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制裁
底层逻辑是什么?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最近几年听到越来越频繁的一个词儿:制裁。
我们今天会通过五个最有特点、最有影响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国家制裁,一边了解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同时一点一点深入探究,制裁的底层逻辑,它有哪些手段?被制裁的国家能够如何反制?
还有最关键的,制裁到底管不管用?

古巴
首先,我来考考大家。
你知道二战之后,被制裁持续时间最长的是哪个国家么?
就是——古巴。
初始制裁
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政府,古巴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国内采取计划经济,和苏联走得很近。
1962年爆发了震惊全球的古巴导弹危机,美苏在古巴的对峙,差点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最终,苏联同意撤除古巴导弹,美国也承诺不入侵古巴。
虽然避免了热战,但美国随即可以说是第一次高强度、高烈度的打出了这张牌:经济制裁。
其实,之前自从卡斯特罗上台,美国就已经开始制裁古巴了。禁止向古巴出口石油,减少糖的进口配额。但1962年导弹危机后,美国对古巴的制裁强度一下上升了好几个数量级,1963年肯尼迪颁布了《古巴资产控制条例》禁令,全面禁止一起古巴商品的进口,对它的出口也严格限制,从此开启了对古巴的全面贸易封锁。
之后很快,制裁进一步升级,美国冻结了古巴在美国的资产:"那些美国的古巴公司,别干了,封锁!你们在美国赚的钱、存的钱,冻结!"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制裁手段
这其实就是经济制裁的两个经典手段:
贸易封锁和冻结资产。
贸易封锁。就是我不买你东西,不让你赚钱,同时也不卖给你东西,让你物资短缺;
冻结资产。你们国家政府的资产,凡是我们境内的,全都冻结,你撤走和其它人做生意也不行。
而这么强硬的制裁,效果怎么样呢?
不怎么样。古巴1963年之后,不管是经济增长,还是对外贸易都在持续增长,为什么呢?
因为它还有靠山:苏联。苏联和当时一些其它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占了古巴四分之三的对外贸易,不仅是古巴最大的出口市场,也给古巴提供大量的物资、能源、补贴等等。尤其是糖,苏联当时甚至会以高出市场价6倍的价格,进口古巴的糖。
在这么大力的战略扶持下,虽然古巴就在美国眼皮子底下,但是美国也拿它没有办法。美国推出的经济制裁再强硬,也就是个象征,表达的一个态度。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特殊时期
但苏联解体之后,就不一样了。
古巴的靠山一夜之间消失,古巴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对外贸易下降了60%,1990 - 1993年GDP萎缩了大概三分之一,物资极度短缺,很多地区每天停电8-16小时,粮食供应被严格限制,古巴成年人的平均体重降低了5 - 10公斤。可想而知,那段时期古巴的经济有多糟糕,这段时期被称为"特殊时期"。
经济学里的特殊时期就是指古巴,可见它有多特殊。
但经济受到这么大的冲击,古巴很快缓过来了。真正特殊的时期不到五年。尤其是2000年之后,古巴GDP增长飞快。为什么啊?是美国放松了对它的制裁吗?
完全没有,反倒还加强了。
这里面有古巴经济改革、旅游业快速发展等等的原因。但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它解决了一个非常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能源。
它之前主要靠苏联,可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一度对古巴非常冷淡,于是古巴就寻觅来,寻觅去,又找到了一个好朋友,而且就在眼前,也是个石油大户,就是——委内瑞拉。
从90年代开始,委内瑞拉和古巴就走得非常近,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和卡斯特罗的私人关系非常要好,查韦斯经常说卡斯特罗是它的导师,查韦斯还为了给卡斯特罗一个惊喜,还曾经专门飞过去参加卡斯特罗的生日Party。
不光帮助古巴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甚至称得上推动了古巴经济的再次启动。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解冻/复冻
其实2009年,奥巴马曾经开启了一段美国和古巴的解冻期,两国还在2015年建交。
谁知道后来特朗普一上来,奥巴马说的都不算数了,古巴我们该制裁还制裁,把它再次列入了"国家支持恐怖主义"的名单,又额外加上了200多条制裁。
美国再次恢复了对古巴强硬的制裁态度。今年特朗普又签署了备忘录,将会对古巴实施更加严格的制裁。
制裁之后
我估计很多朋友受到媒体宣传影响,可能感觉古巴这个国家很穷、很落后。
它确实因为被美国限制物资而有不少人道主义的问题,也很难买到iPhone,吃到麦当劳。
但它的GDP发展我们也看了,曲线是很惊人的,2020年人均GDP一度逼近10000美元,赶超了墨西哥,是越南的两倍多。当然疫情之后,它旅游业受到沉重打击,陷入了经济危机。
但总体古巴经济发展很快,没受到很大打击,为什么呢?
