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倒下,跑步机沉默,谁该负责?
那天早上十点,屠颖在微博发了广州街景的照片,几个小时后,这位音乐人在酒店跑步机上摔了一跤,再也没有醒来。屠颖不是什么知名明星,但许多经典歌曲的编曲出自他手,比如张学友唱的《情书》,王菲演唱的《天空》。他做编曲工作几十年,从不公开露面,也不参加综艺节目,只靠作品说话,用旋律留下自己的名字。

他离开得太过突然,大家才恍然记起,那些年我们反复聆听的歌曲,原来背后都有他的付出,在九十年代到两千年代初,港台流行音乐最兴盛的那段时间,他一直默默在幕后搭建框架、铺陈底色,他习惯把爵士、电子乐和交响元素融合在一起,让张信哲的歌声更显深情,令王菲的演唱宛如飘在云端,如今年轻人追逐的是人设与流量,可他们那一代音乐人,仰仗的是扎实的手艺和不懈的耐心。

谁能想到这个人最后会在跑步机上出事,这种事情并不少见,2019年江苏一位老人就在健身房跑步时突然倒下没能救回,2022年西安有个小朋友不小心启动了跑步机,手被卷进去导致皮肤都被磨破,表面上大家总说是人不小心,其实问题出在机器安全上,市场上大部分家用跑步机没有自动停下功能,也没有紧急按钮,更不用说儿童锁这类防护设置,国外买跑步机前要求看完安全视频还需要家长签字确认,我们这边说明书往往只有一张纸的内容,让人根本不想打开看。

人们总觉得跑步机没有问题,因为广告把它说成健康生活的必备品,健身教练也总强调坚持下去就能成功,结果没有人提醒大家,跑步机不是像电饭煲那样简单的东西,而是装着履带的铁家伙,中老年人特别容易在这上面吃亏,他们以为跟着明星锻炼就行,其实连怎么关掉机器都不清楚,屠颖平时经常运动,身体一直不错,可还是出了意外,普通人的情况就更难说了。

我原本以为跑步机很安全,后来看到那些新闻报道才改变想法,不是说人们不能用跑步机,而是在用之前应该了解它有哪些风险,生产厂家不愿意多花钱增加防护功能,销售平台也不推广安全教育内容,用户自己也不太在意安全问题,结果一旦出事,就把责任全推给个人操作失误,这种说法听起来很熟悉吧,就像汽车出了事故就怪驾驶员没系安全带一样,其实产品在设计上早就存在缺陷。

现在很多人的家里都放着跑步机,摆在客厅角落,就像一件家具,但它其实不是家具,而是健身器械,人们买它的时候图个方便,用起来也想省事,等到真的出了意外,再后悔就来不及了,屠颖离开了,留下的不只是几百首歌曲,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对待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安全的事物。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