧不拔的朱开山,他二话不说,直接跑到山东农村去体验生活。

他不是去观光,而是真的挽起袖子下地干活,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只为真切地感受那份扎根于土地的顽强生命力。

后来拍摄《罚罪》,为了塑造好经验丰富的刑警严国华,他又一次“泡”进了生活里。

他直接驻扎在派出所,跟着民警们一起值班,观察他们如何审讯、如何与群众沟通。

这种全身心的投入,让他的表演充满了生活的质感和人性的温度,他塑造的角色,总能让观众深信不疑。

流量洪流中的清醒坚守

在这个人人争抢主角、计较番位的时代,李幼斌活得异常清醒,他深刻地明白,演员的职责是塑造角色,而不是追逐曝光和话题。

他坦然地面对年龄的增长,甚至直言不讳地拒绝那些与自己年龄不符的角色,这份对艺术规律的尊重,在今天的娱乐圈显得尤为可贵。

他从未沉溺于“李云龙”的主角光环中,也没有因为年岁渐长而远离荧幕,相反他开始在各种影视剧中扮演适合自己的配角。

他认为,演员的价值在于能否精准诠释角色的特质,与戏份多寡无关,哪怕是小角色,只要演得精彩,同样能赢得观众的掌声。

与此同时,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话剧舞台,他与妻子史兰芽多次合作话剧《老式喜剧》,这部作品细腻地演绎了二战背景下两位老人的孤独与对爱的渴望。

据说他用了十几年的剧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每一页都见证着他对表演艺术那份近乎虔诚的执着。

对比之下,当下娱乐圈的浮躁令人唏嘘,许多明星热衷于参加综艺、炒作绯闻,甚至成立公司疯狂捞金,却鲜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打磨演技。

李幼斌则像一个异类,他从不被流量裹挟,始终与喧嚣保持着距离,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剧本、台词和角色的塑造上,这份清醒与坚守,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力量。

李幼斌的演艺生涯中,有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家国情怀,他塑造的一系列经典角色,共同构成了一座座民族精神的丰碑。

《亮剑》里的李云龙,是军人的铁血担当,那股“逢敌必亮剑”的豪情至今仍在激励着无数人。

《横空出世》里的陆光达,代表了那些隐姓埋名、为国奉献的科研工作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决战江桥》里的马占山,则是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

这些角色虽然身份各异、时代不同,但他们的骨子里都流淌着滚烫的爱国热血。

李幼斌用他精湛的演技,为这些角色注入了独一无二的灵魂,让观众能够跨越时空,深刻地体会到那份伟大的爱国精神。

人民日报那句“用半生演绎家国情怀,以初心坚守艺术本真”的评价,可谓恰如其分。

近期中国军号和中国军报发布的一部AI互动宣传片,更是将这份情怀推向了高潮,片中借助先进技术,“李云龙”与现实中的李幼斌进行了一场跨时空对话。

身为引导者的李幼斌神色沉稳,面向这位昔日堪称“战神”的人物,不疾不徐地介绍着当下祖国那些先进的武器装备。

当他望着屏幕中的自己,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地说出“逢敌必亮剑,这股精气神不能丢”时,无数网友瞬间破防。

此乃对经典的诚挚致敬,更是对新时代军人精神的鲜活演绎,它跨越时光长河,实现精神赓续,于当下绽放出璀璨的传承之光意义非凡。

67岁的李幼斌,被国家级媒体高调点名,这背后传递的信号是清晰而强烈的。

这份荣誉并非来自稍纵即逝的流量,而是源于他对角色的骄傲,对艺术的忠诚,以及对演员这份职业几十年如一日的敬畏。

结语

所以作为观众的我们,又该用怎样的态度去支持好好演戏的人,是只在热搜上为他们点赞,还是愿意花时间去看一部没有流量明星、却有扎实演技的作品?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毕竟娱乐圈的样子,从来都和我们每一个观众的选择有关。

参考资料:

中国军号《李幼斌与李云龙跨时空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娱乐   人民日报   娱乐圈   角色   流量   话剧   苏木   观众   军号   演技   中国   演员   舞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