因为除了美国,其它国家几乎全都没有对古巴制裁。不光没有人制裁,2024年,联合国有一项决议要投票:
"必须终止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
结果是以187票赞成、2票反对(以色列和美国)和1票弃权(摩尔多瓦)获得通过。当然这个联合国的决议就是出自联合国大会,没什么强制性,就是个"建议",但也表明了各国的态度。
换言之,全世界几乎所有其它国家,都不赞成美国对古巴的制裁,很多其它国家都谴责美国,你现在不就是一种纯人道主义压迫么,人家古巴也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啊,你是不是有点欺负人了!
大概我理解是这意思啊。
所以,实际上其它国家还是会和古巴做生意、进行贸易,当然毕竟在美国眼皮子底下,要小心翼翼、别把美国惹急了。但是美国因为不占理,它对其它国家也不敢太强硬。
古巴和委内瑞拉、欧盟、中国等都是密切的贸易伙伴。但是有严重的贸易逆差,贸易通道也非常不通畅,这些我们以后有机会聊古巴经济的时候再详细说吧~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制裁目的
到底什么叫经济制裁?
它是一种胁迫形式,试图通过破坏经济交流,来迫使行为者改变其行为。说白了就是让你难受,让你痛苦,逼你做出妥协、做出让步。
经济制裁一般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为了威慑对方达到某种目的。
常见制裁目标:政策改变、政权更迭、消除恐怖主义、结束战争、人权、民主、其它。
古巴的例子里,美国表面上有很多目的,但是底层的目标,是政权更迭,或者改变政体。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对古巴的制裁肯定是不成功的。
其实,如果我们统计二战之后上百个大大小小的制裁,会发现最常见的目标,就是政权更迭,占了大概40%。
但这里面真正成功的寥寥无几。要说真的成功导致政权更迭的,可能就是南非了。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南非
1948年,南非开始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少数白人统治黑人和有色人种,不管是法律、土地、教育、政治等各方面,全都实行严格的隔离政策,甚至禁止南非的运动员参加比赛。
1980年代,全球几乎是统一对南非实行经济制裁,切断贸易、切断援助。要知道南非是非常依赖黄金、矿产出口的,在叠加外部舆论压力、内部反抗运动下,成功在1990释放曼德拉,之后逐渐开始取消种族隔离政策,西方也慢慢放开了制裁。
这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它和古巴被制裁有一个很关键的区别,就是全球其它国家,简直是拉起手来一起制裁南非,这会让制裁的力度大大增强。

委内瑞拉
古巴被制裁这么多年,经济还算可以。
但有一个国家,受到制裁以后,几乎成了全世界经济最差、最糟糕的国家,它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个古巴的好伙伴——委内瑞拉。
委内瑞拉,是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按理说至少在20世纪,应该是全世界最有钱的国家之一,但却混成了全球经济最混乱的国家之一。
不过咱公理公道的讲,它经济这么糟糕不能全赖制裁,甚至这里面制裁,可能只能占很小的原因。
这个我们先不展开了,今天我们讲的国家都很有意思、很奇葩,我们以后有机会可以单开一期讲,今天主要是围绕制裁梳理一下哈~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历史
2005年,美国开始了对委内瑞拉的制裁。但制裁范围并不广,主要打着"委内瑞拉毒品有点泛滥,打击恐怖主义也不是很配合"的旗号。
所以,针对一些个人和政府官员,加起来大概几十个人采取了一些制裁。
后来,因为委内瑞拉经济实在太糟糕了,通货膨胀极其严重,民众受不了了,在2014年爆发了全国范围的抗议活动,大大小小近万起,规模空前。
而当时,总统查韦斯对这些抗议进行了非常强硬的镇压。
美国这边认为,委内瑞拉政府侵犯人权了!
