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央视曝光电商行业内幕,刷单只是冰山一角,难怪网购总踩雷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央视财经、京东黑板报、新京报、澎湃新闻】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娱情娱理

编辑|娱情娱理

前言

随着网络的逐渐发达,电商里的相关行业接踵而至。

除了传统电商,还出现社交电商、生鲜电商、母婴电商等多种模式。

电商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使其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但近日,央视的一个举动却打破了这看似平静的局面。

究竟是怎样的消息?

竟引起众人惊叹“这里面的水真深!”

电商竞争

电商行业,是一种通过互联网等电子化手段进行商业活动的新型商业模式。

涵盖了网络购物、在线支付、物流配送等多种样式。

已然成为现代商业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电商的平台也各有不同。

比如阿里巴巴的天猫、京东属于综合型电商平台。

苏宁易购、唯品会等属于垂直电商平台。

速卖通、亚马逊等属于跨境电商平台。

微信小程序、抖音、快手等平台,只要所具有购物功能,均属于社交电商平台。

可以说,人人都想从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

京东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2009 年淘宝第一次举办双11促销活动,同年的6月18日京东也推出了一年一度的大型店庆促销。

从那时候开始,双11和618逐渐变成了电商界在一年当中的两场活动

淘宝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大战”后,刘强东又将视线转移到如今爆火的外卖行业上。

美团、饿了么双龙垄断外卖市场的背景下,刘强东带领京东秒送强势撕开一个口子。

但俗话说的好“新官上任三把火”

东京外卖的第一把火就烧到了食品的卫生与质量上。

并表示,他们只与提供堂食服务的餐饮商家合作。

而这第二把火就看起来比较“壕”了。

京东外卖规定在5月1日之前入驻的商家均可享受一年的免租,之后入驻的商家租金降低5%。

除此之外,这第三把火可算是烧到了不少外卖骑手的“心坎上”

那就是他们自掏腰包,给外卖骑手缴纳社保。

这样的三把火不仅“烧”懵了一些商家,也让不少骑手感到意外。

刘强东对此表示并非仅仅通过外卖赚钱,而是将京东打造成中国最大的即时需求解决平台。

京东秒送一路高歌猛进,虽未与其它两巨头呈现真正的三足鼎立,但也打破此前僵局。

刘强东的举动让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感受到危机。

各大平台便相继发放大额优惠券以及补贴,给足客户更好的体验。

从而双方达到“共赢”的局面。

但随着外卖平台竞争日渐激烈,点单流量甚至触发了网络崩溃

外卖平台肉眼可见,但其它电商行业却是“手脚不干净”。

而近日,央视的一条声明曝光了整个电商行业的内幕。

发现刷单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刷单炒信”

电商平台经营模式日益完善,但其背后却乱象丛生。

“刷单”就是其中之一。

听到“刷单”,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做任务得佣金,而后对方又要自己先付钱然后赚更多

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进行“刷单”从而导致部分人被骗

而这场新型“刷单”具有隐蔽性,利用从众心理进行的一场“诱宠型”哄骗。

从此前的案例中不难看出。

比如在2020年12月,江苏省一女士与一服饰商行进行合作。

该女子在抖音平台上开启直播销售服装。

2021年1月,该女子雇佣“水军”在直播间刷人气,制作虚假流量误导网友购买。

又比如2020年安徽省某公司利用老客户,已赠送礼品方式实行“拍A发B”,从而实现“刷单炒信”。

所以为了提高成交量与好评度,商家的黑手越伸越大。

刚开始组织员工、亲朋好友后来雇佣专门的刷单团队

“刷单炒信”日益规模化,形成网络灰产。

2025年7月6日,央视财经曝光小红书、咸鱼等平台成为“网络水军”接单重灾区。

指出在平台上明搜“刷单”“控评”“水军”是搜不到的,并会给予提醒、警告。

但当你换几个词,比如“S蛋”“鱼塘”等,你就会发现“新天地”

这些暗语成为发单人与网络刷手之间的联络。

由此看来,“刷单”的套路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但只是逃过了“刷单”,却又让人迈进了更大的深渊。

再入陷阱

随着网友思想的日渐清醒。

现在的网友虽然不再被“刷单”所蒙蔽,但却被随后而来的“网购”所套牢。

“网购”是现在不可避免的现象,只因为它更加方便

所以有些商家就将“刷单”公式套用在“网购”上,效果也确实显著。

再加上,现在平台越来越多,商品种类也日益增多,不少人出现“选择困难症”

随便点进某个商家售卖物品下的评论区可以发现,几乎都是好评。

部分人被此现象所迷惑,购买其物品。

但等该物品到家才发现货不对板。

这种事情在女装尤为显著

比如看了商品图觉得不错,但当买回家才发现尺码不对,质量太差等问题。

甚至像在一家店里网购一套一模一样,只是一个是女装,一个是男装的衣服,都会发现其质量不同。

所以他们会在小红书、咸鱼、抖音等平台上发布询问关于什么物品最好用的问题。

但并没有用。

只因他们的评论区会出现“刷手”

这些刷手无论是在商家还是消费者发布内容的评论区都会进行推销。

除此之外,给出现负面评价的品牌“洗白”,才是刷手获利的重中之重。

通过中介招人、专职编辑安排发布内容,刷手演戏,控评。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更容易使他们操控消费者了解真实信息的途径。

央视也点出:“莫名其妙消失的差评,清一色的好评和夸夸帖,刷手们配合“洗白”,这些“零差评”“高分店铺”背后的猫腻,让人细思极恐……”

所以网络上那些“零差评”的商家着实不可信。

否则就会掉入“陷阱”

结语

越来越多的好评出现,使网友不愿意也不再去相信“零差评”及好评。

他们变得越来越清醒,毕竟完美的商品是不存在的。

不少网友会分享他们的经验来避开“坑”。

比如看评论区里面的实物图片以及差评,对于没有评论或者“人机评论”是一律不看。

当然,这种方法是可用的,能有效避免“套路”

经由央视对此事的曝光,众人惊叹“原来刷单只是冰山一角!”“难怪网购总踩雷!”

对于网购,你怎么看?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央视财经、京东黑板报、新京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科技   冰山   商行   业内   央视   最新   外卖   平台   商家   骑手   网络   水军   好评   物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