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汇国际负责人抓捕归案,这场骗局终于画上句号

|赵公子

编辑|赵公子

图源网络

前言

7月16日,一桩涉及金额超过100亿的骗局,在一个潜逃了整整4年的女传销头子落网之后,终于迎来了结局。

这个54岁的河北衡水女人,曾经是海汇国际这个庞大传销帝国在中国境内的总负责人。

当戴着手铐的她走下警车那一刻,一场涉及90多万人、涉案金额超过100亿元的惊天骗局,终于迎来了最后的审判时刻。

图源网络

但每一桩骗局的暴雷,也意味着有无数个人、家人都血本无归,那么这又是一起怎样令人心惊的骗局呢?

骗局的开端与疯狂扩张

故事要从2018年说起,一个名叫“海汇国际”的外汇投资平台悄然出现。

它打着马来西亚综合性集团的旗号,声称集金融、珠宝、地产于一体,CEO是个叫拿督KenLim的人物。

图源网络

这个平台还参加了上海理财博览会、深圳金融博览会这些看起来很正规的展会,甚至还拿到了什么“年度创新金融技术奖”。

在这其中有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作为平台技术开发者的刘俊伟,他搭建的整个系统,设计得看起来非常专业,界面做得跟真正的外汇交易平台一模一样。

平台设置的入会门槛是1500美元,差不多一万块人民币,对很多人来说不算太高,但也不算太低,刚好能筛选出那些有点积蓄又想要“钱生钱”的人群。

图源网络

但要想加入这个平台不是单有钱就好了,这就像是一个封闭的圈子,只有圈内人才能拉新人进来。

新人进来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两个账户,一个叫交易账户,说是去国际外汇市场赚钱的,另一个叫保险账户,说是用来保护本金安全的。

这听起来很美好对吧?可问题就出在这个保险账户上,你存进去的钱,想要取出来可没那么容易。

图源网络

这个平台规定,保险仓的资金必须转给新的对冲者或者朋友才能兑现盈利部分,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得拉人头,拉得越多,你才能把钱取出来越多。

这时候就引出了另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财务人员陈姝,她租借了亲友的93张银行卡,专门用来接收会员的资金。

这些银行卡有的在国内周转,有的被寄到境外,用来把人民币换成虚拟币,至于要换成虚拟币的原因,就是因为虚拟币难以追踪,方便转移和隐藏。

图源网络

就这样,平台的宣传攻势铺天盖地,在线上各种投资理财群里发广告,找网红做推广,而线下就组织各种“外汇投资分享会”。

最疯狂的是他们承诺的收益率,他们承诺投资一年下来的钱能翻好几倍,要知道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才多少?很多人都抵挡不住这种诱惑。

上述当中的刘俊伟以及陈姝,其实在他们的上面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那就是中国境内的总负责人刘某,这个女人指挥着这个庞大的传销网络。

警情通报

她手下有无数个“经纪人”,这些经纪人再发展自己的团队,团队再发展下线,整个组织结构就像一座金字塔,层层叠叠。

尽管事后一听就知道有猫腻,但每次监管部门刚刚盯上他们,就换个马甲继续行骗,很多投资者根本不知道他们的真实面貌。

短短三年时间,这个传销网络就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注册会员账户超过90万个,涉案资金突破100亿元。

图源网络

可是,世界上哪有稳赚不赔的买卖?这个看似完美的骗局,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崩塌的命运。

因为海汇国际从来没有进行过任何真实的外汇交易,所有的收益都是用后来者的本金支付给前面的人。

这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拆东墙补西墙,总有墙倒的那一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台的问题逐渐暴露,很多人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了。

天网恢恢与法律制裁

就在2022年,公安机关正式以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对海汇国际立案侦查,案件的复杂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图源网络