立刻开始制裁施压,奥巴马签署了《2014 年委内瑞拉保护人权和公民社会法案》,开始对更多政府官员和官方实体制裁。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个人制裁
这都是那种针对个人的精准打击。这种说实在的,象征性大于有效性。
上文我们提到制裁手段,一般有贸易制裁和冻结资产,其实这都已经是很严重的制裁手段了。
一般制裁都会从针对一些个人或者某些实体、某些公司开始。这种其实更多是象征性的,喊喊口号。
当然,这可能对于扭转整个事件,通常来讲,作用不大,只是打击那些个体,更何况一般能被制裁的个人,在国内都是非常有权势的。
感觉就是 "你别让我逮着的,不然要你好看!"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针对委内瑞拉的制裁,其实不光美国,加拿大、欧盟、英国等也都制裁,不过他们更多是比较克制的针对个人、针对武器的制裁限制。
但是,之后特朗普第一任期一上来就开始发力了,2017年,美国开始对委内瑞拉国家层面实施制裁,禁止委内瑞拉债券在美国市场交易,不让进入美国金融市场了。
这听起来感觉好像还好,不就是不让在美国融资了么。
但其实这对委内瑞拉来说是挺要命的,美国是设计好的精准打击。打击谁呢?打击委内瑞拉的国家石油公司——PDVSA。
我们都知道,化石能源,比如石油、天然气,对于一般化石能源国家来说,自然很重要,比如伊朗、俄罗斯。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但石油对于委内瑞拉,尤其是对于委内瑞拉政府来说更重要,因为它经济太糟糕了,政府的几乎完全依赖石油收入,像伊朗、俄罗斯,好歹经济框架是比较成型的,甭管它地上还是地下、甭管他什么结构,人家有自己的一套运行规则。
但委内瑞拉这边除了石油,其它方面就是散装的,散架的。
有这么好的软肋,美国自然要瞄准了。
先是金融制裁,它的石油公司之前都非常依赖美国的金融市场来融资,这一下被排除在外,资金链一下卡壳了,和外部的贸易活动全都无法进行。
后来2019年,美国进一步对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实施额外制裁,阻止付款、冻结资产。为了迫使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辞职。
其实,这种针对主要资源的制裁,是非常常见的,之前古巴也是,美国针对了它的融资和糖的出口;南非也是,各国限制了它的融资和矿产的出口。
总之,越依赖这些原料的国家,通常制裁对它们的冲击更大。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躲避制裁
但这种制裁的躲避方式、反制方式也不难想象:就是寻找替代买家嘛。
石油这么稀缺的资源,你美国制裁我,欧洲制裁我,总有人需要,就算麻烦一点,其实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能找到替代买家的,不会被完全堵死。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被制裁以后立刻把石油公司的欧洲办事处,从里斯本迁到了莫斯科,并且把大量原油卖给了俄罗斯,通过俄罗斯卖给其它国家,主要是卖给了印度。
它原油有个很关键的原料是稀释剂,之前都是从美国进口的,后来就改成找印度的信实工业进口。
经济崩溃
但是,尽管委内瑞拉在被制裁重压的环境下竭尽全力,寻找石油的替代买家、替代方案,但是原油收入作为政府的几乎唯一收入来源,暴跌。
委内瑞拉政府收入占GDP的比例,从30%左右跌到不到10%。
政府的融资渠道又被美国堵上了,所以委内瑞拉政府非常缺钱。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想象一下,假如你的收入一下砍到了三分之一,贷款也被限制了,那一些非必要的开支肯定全砍了了:
椅子腿断了就拿块石头垫着;
感冒了就自己扛;
灯泡坏了就早点睡觉;
马桶坏了就去公共厕所...
委内瑞拉开始大量削减民生类开销、基础设施维护开销,导致委内瑞拉很多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停电事件常发。自来水、卫生、医疗系统都难以维持。
委内瑞拉经济完全崩溃,2019年通货膨胀率,超过了30万%!
最近美国和委内瑞拉的关系更加紧张,美国以"毒品"为名,炸了好几艘委内瑞拉的船只。美国国务院和司法部还悬赏5000万美元,给任何提供线索导致逮捕或定罪马杜罗的人。
美国这么针对马杜罗,官方理由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说他涉及毒品;一个是他扼杀民主。
压制底层大众
当然我还是要强调,委内瑞拉的经济非常复杂、非常糟糕、非常值得研究,制裁对它来说都不算是什么首要问题了,但确实是压缩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委内瑞拉的普通人来说,断水、停电那就是家常便饭,纸币拿来都烫手,恨不得立马去排一天的队买粮食。可即便情况这么糟糕,即便制裁把委内瑞拉的经济已经推向了深渊,至少到目前为止,制裁的目的依旧没有达到,马杜罗依旧是总统。
我们看了委内瑞拉和古巴两个例子,大家应该都已经发现一些规律了,关于制裁,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
经济制裁,甭管针对的是谁,其实最终更多直接压迫的,都是被制裁国底层人民的生活。
其实,这背后残酷的逻辑,就是希望通过压迫底层人民、压迫大众,来推动被制裁国的内部变革。这一点制裁国、被制裁国的精英们都知道。
挺讽刺的是什么呢,很多时候,制裁的原因是因为被制裁国压制民主、侵犯人权,那这样吧,我来进一步让你们的生活更加水深火热,再惨一点,我这是在帮你下决心!
