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将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成飞)整体迁址到崇州市的思考

一、背景与机遇

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航空航天产业集群,青羊区作为航空产业核心区,集聚了成飞(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611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等链主企业。然而,青羊区面临产业空间严重受限的瓶颈:工业用地稀缺,现有厂区周边多为居住区,难以满足航空大部件制造、试验设施扩建需求。反观崇州市,通过青崇结对联动机制,已规划11.5平方公里青崇航空科技产业园,建设标准化厂房22万平方米,并成功引入中发天信航空发动机高空测试平台等重大项目,具备承接高端航空制造业的坚实基础。

二、搬迁必要性分析

1. 破解空间困局,释放产业动能

成飞作为歼击机研制核心基地,其产能扩张受限于青羊区用地条件。崇州市域范围内可提供规模化土地,支持总装线、试飞场地等设施建设,助力成飞突破产能瓶颈。

2. 深化“青崇协同”,构建产业生态

青羊区拥有研发设计优势(如611所),崇州市具备制造与测试承载能力。中发天信“青羊总部+崇州制造”模式已成功验证两地分工协作可行性。成飞迁址崇州市,可进一步打通“研发-制造-测试”闭环,形成“青羊链主+崇州配套”的千亿级航空走廊。

3. 强化军民融合,升级基础设施

崇州市在建的国内首个民营航空发动机高空台,可为成飞发动机提供就近测试服务;同时,成雅高铁(成蒲快铁)从崇州出发16分钟直达青羊区,成名高速从青羊区到崇州市,开车时间约30分钟,保障技术团队高效通勤。

三、具体建议

1. 规划先行,定制化承接方案

-在青崇航空科技产业园划定成飞专属功能区,优先保障千亩级用地,配套建设总装车间、数字化生产线及试飞跑道。

- 参照中发天信项目“定制厂房代建”模式,由青崇航空产业开发公司(青羊崇州6:4合资)主导基建,降低企业搬迁成本。

2. 政策协同,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 延续青崇合作“税收分成、指标共享”原则,探索成飞产值分计、人才双落等政策,调动两地积极性。

- 争取国家、省、成都市级专项资金,支持成飞设备迁移、技改升级,纳入四川省军民融合重点项目库。

3. 配套升级,打造航空人才高地

- 联动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青羊),在崇州市设立成果转化基地,吸引北航等高校合作共建实训中心。

- 依托明湖未来公园社区,建设人才公寓、国际学校及医疗中心,解决高端人才后顾之忧。

4. 安全保密,稳妥实施搬迁

- 设立军地联合工作组,制定分阶段保密迁移方案,优先转移非涉密产线,核心产能依托现有保密资质无缝衔接。

四、结语

成飞迁址崇州,是响应成都“建圈强链”战略的关键举措,既能破解青羊空间桎梏,又能激活崇州制造潜能。建议崇州市成立专项推进组,对接航空工业集团及省、成都市相关部门,力争将该项目纳入国家航空航天产业布局和“十五五”规划,为崇州建设“中国航空智造新高地”奠定基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标签:科技   崇州市   成都   飞机   工业   集团   崇州   航空   产能   测试   产业   人才   总装   军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