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快,我国人口结构正经历深刻变革。近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印发《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我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现象交织叠加,在此背景下,中办、国办近日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不仅为家庭减负添力,更为人口发展注入新动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生育补贴制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发放育儿补贴”。此次出台的方案,不仅是对前期相关顶层设计的接续落实,有力回应社会期待,也为 “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 写下标志性时代注脚,更是着眼全局,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保障。
作为首次以现金形式补贴生育的国家层面方案,不仅覆盖面广,且以“真金白银”的方式明确了生育的社会价值与国家责任,释放出生育是全社会共同事业的积极信号,有助于扭转生育纯属家庭责任的传统观念。这对于凝聚共识、推动各层面加速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彰显出积极的示范引领意义。
首先,政策所彰显的普惠性与公平性尤为亮眼。政策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只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均可享受补贴,直至其年满3周岁,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此次政策明确无论一孩、二孩还是三孩,在补贴面前一视同仁,打破了以往部分地区仅针对二孩、三孩家庭补贴的局限,不仅真正实现了生育支持的全面覆盖,更让每个符合条件的育儿家庭都能享受到政策的普惠,更能感受到国家对每个孩子以及家庭的同等关怀,增强了人们对政策的认同感。
从家庭层面来看,在育儿成本日益攀升的今天,经济压力一直是很多家庭生育的主要顾虑之一,此次方案为缓解这一顾虑给予了积极的回应。虽然这笔补贴目前不能完全覆盖育儿成本,但也能为家庭送上一定的经济托举,让家长在育儿路上添了份从容底气。
从宏观层面而言,育儿补贴政策为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国家发放育儿补贴,向社会释放鼓励生育的强烈信号,希望有越来越多家庭响应号召,将生育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 此次育儿补贴政策的出台,既承载着国家对育儿家庭的深切关爱,也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当然,这必然是一个持续探索、不断优化、完善、深化的长期过程,必须综合施策、久久为功。既要统筹协调教育、医疗、住房等配套资源,让政策红利精准触达家庭;也要动态倾听群众诉求,及时破解生育养育教育中的新难题;更需以制度韧性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长远挑战,在迭代升级中筑牢人口均衡发展的根基,让鼓励生育的善意真正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文/丽霞)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