好,我们分析点到为止啊。咱们来看下一个国家:朝鲜。

朝鲜
其实对朝鲜的制裁,主要都围绕着——核武器,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历史
1994年,美国和朝鲜达成了核框架协议,朝鲜同意冻结它的核计划,并且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控,美国则提供两座轻水反应堆、提供石油,逐步放开它的经济。
但是这个协议并没有持续多久,双方在2002年关系崩了,双方都指责对方没有履行协议义务,这个我们就不掰扯了,总之协议破裂。朝鲜在2003年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从那之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美国,针对朝鲜和问题进行了多轮的"六方会谈",但很难达成实质性协议。
2006年,朝鲜首次进行核试验。
震惊全世界,联合国安理会立刻通过第 1718 号决议,对朝鲜实行经济、军事、贸易制裁,包括禁止向其提供武器、禁止进口与出口核武相关物资、冻结涉核人士的资产、禁止奢侈品进口。
从那之后,我们简单来说,就是朝鲜不停的进行核试验,各国对朝鲜不断加大制裁。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都对朝鲜实行了严格的制裁。
关键是什么,联合国都在不停的对朝鲜加大制裁。至少7次通过决议,扩大对朝鲜的制裁。朝鲜一核试验,或者导弹发射,联合国就通过制裁,禁止更多矿产的出口,禁止更多金融交易,禁止更多关键产业。什么个人资产、贸易制裁、金融制裁等等全都用上了。
联合国制裁决议
要知道,联合国一般是很少对一个国家整体、或者一个国家政府进行制裁的,大多都是针对个人、针对一个实体。这一方面是因为它整体制裁的力度太大太强,另外也是因为联合国安理会大部分时候,很难达成统一意见。
要想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制裁决议,必须由15个成员国组成的安理会以多数票通过,并且五个常任理事国没有否决。这是很少见的!
比如2022年,美国曾经尝试推动扩大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想要进一步限制对朝鲜的石油出口,限制技术,限制金融等等,但是被中国和俄罗斯给否了。
联合国这么多轮制裁,从限制范围来说,是全球最严厉的制裁之一了。
但是,朝鲜还是依然我行我素,你制裁你的,我试验我的。

视频截取自: 小Lin说
2012年金正恩接掌权力之后,朝鲜发射导弹的数量明显增加。这不奇怪么?
我们上文分析过,制裁需要更多国家联合起来才有效果。而对朝鲜,已经是联合国联合起来制裁了,朝鲜为什么没有被威慑到,依旧不停地发射导弹,进行试验呢?
一方面,确实是朝鲜对核武器的渴望非常强。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为什么制裁对朝鲜没那么管用,就是朝鲜它非常的封闭。
二战之后,朝鲜一直堪称是全球最封闭的经济体之一。冷战时期还好些,苏联解体之后,朝鲜就更封闭了。
毕竟制裁的本质,就是孤立一个国家,朝鲜首先自己就把自己孤立起来了,那额外再施加制裁,自然效果不理想。2017年,朝鲜的出口/GDP,已经被压到只有1%了,要知道这个数字低于百分之十的国家都很少,很多欧洲国家都超过了40%,像新加坡、阿联酋甚至超过了100%,而朝鲜,只有1%。
其实,朝鲜也有很多规避制裁的方式,比如走私、比如构建自己的黑客队伍、洗钱网络,朝鲜的黑客是非常厉害的,据不完全统计,朝鲜近8年间,发动了数十起大型网络攻击,获利超过30亿美元。
总之,朝鲜和外界的贸易往来,是非常少的。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朝鲜贸易
我来考考大家。在被全球疯狂制裁的重压之下,朝鲜近几年最主要的出口产品,大概占了它2023年出口40%,你知道是什么吗?
