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口网】
“秋冬季节一到,这个胃呀就闹腾起来了!”腹痛、腹胀、反酸、没胃口……这是我们经常在消化内科门诊遇到的情况。这些症状准时得仿佛和天气预报签了约。这究竟是巧合,还是背后有其科学必然性?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石慧副主任医师解答。
一、天冷胃闹腾的“幕后黑手”——寒冷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石慧副主任医师认为,天气凉胃病就发作是有其科学依据的,主要“幕后黑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寒冷刺激,血管收缩
当身体受到寒冷刺激,尤其是腹部受凉时,人体的血管收缩,胃肠道的血管也会收缩。这直接导致胃黏膜血流减少,胃黏膜血流是我们非常重要的胃黏膜屏障,如果这个屏障功能减弱胃黏膜更容易被胃酸、胃蛋白酶这些“内部敌人”攻击,从而引发炎症、溃疡或疼痛。
2
胃肠蠕动“紊乱”
寒冷会使胃肠道的平滑肌发生痉挛,就像小腿抽筋一样。这会导致胃肠蠕动变得不规律,过快可能引起腹泻,过慢则会导致腹胀、消化不良和便秘。
3
胃酸分泌增加
低温刺激下,身体为了产热,可能会促进胃酸分泌。同时,人们天凉时倾向于吃更多热辣、油腻的食物来御寒,这也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加上胃黏膜血流减少,防御力下降的情况下,过多的胃酸无疑是雪上加霜。
特别是有“胃病”旧疾的患者,秋冬季节更容易中招,比如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消化性溃疡患者,寒冷刺激会诱发胃酸分泌增多,直接刺激病变部位,导致旧病复发或症状加重。消化性溃疡特点之一就是秋冬季节高发。另外就是饮食不规律、生活压力大、熬夜、年老体弱者等这几类人群,都是寒冷气候来临后胃肠疾病高发人群。
二、打好“胃肠保护战”要这样做:
1
腹部保暖要做好
根据天气及时增添衣物,穿衣选高腰裤、马甲或肚兜,避免肚脐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夜间睡觉盖好薄被,尤其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踢被子;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或寒冷环境,外出时做好腰腹防护。
2
饮食保暖:温热易消化为主
避免生冷寒凉的食物,多吃小米粥、南瓜、羊肉、生姜等温热食物,减少冷饮、冰水果等生冷刺激;可适量饮用红茶、陈皮生姜红枣茶,帮助温中散寒、理气健脾。另外也要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增加肠道负担。
3
生活调理:增强胃肠抵抗力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联合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胃肠蠕动,提高身体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力。但避免在饱餐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4
情志:别让坏情绪“冻伤”你的胃
学会释放压力,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交流等方式保持心情愉悦。焦虑和抑郁是胃肠疾病的“催化剂”。
三、何时需要就医?
如果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腹泻、黑便、便血等情况,请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胃肠疾病都是“三分靠治,七分靠养”,秋冬季节,做好保暖、规律饮食、适度锻炼、保持愉悦心情,就能有效抵御寒冷刺激,只有精心呵护我们的胃肠健康,才能更好地享受冬日美食与生活!
封面图来源于海口日报资料图,图文无关
来源: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责任编辑:杨玲
审核:李建探
值班编委:卢海浪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