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霜降已至,各种应季果蔬琳琅满目,特别是那些打折促销的食材,格外吸引眼球。
眼见不少大爷大妈提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可您知道吗?这个时节,有些看似划算的食物,实则暗藏健康隐患。
别急着问是啥,先跟着我一探究竟,保准让您在采购时多长个心眼。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冬季节的交替。
这个时候,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菜场里更是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新鲜农产品。
不少商家为了赶在天气转冷前清空库存,往往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

"五块钱三斤!""十元钱两袋!"喇叭声此起彼伏,吆喝声不绝于耳。
不少老年人最爱这种便宜货,一看到降价就忍不住要买上几斤。
可问题就出在这儿!这个季节,有些特定食物的便宜,背后可能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患。

今年的秋季雨水格外多,很多农作物都受到了影响。加上温度逐渐降低,一些食物可能因为存储不当而变质。
别看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地里可能已经暗藏"杀机"。
买菜时咱得睁大眼睛,多瞧瞧、多问问,别被那些所谓的"特价"迷了眼。

玉米是秋季的主打农产品,很多人爱买新鲜的玉米面和玉米碴子回家做饭。
今年秋季气候原因,不少地方的玉米收获时没晾干透就仓促入库。
结果好多玉米遇湿发霉,加工成的玉米面和玉米碴子上面布满了黑色的小点点。

有些不良商贩为了清理库存,就把这些带黑点的玉米制品低价出售。
别看这些黑点小,它们可是实打实的霉菌污染!这些黑点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是已知的强致癌物质之一,而且最恐怖的是,它们无法通过普通的清洗和高温烹饪去除。

前几天就看到菜市场一角,有个小摊在卖特价玉米面,一袋才卖三块钱,比正常价格便宜一半还多。
凑近一看,袋子里的玉米面明显有黑色的小斑点,老板却说那是"玉米的胚芽,有营养"。
这话可别信!真正的玉米胚芽是金黄色的,不会是黑色的小点点。

买玉米面和玉米碴子,一定要认准正规超市或粮油店的产品,包装上有清晰的生产日期和厂家信息。
散装的玉米制品,一定要仔细检查颜色是否均匀,有没有异味,更要警惕那些价格异常低廉的"特价品"。

霜降季节,红薯(地瓜)成了餐桌上的常客。热腾腾的烤地瓜,不仅能温暖身体,还能为身体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但是,并非所有的地瓜都适合购买。
那些表皮有瘢痕、破损的地瓜,往往是在收获或运输过程中被磕碰过,或者本身就有病害。

这些破损处容易被细菌和霉菌侵入,加速内部腐烂。有些摊贩会把这种地瓜混在好地瓜中间出售,或者单独降价处理。
挑选地瓜的窍门是:外皮要光滑完整,没有伤疤和黑斑;按压时有弹性,不会过软或过硬;切开后肉质呈均匀的黄色或紫色(取决于品种),没有黑褐色的斑点。

再说说大葱。霜降后,大葱的价格通常会略有上涨,因为寒冷的天气会影响其生长和供应。
为了增加销量,有些商贩会把已经存放很久的大葱捆在一起低价出售。
这种大葱的特点是:葱叶发黄,根部略微发软,闻起来有股怪味。

别以为把黄叶剪掉就没事了,葱叶发黄意味着整株葱已经开始腐烂,内部可能已经感染了霉菌。
选购大葱时,应该挑选葱白肥大、葱叶碧绿的新鲜大葱。如果发现某个摊位的大葱价格特别低,而且是大捆大捆地卖,最好多留个心眼。

霜降时节,柿子正是大量上市的时候。可问题来了,真正自然成熟的柿子,通常是略硬的,需要在家里放置几天才会变软变甜。
而那些摊位上摆放的已经软到几乎不能碰触的柿子,多半是有问题的。
这些过度软烂的柿子,要么是存放时间过长已经开始腐坏,要么是使用了过量的催熟剂。

正常的柿子在运输过程中应该是硬实的状态,到达销售地后再慢慢催熟。
如果一开始就是软烂状态,很可能是已经变质了。
选购柿子颜色要均匀,表面光滑有光泽;轻轻按压时有一定的硬度,不会立即凹陷;柿蒂部位没有霉斑和腐烂现象。

霜降过后,天气越来越冷,大鹅的产蛋量会明显下降。但奇怪的是,市场上的"鹅蛋"却依然大量供应,而且价格还不高。
真相是,市场上大量出售的所谓"鹅蛋",很多都是非洲雁蛋冒充的。
一只成年大鹅一年只能产45-50个蛋,产量有限,真正的鹅蛋价格不菲。而非洲雁蛋外形与鹅蛋相似,但营养价值差距很大。

鉴别真假鹅蛋的方法是:真鹅蛋体积较大,蛋壳厚实,蛋白质粘稠,蛋黄呈橙红色且占比大;价格也相对较高。
如果看到大堆售卖且价格便宜的"鹅蛋",多半是冒牌货。

咸鱼干是不少家庭的下饭菜,霜降后更是销量大增。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时节销售的咸鱼干,很多都是从冷库中取出的陈年旧货。
真相是这样的:新鲜的鱼直接售卖能获得更高的价格,只有那些不够新鲜的鱼才会被制成咸鱼干,用盐分来掩盖异味。

而市场上那些特价销售的咸鱼干,多半是已经存放很久的旧货,商家为了在寒冷季节来临前清空库存,才会降价处理。
这类咸鱼干不仅口感差,而且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和组胺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对健康不利。

一些研究甚至表明,长期食用不当保存的咸鱼干与某些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挑选咸鱼干的要点是:颜色自然,没有异常的红色或黄色;气味正常,没有刺鼻的氨味或酸味;鱼肉结构完整,不会轻易碎裂;购买有正规包装和生产日期的产品。
除了上述提到的食物,霜降季节还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食品安全问题。

比如,那些价格特别便宜的散装干果,可能是去年的陈货或者发霉变质的产品;
超市角落里大幅打折的乳制品,很可能是临近保质期的产品;路边摊售卖的"自制"腊肠和香肠,在制作和保存过程中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便宜不等于实惠,质量才是关键。那些看似省钱的食品,背后可能隐藏着健康风险。
对于食品安全,宁可多花点钱,也不要贪图一时便宜。毕竟健康的身体,才是我们度过寒冷冬季的最大资本。
冬天即将来临,让我们从餐桌安全做起,为自己和家人筑起健康防线。

信息来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中国营养学会官方网站。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