来给你几个选项: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没错,答案就是D,以上都不对。
其实剩下几个,确实是朝鲜的主要出口产品,尤其是各种原矿石。
不过这个出口最多的产品,其实我觉得挺逗的,就是——假发。
包括人的假头发、胡须、假睫毛。
2023年,朝鲜向中国出口了1680吨的假发。
你知道1680吨假发,是什么概念么,我估算了一下,大概相当于1.5亿个成年长发女性的发量。
朝鲜总人口是大概2650万,我们假设其中有一半是女性,它每年出口的假发量,够把全国女性剃光10回的了。这怎么可能?它怎么能一年出口这么多假发呢?
有人会猜它出口的不是真人头发,肯定有这种情况发生,但主要是因为它是先进口别的国家的"原发",就跟石油要进口原油,然后精炼,头发也一样。朝鲜从其它国家进口原发,主要就是印度,然后进行加工,把头发整理打包好、做成各种发饰,再出口到全球,主要是中国。
所以,朝鲜2023年进口的第一大产品,居然也是头发...

伊朗
我们下一个说到的被制裁国,其实对它的制裁是有过成功的谈判结果的,而且还不止一次。那就是:伊朗。
伊朗经济咱们前不久专门聊过哈,今天就主要针对制裁展开分析。
人质危机
1979年,伊斯兰领袖霍梅尼刚刚革命成功,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建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巴列维国王跑到了海外。
紧接着,就发生了著名的人质危机,一帮伊斯兰学生,冲进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把几十个美国使馆外交官扣做人质,要求美国配合交出巴列维。
当时,伊朗和美国双方的关系非常紧张,美国的反应也非常激烈,对伊朗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制裁,冻结了伊朗在美81亿美元的资产,这对于当时的伊朗可是很要命的啊,同时禁止与伊朗做很多经济、贸易往来。
美国紧急对伊朗采取经济制裁。
要知道,那时候经济制裁这张手牌,不像现在这么烂大街,美国除了对古巴以外还没怎么用过,伊朗也着实是没见过这招,也不知道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所以非常的小心。
再叠加了各种谈判和威胁,一年多以后,伊朗释放了美国的使馆人员。
而这里面有一部分功劳,确实是可以算在制裁里的,这可以说是一次短暂但是成功的制裁案例。
核协议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随着两伊战争、伊朗核计划、支持地区武装组织、导弹项目等逐渐浮出水面,美国开始不断加大对伊朗的制裁。
不过这个时期一直都还是比较克制的,针对一些个人、针对武装组织、针对我们之前讲过的革命卫队、针对石油公司等等。
真正对伊朗进行大规模制裁,是在2000年之后。
当时,有迹象表明伊朗违背了核框架协议,正在秘密进行核试验。一旦涉及到核武器,全球的制裁力度都会非常大。就像朝鲜一样,不光美国,欧盟、联合国安理会也开始对伊朗进行制裁。
而这回美国来了招更狠的制裁第二式,这个很关键,也成了之后美国全面经济制裁的标配,就是: 二级制裁。
二级制裁
什么叫二级制裁,就是我不光是不和你做生意,同时我还威胁其它人,你们谁要是让我发现和它做生意的话,我也要制裁你!
之前的制裁吧,就有点像有一帮小朋友,大美就威胁小伊,说我不和你玩了,我用过的东西、我坐过的位置,你都不能坐!你以后碰到我都给我躲远点!
这个威胁听起来很强硬,但是美国经济实力再强,也就占了世界的四分之一GDP。你光威胁说我不和你玩了,那人家小伊还可以和剩下那四分之三的小朋友们玩,还可以和小欧、小俄、小日玩,和其它国家做生意。所以之前制裁的经济效果不明显。
而这回的二级制裁呢,就相当于还威胁说:
"不光我不和你玩了,你们其他人,小欧小俄小日,也不能和小伊玩了啊!谁要是敢和他玩,我就干你!"
大美本来就是孩子王,肌肉也最大。其它小朋友一般情况下,也犯不上和大美对着干啊,反正我和小伊也不熟,那我也别跟小伊玩儿了。
本质上,制裁就是对一个国家进行孤立。而二级制裁能威胁其它国家和你一起孤立被制裁国,会大大提高制裁成功的概率,相当于一个杠杆,这打击力度自然要大得多。
其实,实施这个制裁第二式:二级制裁,需要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大美自己得足够强大。
对比历史上的制裁数量,会发现2000年之后,呈现指数级上升,为什么啊?
