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被捕后,曾力保他的二厅厅长段退之被关进监狱,最终下场如何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柚柚

编辑| 文静

初审|小满

《——【·前言·】——》

1950年代初的台湾,一场震惊国民党高层的间谍案正在发酵。

当参谋次长吴石的真实身份曝光后,一个人的命运也跟着急转直下。

这个人就是国防部二厅厅长侯腾,"段退之"原型是侯腾,他在案发前目睹了关键情报却选择按兵不动。

有人说他讲义气想保护同窗,有人说他想独吞功劳,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个曾经手握情报大权的中将,为何会在华盛顿的医院里离奇死去?

一个保定军校毕业生的野心

侯腾这个人在国民党情报系统里算是有头有脸的角色。

他从保定军校第五期毕业,比吴石晚两期,按照军校的规矩,吴石算是他的师兄。

1949年败退台湾后,侯腾坐上了国防部二厅厅长的位子,手下管着一帮搞情报的人。

二厅在国民党的情报体系里地位挺特殊,专门负责军事情报工作,跟保密局是两条线。

那个年代的台湾,各个情报机构之间的关系说不上和睦。

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跟侯腾的二厅一直暗中较劲,谁都想在蒋介石面前立功。

侯腾心里清楚,只要能破获一起大案,不仅能压过保密局一头,自己的仕途也能更进一步。

这种心思在当时的情报圈子里很普遍,谁不想往上爬呢?

1950年春天,侯腾手下的人盯上了参谋次长吴石。

吴石在国民党军队里资历深厚,保定军校第三期的学历让他在军中很有威望。

情报人员发现吴石的行踪有些异常,经常在一些不该出现的地方活动。

侯腾接到报告后没有声张,他想等时机成熟再动手,这样功劳就能完全归二厅所有。

那个改变命运的夜晚

1950年的某个晚上,侯腾接到紧急情报,说吴石正在跟一个叫朱枫的女人见面。

这个朱枫从香港过来,身份很可疑。

侯腾心里明白,这很可能就是抓吴石的关键证据。

他亲自带人去监视,在暗处看着吴石跟朱枫交接东西。

当时跟着侯腾的下属都急了,这种场面不抓人还等什么?

可侯腾硬是摆手让大家等着。

他盘算着,如果现在就动手,只能抓到朱枫一个人,吴石完全可以推说不知情。

他想要的是更大的战果,最好能顺藤摸瓜,把整个情报网都挖出来。

这样的功劳才够分量,才能让蒋介石刮目相看。

下属们不理解,情报工作讲究的是时效性,机会稍纵即逝。

可侯腾是厅长,他说了算。

就这样,吴石和朱枫在他眼皮子底下完成了接头,然后各自离开。

侯腾让人继续跟踪,想看看还能挖出什么料。

这个决定后来成了侯腾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他没想到,保密局那边也在盯着这个案子。

毛人凤的人动作更快,很快就把朱枫抓了。

消息传到保密局,毛人凤立刻意识到这是个大案。

他派人彻查,发现吴石果然有问题,立刻向蒋介石汇报。

监狱里的一年零两个月

1951年3月,侯腾被叫到了蒋介石面前。

毛人凤在旁边添油加醋,说侯腾早就发现了吴石的问题,却故意不报,有包庇嫌疑。

蒋介石当时正为吴石案震怒,听说二厅厅长知情不报,脸色铁青。

侯腾想解释,说自己是想把案子查清楚再报告,可在蒋介石看来,这就是借口。

侯腾被关进了台北监狱。

从国防部二厅厅长到阶下囚,这个落差让他一下子懵了。

监狱里的日子不好过,牢房潮湿阴暗,伙食也差。

侯腾每天想的都是怎么出去,他托人给上面递话,说自己真的没有包庇吴石的意思,只是工作方法有问题。

在监狱里关了一年多,侯腾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

他是个要强的人,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落到这个地步。

1952年初,上面终于松口,说可以放他出来,但得离开二厅。

侯腾当时已经不在乎什么职位了,只要能出去就行。

出狱后的侯腾被安排到国防大学当副校长。

这个位置听起来不错,实际上就是个养老的地方。

国防大学的副校长多了去了,谁会在意多一个侯腾?

