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那李嘉诚无疑是跑得最快也最远的那批人之一。
从塑胶厂里的业务员到几乎垄断香港半边天的资产大亨,他可以说是香港商圈的传奇。
可如今,他已经97岁,功成名就的背后,他却难掩眉宇间的忧愁:
不是自己的健康问题,也不是被外界传的沸沸扬扬的女友,
而是价值数千亿的公司和身家,他家里两个“不争气”的儿子是否能接住。
想要了解李嘉诚的烦恼,就必须先复盘一下他“商业教科书式”的奋斗史。
李嘉诚并非生在富贵之家,甚至可以说经历了一场“苦情男主”开局。
15岁父亲病逝,全家被抛入经济困境,他被迫辍学赚钱养家。
这个年纪的大部分人尚且懵懵懂懂,但少年李嘉诚早已在职场摸爬滚打。
从推销员到工厂管理层,他凭借超强的工作能力和超人毅力打拼出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1950年,凭借积攒的7000美元创业启动资金,他创立了“长江塑胶厂”,布局塑胶行业赚取第一桶金。
此后一步踏准房地产热潮,与银行合作,“长江实业”的名头在业界是越来越响亮。
他不仅是香港地产的开拓者,甚至还成为国际投资领域的巨鳄,几乎控制英国天然气、电力、水务乃至港口机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2014年,他旗下的长江实业集团总市值一度突破万亿港元。
顶着“香港风云人物”“亚洲巴菲特”的光环,李嘉诚几乎就是资本游戏规则的代名词。
但人这一生,财富攀上巅峰容易,守山和传承才是最难的地方。
胜者在风头浪尖,往往也要面临随之而来的责难,比如李嘉诚这两个有点“与众不同”的儿子。
父亲的影响有多大?看看“严父”李嘉诚教育孩子的方式,就知道培养一个大公司接班人的要求有多苛刻了。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顶级富豪的儿子们,就该是含着金勺子出生、驰骋豪车、纸醉金迷的富二代生活,但李嘉诚偏不走寻常路。
他对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的教育,简直就是香港“贫穷家长协会”的资深会员级别。
幼时节俭生活成家常便饭,上学要坐公交电车,零花钱更是严控额度。
李嘉诚教子有一段特别的“教育儿子”的理念,那就是体验平凡。
他曾教育两个儿子:“拥挤的电车上,你们能直面不同阶级的人,这就是你们未来做决策的基础。”
加上他们每逢假期被要求在家族企业中勤工俭学,可以说是极度内卷的“面对面授课”。
然而,即便这位父亲用尽一切苦心,两个儿子却并未继承李嘉诚一样“敏锐的商业直觉”。
甚至,长子李泽钜曾卷入轰动全港的绑架事件,被犯罪集团锁定后,家族不得不支付“10亿港元”赎金换回儿子归来。
如今,大儿子李泽钜虽然继承了“长江实业”的大部分资源,俨然一副“正统嫡长子”的姿态,但市场质疑他的过往并未消停过。
他虽在学术和商业能力上有不容置喙的硬核背景,但在一些并购风波中,也屡屡出现问题,被外界诟病。
而另一个被称为“小超人”的李泽楷看似另起炉灶,却因公司投资屡传动荡,红馆門事件中的品牌危机堪称人生中的灰黑色记忆……
如今对于李嘉诚而言,手里这两位有些“不争气”接班人,无疑仍是他最深的牵挂。
小儿子李泽楷或许从未打算接管家业,执意走自己的商业道路。
而大儿子李泽钜虽然兢兢业业,但他能否担起家族企业的未来重担,仍是个谜。
商业的世界里,各种情况瞬息万变,属于李嘉诚的财富规则早已被效率、资本新贵涌动的时代所替代。
如果不能将家业交到一个合适的人手里,家族企业未来走向何方尚未可知。
事业上的未来充满波折与未知,那李嘉诚在私生活里同样有些复杂。
1990年,庄月明的去世让“白手起家”的这位巨人失去了最重要的伴侣。
后来的周凯旋虽然和李嘉诚屡屡传出“红颜知己”的关系,但她精明的商界思维让外界一致默认:
即便李嘉诚不在,周凯旋自己也能脱身而出继续生存。
周凯旋的独立,让李嘉诚少了一层感情与财产纠纷的后顾之忧。
但儿子们始终是最浓也最深的羁绊,李嘉诚这辈子为了家族产业打拼,已深陷“躺不平”的宿命中。
如果说李嘉诚凭着时代红利与一身胆识缔造了香港商业王朝,那么他的两个儿子,注定要在更复杂的棋盘里摸索出一条新路。
或许真正的接棒时刻,其实不是留给继承者的考验,而是这位97岁的老父亲内心放下的那一刻。
信息来源:李嘉诚抖音百科
中华网财经:97岁李嘉诚最担心的不是身体,也不是女友,而是两个不争气的儿子
华商韬略:大事儿,李嘉诚的英国大生意,要被他儿子卖了!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