是世界比以前乱得多了吗?未必。
但很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世界从原来的两极,变成了后来的单极,美国一家独大。让它更容易进行二级制裁,所以这样制裁的有效性,就会大大提升,导致美国会大大增加制裁的使用频率。
上文我们提到的委内瑞拉,为什么被制裁限制得那么大,主要也是因为二级制裁,不是贸易,而是金融的二级制裁。只要和委内瑞拉有贸易往来,就不能碰美国的银行,这个打击面其实是非常大的。导致几乎没有人敢和委内瑞拉有资金往来。
总而言之,2010年开始美国对伊朗进行了严厉的二级制裁限制,加上联合国的制裁,让伊朗遭受了沉重的打击,逼他坐回到了谈判桌上,从2013年开始和英国、中国、俄罗斯、法国、美国、德国谈判,终于在2015年签订了伊朗核协议(《联合全面行动计划》):
伊朗同意限制部分核活动,换取制裁缓解。
这个协议,称得上是经济制裁谈判史上的一个高光时刻,制裁终于和平推动了一个重大协议的达成。伊朗果然得到了经济上的缓解,资产也部分被解冻,石油出口开始恢复。
但是,好景不长,接下来怎么样?特朗普上任了。
他说了,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deal,反悔了,重新开始对伊朗制裁,而且还加重了,导致伊朗的石油出口断崖式下跌。
2025年,伊朗和联合国的谈判也濒临崩溃,联合国刚刚在9月份恢复了对伊朗的制裁。
压制底层大众
伊朗躲避制裁的方式,我们之前详细聊过,革命卫队通过海上的幽灵舰队,通过走私等等方式,秘密的避开制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制裁的烈度。但伊朗整体的GDP还是被严重压制。
疫情之后,伊朗陷入了严重的粮食危机、能源危机,恶性通货膨胀。里亚尔的汇率持续暴跌。
同时,控制伊朗经济的两只大手: 革命卫队和基金会,力量却得到了大幅的加强。
这是不是又印证了咱们刚才说的理论,制裁,更多压制了伊朗的底层大众。
就算你认为这是达到目标,所需要承担的代价,底层大众就得被压抑到足够程度,才能站起来做出些改变,但是这里面还有另一个更残酷的现实:
就是很多时候,甚至是大部分时候,制裁不但达不到,让被制裁国内部对立的效果,反倒在它官方宣传下,会让底层大众更加敌视制裁国。被制裁国的政府很多情况下,会在这种特殊环境下,进一步增强集权。
这其实起到了反效果,让做出改变更加困难,让制裁的主要后果,就是单纯的惩罚压制被制裁国的底层大众。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俄罗斯
我们要分析的最后一个被制裁的国家,简直是上文咱们了解到的那么多制裁方式的一个大汇总、大总结,美国、欧盟基本上是把这么多年制裁的看家本领都用上了。
想必大家也都猜到了,就是——俄罗斯。
历史
俄乌战争之前,2014年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开始,包括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在内的很多国家地区,都对俄罗斯实施了当时看来非常严厉的制裁。
当时从被制裁项目的数量上来看,全球最多的是伊朗,有3616项,而俄罗斯排在第二,有2695项。
不少了吧?但相对于后来的制裁那就是毛毛雨了。
俄乌战争之后,俄罗斯被制裁数量翻了十倍,超过了25000项,全球各国对俄罗斯,实施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项目最多的经济制裁。
当然这只是单纯的看制裁数量,不同制裁项目的强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过这个数量差距实在太巨大了,足以看出来对俄罗斯制裁的广泛性。
对俄罗斯的制裁,我大概分以下这么几大类。

视频截取自: 小Lin说
针对个人/实体
首先第一条,估计大家都会抢答了,就是针对个人和实体的。
之前那几个国家,这项大部分可能就是个象征性的。但是对俄罗斯,真的是有点作用的。因为俄罗斯真的有很多很有钱的寡头、富豪,把钱放在海外的银行的,或者说把钱藏在海外的银行。
这里面有银行资产、有公寓、有游艇,据估算总共冻结了俄罗斯寡头30亿美元的资产。
这点钱,虽然从整个宏观层面来说,对俄罗斯经济造成的打击,相对比例较小,但确实精准打击到了俄罗斯的高层、俄罗斯的精英,让这些富豪气得牙痒痒,也限制了他们出国。
金融管制 SWIFT
而对俄罗斯的制裁的第二大招,就是:SWIFT。
这个大家估计都多少有点耳闻。