他手里没有实权,每天就是开开会,看看文件,跟退休没什么区别。

从中将到闲人的落差

侯腾在国防大学待了两年,越待越觉得憋屈。

他才五十岁出头,正是干事业的年纪,却被当成废人一样摆着。

周围的人对他客客气气,但那种客气里透着疏远,谁都知道他是个倒了霉的人,没人愿意跟他走得太近。

1954年,侯腾终于受不了了,递交了退役申请。

上面很痛快地批了,还给他保留了中将军衔。

这个军衔对侯腾来说没什么意义,他要的是东山再起的机会,可这个机会永远不会有了。

退役后的侯腾生活陷入了困境。

他没有什么积蓄,在台湾又没什么产业,每个月就靠那点退役金过日子。

以前那些叫他侯厅长的人,现在见了面都装作没看见。

侯腾明白,自己在台湾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

他开始琢磨着离开台湾。

美国有他以前的一些老关系,或许能帮他安排个工作。

侯腾多次申请出国,但每次都被卡住。

台湾当局对他不放心,担心他到了国外会乱说话。

吴石案是国民党的一块心病,谁也不希望当事人在外面乱讲。

大洋彼岸的最后时光

1960年代初,侯腾终于拿到了去美国的签证。

这时候他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也大不如前。

到了华盛顿后,他住在一个华人区的小公寓里,生活很清苦。

那些以前说好会帮忙的人,到了美国后都联系不上了。

侯腾在美国的日子过得很孤单。

他不太会说英语,也融入不了当地的生活。

每天就是在公寓附近转转,偶尔去中餐馆吃顿饭。

有时候碰到从台湾来的人,他会上去搭话,问问台湾的消息,但大家都躲着他。

1963年7月,侯腾突然身体不适,被送进了华盛顿的一家医院。

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症状很奇怪,像是药物中毒,但又说不清楚是什么药。

侯腾在医院里住了几天,情况越来越差,最后在7月16日去世了。

死因鉴定的时候出了问题。

医生在侯腾体内发现了一种药物成分,这种药在美国很常见,但台湾当时还没有引进。

侯腾从台湾来美国才几年,他怎么会接触到这种药?

负责调查的人员想调取侯腾的完整病历,结果发现关键的那几页不见了。

一桩永远的谜案

侯腾的死在华人圈子里引起了一些议论。

有人说他是自杀,因为在美国过得太惨;有人说他是被灭口,因为知道的东西太多。

台湾方面对这件事保持沉默,既不调查,也不回应。

侯腾的遗体火化后,骨灰被一个远房亲戚领走了。

回头看侯腾这一生,他输就输在当初那个晚上的决定上。

如果他当时果断抓捕吴石和朱枫,或许就是另一个结局。

可他偏偏选择了等待,想要更大的功劳,结果把自己搭进去了。

说到底,他不是为了保护吴石,而是为了自己的前程。

毛人凤在这场权力斗争中赢得彻底。

他利用吴石案扳倒了二厅,让保密局的地位更加稳固。

侯腾只是这场斗争的牺牲品,他的悲剧反映出那个时代情报系统内部的混乱和黑暗。

大家表面上都说为党国效力,实际上都在算计着自己的利益。

侯腾死后多年,吴石案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吴石确实是为另一方工作的情报人员,他传递出去的情报价值很高。

侯腾当年如果真的想保护吴石,以他二厅厅长的身份,完全可以做得更隐蔽。

但他没有,他只是想利用这个案子为自己谋利,结果赔上了后半生。

结语

侯腾的故事说起来让人唏嘘。

一个手握情报大权的中将,因为一念之差落得如此下场。

他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叛徒,只是一个在权力游戏中失败的普通人。

那个时代的台湾,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只是大多数都被掩盖在历史的尘埃里。

侯腾的悲剧提醒我们,权力场上的每一步都要小心,一个错误的决定可能就会改变整个人生。

信息来源:

《国民党军统保密局档案》,台北国史馆藏

《吴石案件调查报告》,国防部二厅1950-1951年档案

《台湾情报史料汇编(1949-1965)》,中华民国国防部史政编译局,1998年

《保密局与二厅的权力之争》,刊于《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4期

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文件:Case No.1963-DC-0716,华盛顿特区死亡调查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2

标签:历史   关进   厅长   监狱   下场   曾力   保密局   台湾   情报   国防部   国防大学   华盛顿   蒋介石   国民党   保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