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晚饭时,总喜欢给自己倒上一杯白酒,悠然自得地抿上几口,认为这是一种享受,甚至觉得对身体有益。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咱们就来揭开长期晚饭喝二三两白酒背后那些残酷的真相。
就拿李大爷来说吧,他可是个十足的酒爱好者。每天晚饭时,那一杯白酒是必不可少的。他觉得白酒入喉,浑身舒坦,仿佛一天的疲惫都被这小小的一杯酒给驱散了。李大爷还坚信,经常少量喝白酒能杀菌,对健康那可是百利而无一害。他常念叨:“你看历史上那么多名人和伟人,抽烟又喝酒,不也活得好好的,甚至还活到九十九呢,这酒啊,没啥不好的。”
然而,命运却给李大爷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李大爷之前被查出患有高血压和酒精肝,医生当时可是严肃地告诫他,必须得戒酒了,不然身体会出大问题。一开始,李大爷还听话,消停了一阵子。但没过多久,那酒瘾就又上来了,他实在忍不住,又重新端起了酒杯。
上周的一个晚上,和往常一样,李大爷在家美美地吃了一顿晚饭,其间还喝了二三两白酒。饭后,他感觉浑身热乎乎的,心情格外舒畅,想着出门去找老友打牌,放松放松。可谁能想到,他刚走到门口,突然就感觉一阵天旋地转,紧接着 “扑通” 一声,整个人直挺挺地晕倒在地。家人发现后,吓得惊慌失措,赶忙拨打了急救电话。
很快,救护车呼啸而至,将李大爷紧急送往医院。医生们迅速展开检查,结果令人揪心,李大爷是突发脑溢血。尽管医护人员争分夺秒,进行了全力抢救,但最终还是没能留住李大爷的生命。这个原本还充满活力,喜欢在晚饭时小酌几杯的老人,就这么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只留下家人悲痛的哭声和无尽的遗憾。
李大爷的遭遇让人痛心,可不少人还和曾经的他一样,天真地觉得小酌怡情。那少量喝酒对健康到底有没有害处呢?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
关于白酒养生的那些荒诞说法
前几年,网上有一篇文章火得不得了,像一阵风似的传遍了各个角落。文章宣称,在白酒里发现了脂肽类活性物质,还说这物质有抗病毒、抗癌的神奇功效。这一下可不得了,商家们像是找到了商机,纷纷跟风宣传,说白酒能抗病毒、抗癌,让大家放心喝。
但咱可别被这些说法给忽悠了。实际上,在白酒里发现活性物质,真不是啥稀罕事儿。你想想,哪怕是对普普通通的果蔬,甚至是路边的野草进行提取,都能找出各种各样的活性成分。可发现 “活性物质”,就能说明白酒有 “抗癌养生功效” 了吗?当然不是!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我们得考虑活性成分之外的那些物质,它们对身体有没有害?在动物、细胞实验里,这些活性成分起作用的有效剂量是多少?换算到人体身上,又得需要多少剂量?还有,这些所谓的活性成分在白酒里到底含多少,我们得喝多少白酒才管用?这些问题,那些鼓吹白酒养生的人可都没说清楚。
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就曾明确指出,不管白酒里有多少种活性成分,酒精始终都是主要成分,而这一点,不会改变白酒的致癌性。要知道,酒精可是被明确列为一类致癌物的。
除了抗癌,还有人说白酒能帮助减肥、消愁以及开胃。这听起来简直太离谱了。酒精饮料那可是热量的 “大户”,特别是高度白酒,热量高得吓人。这些热量进入我们身体后,可不会乖乖地被消耗掉,只会转化成脂肪,一点点堆积起来,让我们的身材越来越走样。而关于消愁,等你喝醉后清醒过来,就会发现,因为酒精的毒性以及身体脱水等原因,你不仅没有变得轻松,反而会感觉更加沮丧、抑郁,情绪变得更糟了。所以说,这些所谓的好处,都是无稽之谈。
酒精:健康的隐形杀手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食品科学博士李琳告诉我们,酒精是实打实的一类致癌物。长期饮酒,和多种疾病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直接联系。据统计,全球大概有 5.1% 的疾病,都和酒精消耗脱不了干系。
可能有人会问,那少喝点总没事吧?但事实是,哪怕是少量饮酒,也会增加患癌的风险。《柳叶刀》杂志上早就明确指出,任何量的饮酒,都会对健康构成威胁,最安全的酒精摄入量,其实应该是 0。
还有《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项研究针对英国生物样本库中 3.6 万多名健康的中老年人展开,专门研究他们的酒精摄入量和大脑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酒精摄入量的增加,大脑里的灰质、白质体积都会跟着减少,而且喝得越多,减少得越明显。大家都知道,大脑对我们有多重要,随着大脑容量缩小,它老化的速度也会加快,这就更容易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甚至老年痴呆等问题。
饮酒悲剧频发,该警醒了
喝酒给身体带来的危害,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像呕吐误吸,人在醉酒后,意识不清,一旦发生呕吐,很容易将呕吐物吸入气管,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这可是分分钟就能要人命的。还有心梗,酒精会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梗。消化道大出血也很危险,酒精会损伤胃黏膜,长期刺激可能导致胃出血,如果出血量过大,又得不到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里,真心劝劝那些还在喝酒的朋友。首先,既然知道酒精是明确的一类致癌物,那能不喝就别喝了。要是实在推脱不了,必须得喝,那也一定要尽量少喝。还有,喝酒前千万别空腹,多吃点像馒头、米饭这类淀粉含量高的食物,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酒精对胃部的刺激。另外,也别总劝别人喝酒。每个人对酒精的耐受程度不一样,人家都明确表示不喝了,咱就别再一个劲儿地劝了。真要因为劝酒出了什么意外,自己也脱不了干系,何必给自己找麻烦呢。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