SWIFT,全称叫做"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简单来说,它是全球银行之间,转账通信的一个标准化语言。比如大家进行国际转账的时候,都得有一个Swift Code。SWIFT连接着全球超过 11,000 个实体。
我今天就不详细讲了,总之就是绝大多数银行之间的转账,都用的是SWIFT这套标准,一般情况下如果你不用SWIFT,对方银行是不认的。
作为制裁的一部分,俄罗斯的45家银行和4家白俄罗斯的银行,被禁止使用SWIFT进行国际支付。这就相当于阻隔了俄罗斯大部分银行,和海外的资金通道。
注意啊,不是完全阻隔,只是这个标准化的语言,不让你们用了。就像我为了切断你和外界的联系,倒不是把你关起来,也没收你的手机,但是所有主流聊天app,比如微信,你用不了了。
这样一来,你想要和别人联系,成本就要高很多,要么写信、要么打电话、要么自己重新开发个app,都需要对方配合你写信、配合你打电话、配合你下载你的app。
银行之间也一样,不能用SWIFT这个通用语言了,还得临时找出新的确认机制,而双方都互相之间不太信任,沟通成本非常高,非常麻烦。
这种"麻烦",其实从宏观层面上来讲,就是巨大的经济成本,经济损失。
反制措施
那面临这种金融制裁,俄罗斯也有反制措施。它早在2014年,就开发了自己的一套SWIFT的替代系统,叫做SPFS。放到刚才那个例子里你就可以理解成,它自己开发了个聊天App。
其实这个并不难,那个SWIFT本身也不是很好用,非常慢、效率也不高,但问题是所有的人都用它、认它,它有网络效应。所以就算俄罗斯的这个SPFS替代系统开发得再好,最难的地方在于让对方银行也信任这个系统,用这个系统。
这都需要时间,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四分之一的跨境支付,走得是这套系统。
其它的方式,比如通过一个友好的第三国的银行、通过加密货币等等,也都可以躲避SWIFT制裁。但这个SWIFT制裁,确实对于俄罗斯的资金链打击,还是很大的。
冻结资产
对俄罗斯的第三大制裁方向,就是冻结官方资产,这个官方制裁主要就是俄罗斯央行的资产,它的外汇储备。
这个我们刚才分析古巴、伊朗都提到了,就是美国、欧洲把和你们国家相关的,我能够得着的银行、金融机构里的资产全部冻结了。
这个对俄罗斯的短期打击,其实是很大的。
俄罗斯被冻结了大约3000亿美元,占到了它外汇储备的一半。
而这些被冻结的钱主要在哪个国家呢?你估计想象不到,是在——比利时。
为什么呢?
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不可能都是现金,它其实会买大量的金融资产,比如欧美的债券。
而这些债券,尤其是欧洲的债券的购买,都需要经过Euroclear这家公司的清算,或者说托管。
简单来说俄罗斯央行买欧洲的债券,都得经手比利时的这个公司Euroclear,于是这回一下都被冻结了。
这些钱被冻住,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呢?它的央行就没法自由的调控汇率,没法进行结算。这也是为什么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卢布跌得很厉害。
但是,俄罗斯有一点很厉害,它有印钞机啊!就是它的能源!
俄罗斯一年能源出口,收入大概是2000-3000亿美元,贸易顺差也经常能过千亿,所以央行被冻结3000亿,短期影响很大,但长期来说其实不难缓过来。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贸易制裁
下一个制裁方向就是贸易制裁了,尤其是针对它的石油天然气。
毕竟欧盟太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了。
之前欧盟45%的天然气,都是来自俄罗斯的,其实属于伤敌一千,自损三千。说实在的,欧盟这就是争口气,要表态。绝大部分欧洲都在2022年陷入了能源危机。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出口量太大了,欧美也不敢直接禁止,怕引起全球能源危机,所以决定怎么制裁呢:
俄罗斯还是可以出口石油,但是所有海运的石油出口,必须有个价格上限,2022年底定在了60美元/桶,大概是当时市场价的八五折。
其它国家的公司,可以去进口俄罗斯的原油,但是谁要是胆敢超过这个价格,那就会对其进行二级制裁!
于是,欧美试图通过这招,来限制俄罗斯的收入,同时又不对全球能源价格产生太大影响。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受益国:印度
这里最大的受益国之一,就是印度。
西方刚开始制裁俄罗斯原油,印度就跳出来说了:"你们要制裁,我不制裁。什么价格上限,我不认!"