90多万个会员账户,32层的传销层级,遍布全国各地,每一个账户背后都是一个受害者,每一笔资金流水都需要追查。

刘俊伟和陈姝含很快就被抓获归案,面对审讯,刘俊伟承认了自己开发平台的事实,但辩称自己只是个技术人员,只拿1%的维护费。

陈姝含则表示自己只是帮忙管理银行卡,并不知道这是传销,可证据不会说谎。

图源网络

警方查获的银行流水显示,仅仅是刘俊伟名下的房产就价值1.4亿元,这些钱全部来自于平台的“维护费”。

而陈姝含管理的93张银行卡,累计资金流水更是天文数字,她不仅妨害了信用卡管理,还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转移,构成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就在去年,刘俊伟和陈姝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和3年6个月,处罚金的同时,暂扣、查封、冻结在案的赃款赃物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图源网络

有趣的是,判决下来之后两人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但二审依然维持原判。

这一场骗局虽然最终被揭穿,但在暴雷之前,案件的主要策划者刘某却一直在逃。

这个54岁的女人早在案发前,就将50多亿的非法所得通过虚拟币转移到了境外,然后人间蒸发了。

图源网络

刘某有充足的资金,有周密的计划,还可能有境外的接应,可以说追逃工作很难进行,但警方没有放弃。

最终我国警方与国际刑警组织合作,在今年7月16日,在某个边境城市,终于将化名潜伏的刘某抓获。

截至2025年7月12日,海汇国际传销系列案一审案件109件191人,已全部审理完毕并宣判。

传销

这起特大传销案,终于迎来了法律的最终审判,但是那些曾经开过账户,也就是足足90多万人却血本无归了。

回望这件事情,又有哪些关键点足以让我们警钟长鸣呢?

血泪教训与深刻警示

海汇国际案的尘埃虽然落定,但它留下的教训却值得每个人深思,在这起案件中,最令人痛心的是那90多万受害者。

更可悲的是,很多受害者同时也是加害者,为了拿回自己的本金,为了获得所谓的高额收益,他们不得不去发展下线。

图源网络

而这些下线往往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当骗局崩塌时,不仅钱没了,连亲情友情也没了,甚至有的人就此走上了绝路。

其实识别传销并不难,看看海汇国际的特征就能够明白,需要缴纳入门费,需要发展下线,收益来源于下线的投入而不是真实的投资回报,层级关系复杂。

这些都是典型的传销特征,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上当?

图源网络

说到底还是贪婪蒙蔽了双眼,巨大的盈利虽然违背经济规律,但却能够吸引一大批想要就此发财的人。

殊不知,即便是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师,年化收益率也不过20%左右,凭什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平台能有这么高的收益?

这也暴露了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金融知识的匮乏,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中国从来没有批准任何境内机构开展外汇保证金业务。

图源网络

正规的外汇交易需要有欧美主流国家的牌照,比如美国NFA、英国FCA,可是有多少普通投资者知道这些?

海汇国际的崩塌给我们的警示是多方面的,对个人来说,投资理财一定要保持理性,天上不会掉馅饼,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

任何承诺保本高息的投资都要打个问号,投资前要做功课,查查平台的资质,看看有没有被列入黑名单,遇到需要拉人头的投资,掉头就走,绝不参与。

图源网络

而对家庭来说,理财决策要商量着来,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更不要借钱投资,要给家庭留够应急资金,不能为了所谓的高收益就孤注一掷。

对社会来说,需要加强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很多人上当,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不懂,学校里应该开设理财课程,社区里应该举办防骗讲座,媒体应该多做风险提示。

结语

写到这里,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保持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工作,本本分分理财,才是守护财富的正道。

图源网络

海汇国际的故事结束了,但类似的骗局可能还在某个角落里酝酿,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这起案件中汲取教训,提高警惕,不要让悲剧重演。

毕竟世界上最贵的学费,就是用血汗钱交给骗子的那一笔,守住钱袋子,守住幸福生活,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人生必修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8

标签:财经   句号   骗局   负责人   国际   传销   网络   账户   平台   收益   资金   案件   银行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