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废弃矿坑,如今被打造成了绿水青山间具有东南亚海滨风情的“蹦迪池”。8月30日晚上,这个大“蹦迪池”在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矿山遗址公园内正式“上线”,吸引近千名年轻人来此蹦迪打卡、听音乐、喝咖啡。
图为8月30日晚,瀑布咖啡旗舰店正式营业现场。
实现这一蝶变的是一位名叫Jason的“90后”。在一群群年轻人逐梦余村的浪潮中,他和他的团队看见无限商机,把眼光瞄准矿山遗址公园。经过2个月的策划与精雕,国内唯一一家瀑布咖啡旗舰店在余村落地开业,并吸纳30名年轻人一同创业。
瀑布咖啡旗舰店是余村新业态的缩影。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介绍,截至目前,在余村入乡发展的年轻人已达1200名,首次超过了原乡人,每年该村还能吸引120万名旅乡人。
图为位于余村的瀑布咖啡旗舰店(原矿山遗址公园)。
这股“逆城市化”潮流始于2022年的“余村全球合伙人”招募计划。该计划发布至今,余村共吸引了60个新经济及合伙人项目。废弃垃圾房、矿山遗址以及老水泥厂房等都被改造成新业态项目。“2023年,我们打造了乡村版的人才社区——青来集,可提供近600个工位,目前吸纳了900余名青年创新创业。”青来集的运营者丁文文说,眼下他们正在谋划青来集二期工程。
年轻人张贇就是“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的受益者。如今,他在余村开办的“余村邮局”,除了提供农特产品的销售与寄递服务,还推出了原创设计的余村文创。最近发行的《余村蝶变》20年纪念邮册销售火爆。
三年前,小伙子黄斌从都市来到余村,利用余村垃圾站改造出一家乡村酒馆——乡音小馆。傍晚时分,这家乡音小馆渐渐点亮了余村的夜生活。“村里的年轻人逐年增长,自然离不开夜生活,来酒馆听音乐,喝一杯,解乏充电,正在成为余村青年的生活新常态。”黄斌还说,业余时间,他和小伙伴们还开设了吉他、非洲鼓、尤克里里等公益课程,受到村里年轻人的欢迎。
图为“余村云村民”招募现场。
此刻,余村正青春。“在年轻人的带动下,整个村子都活泛起来了。”当年的老矿工——余村村民葛元德乐呵呵地说,他目前跟着年轻人学文创,经营着一家“两山”文创阁,去年销售额破200万元。
随着年轻人陆续入驻,余村也发生着美丽蝶变的葡萄串效应。据悉,该村去年村集体收入2200万元,经营性收入1131万元,人均收入74000元。长期从事解码乡村振兴的原《小康》杂志社副社长赖惠能说,1200名年轻人走出都市玻璃房,把工位搬进大自然,融入一个小山村,这在全国也不多见。他们不仅用智慧浇灌了自己的梦想,也大大推动了乡村振兴。
记者:江红喜、俞莹、俞乐斌
编辑:邹银惺、姚佳丽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