印度开始大量进口俄罗斯能源,大概是俄乌战争之前从俄罗斯进口量的20倍,而且这些都是以非常优惠的折扣得到的。
最近两年印度经济发展非常快,我们2023年终颁奖,就把印度列为全球发展最快国家,2024年它也差不多,这和俄罗斯廉价的能源输入,其实是有很大关系的。
当然,印度不参加肯定是会有成本的。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印度怎么能说不认就不认呢?
成本是什么啊?没错,就是二级制裁。
2025年,美国先是给印度加了25%的基本关税,然后特朗普还宣布,因为印度买那么多俄罗斯石油还不遵守价格上限,所以要额外再给印度加25%的关税!
总体来说,西方对俄罗斯的贸易制裁、原油制裁,俄罗斯规避的方式之一就是卖给印度、卖给中国。
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肯定是被抑制的,但是还是有不少收入,也成了支撑它抵抗制裁的重要经济来源。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贸易走私
同时,俄罗斯也通过幽灵舰队、走私来进行地下交易。
在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边境,排着大长队的货车,全都是等着和俄罗斯进行贸易的车。这里面包括了很多奔驰宝马豪车。
如果单看官方数据的话,会发现这两年格鲁吉亚的贸易逆差怎么这么吓人?就是进口量远大于出口,为什么?
其实,人家不光进口增加了,出口很多都偷偷运到俄罗斯了,没记在官方账户上。所以官方数据显示贸易逆差增加明显。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企业自我制裁
除了上文提到的那些官方制裁,俄罗斯还受到一个冲击,也可以算是制裁,挺有意思的,就是海外企业的自我制裁。
很多西方的跨国品牌,虽然还能在俄罗斯合法经营,但是它们担心舆论风险,纷纷自己给自己制裁了,业务撤出俄罗斯。
试想一下,一个星期之内,大家生活中熟悉的大品牌,麦当劳、苹果、Netflix、阿迪达斯、星巴克、可口可乐、宜家等等等等,全都没了,全都关门了。这还是影响非常大的是吧。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这么多行业,立刻出现了真空。
还有那么多实体店、多员工,虽然公司撤了,但是俄罗斯可以怎么样啊?
换汤不换药,员工原班人马成立新的俄罗斯山寨版公司,继续营业。
俄罗斯就出现了很多看起来都有点搞笑的山寨品牌:
原来的Starbucks,变成了Stars Coffee;Zara 变成了 Maag;Coca Cola 变成了 Dobri Cola...等等吧。

写在最后
制裁怪圈
咱们举出这么多例子,其实有一个关于制裁的底层规律。
就是制裁,往往是短期威慑力更强。
经济制裁,很多时候就是打一个措手不及,等被制裁国缓过来了、调整过来了,它的边际效果就会骤减。
为什么制裁现在对古巴、朝鲜没那么大作用啊?它们被制裁这么多年,早就缓过来了,经济结构、资源渠道、替代方案等等全都搞明白了,就没那么怕制裁了。
美国和伊朗的两次谈判成功,其实都是足够的突然,给伊朗来了个措手不及。
而俄罗斯呢,虽然感觉西方对它的制裁是突发的,但是其实从2014年开始,俄罗斯就开始秘密准备应对西方制裁、应对金融制裁、贸易制裁,应对资产冻结。
制裁刚刚启动的时候,目标国没有形成完整的替代系统,打击度更高,这时候是有最大的激励,完成让步和谈判的。而一旦最开始没能达成协议,时间拖下去,制裁会越来越少压制被制裁国的精英,只会持续抑制底层民众,而又很难有效的达成协议,形成僵局。这在学书上说就是形成了"制裁疲劳"。
而一旦制裁长期形成,无论是制裁国、被制裁国都形成了一批既得利益者,想要取消制裁,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如此一来,形成了这么一个制裁的怪圈。
所以,制裁一旦开始不能达成协议,之后就很难再推动达成协议了;
而同时,这种长期制裁又很难取消,最终就会演变成对底层大众的无止境的慢性压制。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其实针对今天的每个国家的制裁,我都看了巨多的资料、海量的信息,我为了保持主线清晰、通俗易懂,放弃了很多细节和内容。
这些国家,我们现在讲过了伊朗和俄罗斯,其它都很有意思,我们一定会逐个击破,今天就这样了,bye~
—— E N D ——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