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招股书中,读懂巴奴火锅

有一年我去北京出差,客户热情接待,午饭选在了一家火锅店。

我进门一看,嘿,这不是巴奴吗?

我告诉客户,巴奴是我们河南的品牌。客户很惊诧,没想到河南能出这么个高端品牌。

确实,在海底捞火遍全国的时候,巴奴火锅能够异军突起,让很多人也包括我啊很钦佩。

巴奴火锅成立于2001年,创始人为杜中兵。

首家门店开设在河南安阳,2009年总部迁到郑州。2012年品牌正式定名“巴奴毛肚火锅”,以“毛肚+菌汤”为核心产品,从人均消费看巴奴定位高于海底捞。

作为河南本土起来的火锅品牌,我对巴奴一直都很关注。

刚好,巴奴在今年6月份递交了上市招股书。内容很详实,接下来我就把相关数据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数据:“先分红再融资”操作,引发争议

2025年6月份,巴奴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招股书披露了巴奴的扩张计划:

2025年到2027年巴奴拟新开150家直营店,每家店前期投入约500万元,总资金需求达7.5亿元。

截至到2025年3月份,巴奴公司账面现金仅2.73亿元。

在财务规划下,今年1月份巴奴宣布派发股息7000万元,并且在6月9日前已经全额支付。

按持股比例估算,创始人杜中兵家族获分红超5800万元。

招股书显示,巴奴在2024年的净利润是1.23亿元。这笔7000万的分红,占其2024年净利润的56.9%。

关键是这次分红距其递交港股上市申请的时间,太接近了。

因此证监会发函,要求巴奴结合短期负债状况,说明这次大额分红的合理性,以及在此背景下寻求上市融资的必要性。

啥意思呢?

就是你一边巨额分红,一边又说缺钱想上市巨额融资。

容易让大家联想,原始股东在上市前突击分红,然后将后续发展所需资金转嫁给股市的投资者们。

说白了,这个吃相有点儿难看。


第二个数据:创始人及其配偶的控制权

巴奴创始人杜中兵及其配偶韩艳丽,通过离岸公司合计控制了巴奴83.38%的投票权。

这个很常见啊,河南牧原的秦英林夫妇也是高控股高控制。

证监会疑惑的是韩艳丽既然有投票权,却没有被列为巴奴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所以监管要求巴奴解释认定逻辑,及控制权稳定性。

看到这儿,让我想到了娃哈哈的宗老及其配偶,也就是宗馥莉的母亲。

果然,大企业家们人物关系都挺复杂。


第三个数据,巴奴的万人兼职大军

招股书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巴奴全职员工是1789人,巴奴兼职与外包人员是9000多人,占比约83.4%。

这个我确实没有想到啊,巴奴兼职员工占比竟然这么高。

在餐饮行业合规趋严的当下,如此高比例的非正规用工,就像一颗埋在扩张之路上的地雷,隐患有点儿大。

证监会要求巴奴解释说明“非全职人员社保缴纳及用工的合法性”。

这是直接指出巴奴的系统性劳动风险了。

我在想,巴奴敢这么干,难道真的是“艺高人胆大”?


第四个数据,吃力的供应链

巴奴在招股书中提出,未来将加密一二线城市门店,并下沉到县级市,计划在河南等七个省建卫星仓。

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巴奴是“能冷鲜不冷冻、能天然不添加”的供应链模式,一直都在自建中央厨房和冷链体系。

这么干,高端确实是高端了,但也导致企业成本急剧攀升。

数据显示,巴奴的中央厨房产能利用率两级分化:

在华东地区的中央厨房是满产。确实,巴奴在上海、南京这些地方生意很好。

而在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中央厨房,产能利用率则分别为只有59.9%、22%和28.2%。

相较之下,海底捞的中央厨房产能利用率则在 80% 以上。

这意味着巴奴产能利用率存在不足,其供应链的布局与门店扩张并不匹配。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融资继续扩建卫星仓真可谓是大手笔。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

很多企业的神秘或者神话,其实都能从招股书中找到答案。

只有透明化的数据,才能打破各种幻觉。

此刻我突然有点儿期待,能看到娃哈哈还有胖东来,他们家的招股书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9

标签:美食   火锅   河南   数据   利用率   产能   厨房   中央   娃哈哈   配偶   证监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